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包括固定抱箍、支架和中間法蘭。所述固定抱箍中間形成用于夾持并固定均壓環的夾持腔。所述支架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抱箍,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中間法蘭,所述中間法蘭的表面設有法蘭安裝孔,用于固定所述中間法蘭在輸變電設備上。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同一性好,安裝便捷,取代支架與均壓環簡單焊接,增加均壓環與支架之間的結構強度,從而提高均壓環對于惡劣氣候環境的抵抗能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工程輸變電領域,具體涉及的是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
技術介紹
均壓環是安裝在高電壓等級輸變電設備端部的附加金具,起到降低高電壓輸變電設備無線電干擾和防暈降噪的特殊作用,目前已廣泛使用在超特高壓輸變電工程中。相關技術中,均壓環和支架通過焊接形成一個整體,支架由四根周向均設在均壓環上部并向內延伸的固定條組成,固定條的前端設連接孔,使用時將固定條的連接孔連接到對應設備上的連接柱上實現均壓環的固定。但是,專利技術人發現,風力的頻繁作用會導致焊接部位金屬疲勞,導致均壓環斷裂,嚴重威脅輸變電設備的安全運行。而且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采用的均壓環質量更大結構更復雜,傳統的焊接固定已難以滿足特高壓電網對均壓環強度的更高要求,容易出現均壓環震動、歪斜,極易脫落,威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解決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均壓環質量較大,結構較為復雜,容易出現均壓環振動、歪斜,加上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極易發生脫落的技術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包括固定抱箍、支架和中間法蘭。所述固定抱箍中間形成用于夾持并固定均壓環的夾持腔。所述支架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抱箍,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中間法蘭,所述中間法蘭的表面設有法蘭安裝孔,用于固定所述中間法蘭在輸變電設備上。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的一端分別設有抱箍連接結構;所述上抱箍的抱箍連接結構與所述下抱箍的抱箍連接結構相互咬合連接,固定上抱箍和下抱箍于均壓環上。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抱箍為圓環狀。進一步地,所述抱箍連接結構為向外延伸的抱箍連接板,所述抱箍連接板上設有多個螺栓孔,上抱箍與下抱箍通過固定于所述螺栓孔的螺栓連接。進一步地,所述支架為Z形,包括橫向上部分、豎向中間部分和橫向下部分,所述豎向中間部分分別連接所述橫向上部分和橫向下部分,所述橫向上部分固定于所述固定抱箍,所述橫向下部分連接中間法蘭。進一步地,所述支架由鋁板或鋁條加工而成。進一步地,所述橫向下部分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中間法蘭。進一步地,所述固定結構還包括中間連接板,所述中間連接板固定于所述中間法蘭,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通過中間連接板連接所述中間法蘭。進一步地,所述中間連接板通過螺栓固定于所述中間法蘭。進一步地,所述中間法蘭為設有螺栓孔的鋁合金圓盤。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固定抱箍、支架和中間法蘭,取代支架與均壓環簡單焊接,增加均壓環與支架之間的連接以及固定強度,從而提高均壓環的抗風能力,避免惡劣氣候環境下均壓環出現斷裂。2、本專利技術使整體均壓環得以拆解,不需要預先連接均壓環和支架,也不需要預先連接多個均壓環,便于運輸,組件同一性好,便于運行過程中均壓環的維修和更換。3、本專利技術的支架一體成型,整體抗疲勞能力很好,克服了傳統鋁管支架彎折、焊接等加工部位抗疲勞能力低的難題。4、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安裝便捷,有利于現場安裝、備品預置,方便檢修維護期間現場直接更換固定結構。5、本專利技術可以廣泛用于各種電壓等級下均壓環的固定,特別適用于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均壓環?!靖綀D說明】利用附圖對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固定抱箍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支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固定抱箍,2、支架,3、均壓環,4、中間連接板,5、中間法蘭,11、上抱箍,12、抱箍連接板,13、抱箍固定螺栓,14、28、螺栓孔,15、下抱箍,22、橫向上部分,23、豎向中間部分,24、橫向下部分,29、法蘭安裝孔?!揪唧w實施方式】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包括固定抱箍1、支架2和中間法蘭5。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結構同時固定上下設置的兩個均壓環3。所述固定抱箍1包括上抱箍11和下抱箍15。所述上抱箍11和下抱箍15的一端分別設有向外延伸的抱箍連接板12,所述抱箍連接板12上設有多個螺栓孔14,所述螺栓孔14上設有抱箍固定螺栓13,所述上抱箍11和下抱箍15通過抱箍固定螺栓13連接,形成用于夾持并固定均壓環3的夾持腔。為適應均壓環的形狀,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抱箍1為圓環狀,所述上抱箍11和下抱箍15相互對稱,均為半圓弧狀,夾持并固定所述均壓環3。在本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支架2彎曲折疊成Z形,包括橫向上部分22、豎向中間部分23和橫向下部分24,所述豎向中間部分23分別連接所述橫向上部分22和橫向下部分24。所述橫向上部分22設有安裝抱箍固定螺栓13的螺栓孔27,通過所述抱箍固定螺栓13將所述固定抱箍1固定于所述橫向上部分22。所述橫向下部分24設有安裝支架固定螺栓的螺栓孔。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結構還包括中間連接板4。均壓環的直徑較大時,支架2的橫向下部分24的長度不足以連接至中間法蘭5,因此使用中間連接板4延長橫向下部分24的長度。兩個支架2的所述橫向下部分24通過支架固定螺栓分別固定于所述中間連接板4的一端,所述中間連接板4的另一端連接中間法蘭5,延長橫向下部分24的長度,使之適應不同尺寸的均壓環3。所述中間法蘭5設有用于將中間法蘭5固定在輸變電設備上的法蘭安裝孔29,防止均壓環3發生震動、歪斜和移位。所述中間法蘭5上還設有多個螺栓孔28,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間連接板4通過中間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中間法蘭5上。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支架2的橫向下部分24直接連接中間法蘭5。具體使用方法是:首先根據均壓環3的參數確定固定抱箍1的參數,根據設備安裝均壓環3的實際情況確定中間法蘭5的參數及形式,最后綜合固定抱箍1的參數和中間法蘭5的參數確定支架2的參數。安裝時以中間法蘭5為中心,通過中間固定螺栓將中間法蘭5與中間連接板4安裝組合,通過支架固定螺栓將Z字形的支架2與中間連接板4連接,構建起固定結構的整體骨架。安裝均壓環時,先將下抱箍15與支架2連接并固定,然后將均壓環3設于下抱箍15上,并安裝固定上抱箍11,使得上抱箍11和下抱箍15共同夾持所述均壓環3。具體實施中,所述固定抱箍1由金屬材料鑄造或鍛造而成。具體實施中。所述的中間連接板4為帶有螺栓孔的鋁板具體實施中,所述中間法蘭5為設有螺栓孔的鋁合金圓盤。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局鳈囗棥?.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抱箍、支架和中間法蘭;所述固定抱箍中間形成用于夾持并固定均壓環的夾持腔;所述支架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抱箍,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中間法蘭,所述中間法蘭的表面設有法蘭安裝孔,用于固定所述中間法蘭在輸變電設備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抱箍包括上抱箍和下抱箍,所述上抱箍和下抱箍的一端分別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超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均壓環固定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抱箍、支架和中間法蘭;所述固定抱箍中間形成用于夾持并固定均壓環的夾持腔;所述支架一端連接所述固定抱箍,所述支架的另一端連接所述中間法蘭,所述中間法蘭的表面設有法蘭安裝孔,用于固定所述中間法蘭在輸變電設備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定乾,陳赟,金銘,陳文濤,王建,石倩,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新疆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