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可與各種熱水器配合,是由兩個內膽按上下結構半包圍形式設在同一個大保溫體中;以水龍頭為中心,前端是即開即熱內膽后端是連接洗菜(漱)盆下水管的污水收集內膽,三者構成熱流大回環回路,低于水龍頭安裝;污水收集內膽中有延時混合螺旋槽隔板和快速吸熱上傳油包;熱裸水使用后余熱通過回路重返水龍頭前端的即開即熱內膽,水龍頭流出的熱水含有自耦循環的污水余熱;熱水輸入管的熱量散失從該回路自循環中獲得補償;本發明專利技術裝置可串并聯增大熱水容量或縮短供熱水距離,循環利用熱能可讓熱水器瘦身性價比提高,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能為生態文明建設和無國界提升人類舒適用水發揮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有保溫功能的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具體是把太陽能熱水器室內即開即熱裝置(本人專利申請號:201420366448.0)內膽與污水收集內膽按上下結構組合,形成以即開即熱內膽、水龍頭、污水收集內膽三位一體的熱流大回環回路,并與各類太陽能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燃氣熱水器、電熱水器配合應用,從自循環中獲得被忽視的污水有效熱量,提升熱能利用率。
技術介紹
現實中,各種熱水器的熱水幾乎都是一次性使用,富含的大量熱資源隨污水一同被廢棄,市場上很少見到專門為了提高污水熱利用率的新產品展現,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高樓住戶使用電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也用電)越來越普及,千家萬戶高電耗熱水器導致溫室效應氣體排放越加嚴重;太陽能熱水器和空氣能熱水器由于體積碩大成本較高,安裝占用空間面積較大,電熱水器數千瓦電流導致隱患不斷;各種熱水器還有一個共同特點是從熱水器本身到水龍頭都有一段距離,關閉水龍頭停留在幾米或幾十米長的水管中熱水,因難以保溫熱量散失給使用者帶來很多煩惱。
技術實現思路
在即開即熱不浪費水,零能耗、零污染、零風險、零等待使用熱水基礎上,從污水中以自循環方式把污水余熱分離出來無償使用,能耗降低事半功倍可給熱水器瘦身,性價比提高;把多個同樣裝置在管路中合理串并聯組合,增大熱水容量或分段安裝等于縮短了熱水傳送距離,為相鄰多個水龍頭快速使用熱水提供更大方便;污水余熱變廢為寶有利于節能減排,在減輕經濟負擔的同時更可提高使用者的質量用水指數,熱水充足,時刻享受,減少生病機會,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家庭溫馨,能給絕大多數人特別是老弱病殘者提高生活質量,幸福感增強。本專利技術工作原理是:開啟水龍頭,富含熱量的污水從洗菜(漱)盆下水管流入收集內膽,與之同步從熱水輸入管先流出的冷水向下沖刷AB間導熱板,A、B兩區產生溫差而自耦,熱量由次級(B區)返回到初級(A區),冷熱混合并在隔板作用下向下移離(A區),自耦自導的污水余熱在即開即熱內膽中復合;關閉水龍頭水流停止轉入靜態,設此時熱水輸入管冷水流盡高溫熱水大量接踵而至,(A區)與(B區)即進行熱量軟傳導甚至反耦,直到兩區水溫等效飽和。此時對于整個裝置而言,不論是即開即熱內膽還是污水收集內膽都處在同一個高保溫體中合二為一,通熱不通水的結構使保溫容積由即開即熱內膽增大到污水收集內膽冷卻液油包(C)所處位置,冷卻液油包在熱比作用下阻止熱量繼續向下混合,B區成為A區高熱量反耦儲存空間,擴容儲熱確保在保溫時長、用水量、用水間隔、用水水溫幾方面關系發生變化時都能為水龍頭的即開即熱提供充足熱源。油包(油汀)之下有延時混合螺旋槽隔板;本專利技術裝置在大回環回路中肩負著儲水保溫、污水與余熱分離、熱量循環和水龍頭即開即熱的功能;主流體在大回環回路流動和裸水使用過程中除了不可遏制的微熱自然消失外,剩余熱量隨熱水管的水流驅動反復運行在整個回路中。【附圖說明】圖1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設置圖(兼摘要附圖)。圖1中:1-熱水輸入管2-熱止回閥3-熱水輸出管4-水龍頭5-洗菜(漱)盆6-濾網7-污水下水管8-排氣孔9-排水管10-污水收集內膽11-阻尼延時隔板12-保溫層兼裝置外殼13-即開即熱內膽14-緩沖混合隔板15-污水余熱自耦區16-排水管入水口 A-熱水管接入區B-污水高溫區C-吸熱上傳油包本專利技術裝置外觀、尺寸、形狀、材料無統一,以適應市場需求和現有家庭廚房洗菜池和衛生間洗漱盆之下的安裝空間大小而決定。圖2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原理圖圖2中:1-熱水輸入管3-熱水輸出管4-水龍頭5-洗菜(漱)盆7_污水下水管9-排水管10-污水收集內膽11-阻尼延時混合隔板13-即開即熱內膽14-緩沖混合隔板15-污水余熱自親區16-排水管入水口 A-熱水管接入區B-污水高溫區C-吸熱上傳油包弧形箭頭表示熱水流動方向,以即開即熱內膽(13),水龍頭(4),污水收集內膽三者組成熱流大回環回路,污水收集內膽(10)中阻尼延時混合隔板(11)能為上下層熱冷水混合和冷卻液吸熱上傳油包(C)及時吸熱上傳提供緩沖時間?!揪唧w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是一個安裝在水龍頭之下的大保溫裝置,內部由兩個內膽按上下結構半包圍形式組成,兩個內膽內部都有隔板(14) (11),上內膽裝來自熱水器的熱水,下內膽裝使用過的污水。兩個內膽既獨立又相連(C),相連處(15)通熱不通水,是熱量自耦導通和循環的重要部位,污水收集內膽(10)中帶螺旋槽的阻尼延時混合隔板(11)能起到在短時內減緩水流混合,保證污水余熱有充足時間在收集內膽中上升,排水管(9)入水口(16)設在隔板之下箱體最底部,污水在螺旋槽隔板作用下迂回繞行,底層低水溫污水被擠壓置換排出。為降低熱量流失,以雙隔板螺旋槽擾破流體中心,用中介油包(C)快速吸走流體邊界熱量上傳,如B區熱量過高時油包(C)還能充當穩熱器,阻止高熱繼續下移;兩個內膽之間有保溫材料或真空層分開(12);在回路中給熱水輸出管(3)、給下水管(7)加套保溫套,(6)是濾網,(8)是排氣孔?!局鳈囗棥?.一種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以水龍頭⑷為中心,前端連接即開即熱內膽(13),后端連接污水收集內膽(10),兩個內膽組成上下結構,即開即熱內膽(13)在上,二者裝在同一個大保溫體(12)內,并低于水龍頭水平位安裝。所述即開即熱內膽(13)的熱水通過水龍頭(4)再通過洗菜(漱)盆(5),使用后流進污水收集內膽(10),所述污水收集內膽(10)內設有水流延時混合隔板(11),排水管(9)入水口(16)設在內膽(10)最底部,內膽(10)頂端(B區)連著即開即熱內膽(13)外壁,所述即開即熱內膽(13)、水龍頭(4)、污水收集內膽(10)三者組成通熱不通水的熱流自循環大回環回路。2.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一個高保溫功能裝置,無固定外觀尺寸,可以是圓形方形或矩形,可制成比洗萊池或洗漱盆(5)支撐柜稍小的裝置安裝在其柜體中,或直接制成洗菜池(5)或洗漱盆(5)的托舉裝置,一舉多用。3.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開啟水龍頭(4),熱水輸入管⑴同步流入即開即熱內膽(13) (A區)的冷水與污水收集內膽(10)頂層(B區)水溫產生溫差,A低B高,熱量由次級B區向初級(A區)自耦傳導。4.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即開即熱內膽(13)連接的水龍頭(4)流出的熱水水溫含有污水余熱,污水余熱在大回環回路中反復被循環。5.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與太陽能熱水器、壁掛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的熱水輸入管和水龍頭連接,使各種熱水器即開即熱。6.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至少有兩個裝水內膽合裝在同一個保溫體中。7.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幾個同類裝置能串、并聯組合增加容量,能串聯分段或分段串接縮短供熱水距離,為相鄰水龍頭即開即熱創造條件。8.所述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12),其特征是污水收集內膽(10)有帶螺旋槽阻尼延時混合隔板(11),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熱水器即開即熱污水余熱自耦循環利用裝置,以水龍頭(4)為中心,前端連接即開即熱內膽(13),后端連接污水收集內膽(10),兩個內膽組成上下結構,即開即熱內膽(13)在上,二者裝在同一個大保溫體(12)內,并低于水龍頭水平位安裝。所述即開即熱內膽(13)的熱水通過水龍頭(4)再通過洗菜(漱)盆(5),使用后流進污水收集內膽(10),所述污水收集內膽(10)內設有水流延時混合隔板(11),排水管(9)入水口(16)設在內膽(10)最底部,內膽(10)頂端(B區)連著即開即熱內膽(13)外壁,所述即開即熱內膽(13)、水龍頭(4)、污水收集內膽(10)三者組成通熱不通水的熱流自循環大回環回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學云,
申請(專利權)人:周學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