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其要點是:包括多路閥、第一過濾器、第二過濾器、紫外滅菌器和電控箱。飲水艙相應的出水口通過第一管路與多路閥的第一接口相連通過,第一管路上依次設有第一調節閥、第一壓力表和流量計。多路閥設置在第一過濾器上。多路閥的第二接口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二過濾器的進水口相連通。多路閥的第三接口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反洗排放口相連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設有第二壓力表和流量開關。第二過濾器的出水口通過第三管路與紫外滅菌器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三管路上設有第三壓力表。第二管路與第三管路之間設有壓差控制器。紫外滅菌器的出水口通過第四管路與用水點相應的進水口相連通,第四管路上設有第二調節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裝置,具體是一種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是主要用于對飲水艙(壓力水柜)的儲存水進行過濾滅菌,以保障使用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安全可靠的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實現本技術目的的基本技術方案是:一種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其結構特點是:包括多路閥、第一過濾器、第二過濾器、紫外滅菌器和電控箱,由電控箱控制本裝置運行。飲水艙相應的出水口通過第一管路與多路閥的第一接口相連通過,第一管路上依次設有第一調節閥、第一壓力表和流量計。多路閥設置在第一過濾器上,第一過濾器為活性炭過濾器。多路閥的第二接口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二過濾器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二過濾器采用微濾器。多路閥的第三接口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反洗排放口相連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設有第二壓力表和流量開關。第二過濾器的出水口通過第三管路與紫外滅菌器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三管路上設有第三壓力表。第二管路與第三管路之間設有壓差控制器。紫外滅菌器的出水口通過第四管路與用水點相應的進水口相連通,第四管路上設有第二調節閥。本技術具有積極的效果:(1)本技術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使用時當有水流通過流量開關時,紫外滅菌器啟動,達到殺滅細菌的功效,同時水在通過活性炭濾和0.22 μ微濾器時去除了水中的異味和懸浮雜質,以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使用安全可靠。(2)本技術的多路閥用于定期反洗活性炭過濾器,延長濾芯使用壽命。(3)本技術的壓差控制器用于檢測0.22 μ微濾器濾芯的污染程度,到達設定值時發出報警信號,提醒更換濾芯,保證使用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上述附圖中的標記如下:多路閥1,第一接口 1-1,第二接口 1-2,第三接口 1-3,第一過濾器2,第二過濾器3,紫外滅菌器4,第一調節閥5-1,第二調節閥5-2,第一管路6-1,第二管路6-2,第三管路6-3,第四管路6-4,第一壓力表7-1,第二壓力表7-2,流量計8,流量開關9,出水口 10-1,進水口 10-2,壓差控制器11。【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圖1所示的方位進行,也即圖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圖1所朝的一方為前方,背離圖1的一方為后方。(實施例1)見圖1,本技術的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包括多路閥1、第一過濾器2、第二過濾器3、紫外滅菌器4和電控箱,由電控箱控制本裝置運行。飲水艙相應的出水口 10-1通過第一管路6-1與多路閥1的第一接口 1-1相連通過,第一管路6-1上依次設有第一調節閥5-1、第一壓力表7-1和流量計8。多路閥1設置在第一過濾器2上,第一過濾器2為活性炭過濾器,多路閥1用于定期反洗活性炭濾器。多路閥1的第二接口 1-2通過第二管路6-2與第二過濾器3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二過濾器3采用0.22 μ微濾器。多路閥1的第三接口 1-3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反洗排放口相連通。第二管路6-2上依次設有第二壓力表7-2和流量開關9。第二過濾器3的出水口通過第三管路6-3與紫外滅菌器4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三管路6-3上設有第三壓力表7-3。第二管路6-2與第三管路6-3之間設有壓差控制器11,壓差控制器11用于檢測第二過濾器3內濾芯的污染程度。紫外滅菌器4的出水口通過第四管路6-4與用水點相應的進水口 10-2相連通,第四管路6-4上設有第二調節閥5-2。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技術之用,而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和變化,具體應用過程中還可以根據上述實施例的啟發進行相應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該歸入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閥(1)、第一過濾器(2)、第二過濾器(3)、紫外滅菌器(4)和電控箱,由電控箱控制本裝置運行;飲水艙相應的出水口(10-1)通過第一管路(6-1)與多路閥(1)的第一接口( 1-1)相連通過,第一管路(6-1)上依次設有第一調節閥(5-1)、第一壓力表(7-1)和流量計(8);多路閥(1)設置在第一過濾器(2 )上,第一過濾器(2 )為活性炭過濾器;多路閥(1)的第二接口( 1-2 )通過第二管路(6-2 )與第二過濾器(3)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二過濾器(3)采用微濾器;多路閥(1)的第三接口(1-3)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反洗排放口相連通;第二管路(6-2)上依次設有第二壓力表(7-2)和流量開關(9);第二過濾器(3)的出水口通過第三管路(6-3)與紫外滅菌器(4)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三管路(6-3)上設有第三壓力表(7-3);第二管路(6-2)與第三管路(6-3)之間設有壓差控制器(11);紫外滅菌器(4)的出水口通過第四管路(6-4)與用水點相應的進水口( 10-2 )相連通,第四管路(6-4)上設有第二調節閥(5-2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其要點是:包括多路閥、第一過濾器、第二過濾器、紫外滅菌器和電控箱。飲水艙相應的出水口通過第一管路與多路閥的第一接口相連通過,第一管路上依次設有第一調節閥、第一壓力表和流量計。多路閥設置在第一過濾器上。多路閥的第二接口通過第二管路與第二過濾器的進水口相連通。多路閥的第三接口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反洗排放口相連通。第二管路上依次設有第二壓力表和流量開關。第二過濾器的出水口通過第三管路與紫外滅菌器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三管路上設有第三壓力表。第二管路與第三管路之間設有壓差控制器。紫外滅菌器的出水口通過第四管路與用水點相應的進水口相連通,第四管路上設有第二調節閥。【IPC分類】C02F9/08【公開號】CN205011534【申請號】CN201520669484【專利技術人】周一, 闕元龍 【申請人】常州康耐特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2月3日【申請日】2015年8月3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艦船用淡水終端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閥(1)、第一過濾器(2)、第二過濾器(3)、紫外滅菌器(4)和電控箱,由電控箱控制本裝置運行;飲水艙相應的出水口(10?1)通過第一管路(6?1)與多路閥(1)的第一接口(1?1)相連通過,第一管路(6?1)上依次設有第一調節閥(5?1)、第一壓力表(7?1)和流量計(8);多路閥(1)設置在第一過濾器(2)上,第一過濾器(2)為活性炭過濾器;多路閥(1)的第二接口(1?2)通過第二管路(6?2)與第二過濾器(3)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二過濾器(3)采用微濾器;多路閥(1)的第三接口(1?3)通過相應的管路與反洗排放口相連通;第二管路(6?2)上依次設有第二壓力表(7?2)和流量開關(9);第二過濾器(3)的出水口通過第三管路(6?3)與紫外滅菌器(4)的進水口相連通;第三管路(6?3)上設有第三壓力表(7?3);第二管路(6?2)與第三管路(6?3)之間設有壓差控制器(11);紫外滅菌器(4)的出水口通過第四管路(6?4)與用水點相應的進水口(10?2)相連通,第四管路(6?4)上設有第二調節閥(5?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一,闕元龍,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康耐特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