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所述構件為方框結構,該構件包括第一凸卡、第二凸卡、第三凸卡,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將方形結構的1/4部分設為豁口結構;所述豁口的垂直邊框中部設有第三凸卡,水平邊框中部設有第二凸卡;該方框結構的垂直短邊中部設有第一凸卡;垂直長邊上部設有第三凹口,下部設有第二凹口;該方框結構的水平邊框右側設有第一凹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新穎,固定性好,可以組合使用無限延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力學特性好,受力合理,堅固耐用,可以循環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形成三個種植空腔,不僅護岸還可以育苗,改善生態環境。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河流湖泊水體保護
,具體說是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
技術介紹
河流、湖泊等水體由于雨水徑流、農田退水和其它一些污水排放導致污染物質在水環境中的累積,使得河流等的污染程度不斷加重,水環境日漸惡化,近年來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認知日益深化,河流、湖泊的整治越來越受到關注。為了保護河岸上泥土不被河水沖刷而阻塞河道,一般采用在河道的兩岸用石塊水泥皇起保護,或在河岸邊直接用預制板隔離灌注水泥,這些方法僅僅是對河岸的保護,而原來依靠河岸棲息的水生動植物就無處安生,生物環境得不到保護。雖然也有用管狀的預制構件皇起作護岸,但在強大的水力沖擊下,開口孔端河岸的泥土還是大量被沖刷下來,并經管孔進入河床,日積月累將河岸和護岸之間的泥土掏空,起不到護岸的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拼接、生長固岸植被的生態護岸預制構件。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所述構件為方框結構,該構件包括第一凸卡、第二凸卡、第三凸卡,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 ;將方形結構的1/4部分設為豁口結構;所述豁口的垂直邊框中部設有第三凸卡,水平邊框中部設有第二凸卡;該方框結構的垂直短邊中部設有第一凸卡;垂直長邊上部設有第三凹口,下部設有第二凹口 ;該方框結構的水平邊框右側設有第一凹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結構新穎,固定性好,可以組合使用無限延展。2、本技術力學特性好,受力合理,堅固耐用,可以循環使用。3、本技術可以形成三個種植空腔,不僅護岸還可以育苗,改善生態環境。【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組合使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結合說明書附圖及附圖標記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1-2所示,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所述構件為方框結構,該構件包括第一凸卡1、第二凸卡2、第三凸卡3,第一凹口 4、第二凹口 5、第三凹口 6 ;將方形結構的1/4部分設為豁口結構;所述豁口的垂直邊框中部設有第三凸卡3,水平邊框中部設有第二凸卡2 ;該方框結構的垂直短邊中部設有第一凸卡I ;垂直長邊上部設有第三凹口 6,下部設有第二凹口 5 ;該方框結構的水平邊框右側設有第一凹口 4。該構件還包括橫梁8 ;所述橫梁8 一端與豁口水平邊框連接,另一端與方框結構的垂直長邊中部連接。該構件還包括縱梁7 ;所述縱梁7 —端與豁口垂直邊框連接,另一端與方框結構的水平長邊中部連接。所述構件的橫、縱邊框上設有多個固定錨尖9。該構件內形成三個用來種植的空腔。實施例如圖2所示,將本技術在施工現場,從岸底部開始鋪設,第一個構件通過固定錨尖9將該構件牢牢的固定到岸邊土壤中,將第二個構件的第一凹口 4、第二凹口 5套設到第一個構件的第二凸卡2、第三凸卡3上。將第三個構件的第三凹口 6套設到第二個構件的第一凸卡I上。一次類推完成整個河岸的防護工作,并且還可以在該護岸上組織固土植被。【主權項】1.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構件為方框結構,該構件包括第一凸卡(1)、第二凸卡(2)、第三凸卡(3),第一凹口(4)、第二凹口(5)、第三凹口(6); 將方形結構的1/4部分設為豁口結構; 所述豁口的垂直邊框中部設有第三凸卡(3 ),水平邊框中部設有第二凸卡(2 ); 該方框結構的垂直短邊中部設有第一凸卡(1);垂直長邊上部設有第三凹口(6),下部設有第二凹口(5); 該方框結構的水平邊框右側設有第一凹口(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 該構件還包括橫梁(8 ); 所述橫梁(8)—端與豁口水平邊框連接,另一端與方框結構的垂直長邊中部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 該構件還包括縱梁(7); 所述縱梁(7)—端與豁口垂直邊框連接,另一端與方框結構的水平長邊中部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構件的橫、縱邊框上設有多個固定錨尖(9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 該構件內形成三個用來種植的空腔。【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所述構件為方框結構,該構件包括第一凸卡、第二凸卡、第三凸卡,第一凹口、第二凹口、第三凹口;將方形結構的1/4部分設為豁口結構;所述豁口的垂直邊框中部設有第三凸卡,水平邊框中部設有第二凸卡;該方框結構的垂直短邊中部設有第一凸卡;垂直長邊上部設有第三凹口,下部設有第二凹口;該方框結構的水平邊框右側設有第一凹口。本技術結構新穎,固定性好,可以組合使用無限延展。本技術力學特性好,受力合理,堅固耐用,可以循環使用。本技術可以形成三個種植空腔,不僅護岸還可以育苗,改善生態環境。【IPC分類】E02B3/12, A01G9/02【公開號】CN205024642【申請號】CN201520444705【專利技術人】謝立亞, 舒喬生, 侯新, 徐義萍, 張軍紅 【申請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公開日】2016年2月10日【申請日】2015年6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態護岸預制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構件為方框結構,該構件包括第一凸卡(1)、第二凸卡(2)、第三凸卡(3),第一凹口(4)、第二凹口(5)、第三凹口(6);將方形結構的1/4部分設為豁口結構;所述豁口的垂直邊框中部設有第三凸卡(3),水平邊框中部設有第二凸卡(2);該方框結構的垂直短邊中部設有第一凸卡(1);垂直長邊上部設有第三凹口(6),下部設有第二凹口(5);該方框結構的水平邊框右側設有第一凹口(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立亞,舒喬生,侯新,徐義萍,張軍紅,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