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和熱泵系統,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依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形成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內填充制冷工質,蒸發器上設有放置區,動力電池貼附在放置區上。工作時,制冷工質經壓縮機、冷凝器后,經膨脹閥后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流入蒸發器,蒸發器與動力電池緊密貼合,制冷劑在蒸發器內吸熱蒸發后變成氣體,流回壓縮機,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直接使用空調制冷劑進行換熱,換熱效率高,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能繼續使用,使電池工作合適的溫度范圍內,提高電池的充放電效率,提高續航能力、使用壽命,確保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用于動力電池冷卻
,特別是涉及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
技術介紹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核心部件之一,是整車的動力源。動力電池一般封裝在一個密閉電池箱體內,電池在充放電時,由于內部電電阻原因,電池會產生熱量,這部分熱量如果不及時散出去,會不斷堆積,當達到一定溫度值時,會嚴重影響電池的充放電效率和使用壽命,甚至引起電池自然或爆炸,嚴重影響整車安全。故必須設計一套合理的電池熱管理系統,以保證其工作在合理的溫度范圍內。目前動力電池大都使用風冷結構或者水冷方式。上述冷卻方案的缺點在于:1、冷卻風溫度無法控制,風冷換熱效率低,受外界環境溫度影響大,特別是在夏天,外界溫度高時,只能從乘員艙引入空調冷風,經過空調制冷一一冷風一一冷卻電池,能量損大,換熱效率差;2、水溫度無法控制,換熱效率低,受外界環境溫度限制。目前電池水冷方案,一般為電池與水進行熱交換,然后熱水在通過散熱器將熱量散入空氣中,這種結構要求冷卻風的溫度必須低于水溫,故在夏天外界溫度高時,將嚴重影響其換熱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通過特殊結構設計,使動力電池直接可與空調制冷劑直接換熱,換熱效率高,能夠實現對電池溫度精準控制,保證電池工作尚效性,提尚系統安全性。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和熱栗系統,所述熱栗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所述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依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形成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內填充制冷工質,所述蒸發器上設有放置區,所述動力電池貼附在所述放置區上。進一步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蒸發器包括分液箱、集液箱和連通所述分液箱和集液箱的蒸發管,蒸發器在蒸發管的外側形成放置區,所述分液箱上設有工質入口,集液箱上設有工質出口,蒸發器通過工質入口和工質出口接入制冷回路。進一步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分液箱和集液箱間設有若干蒸發管,所述蒸發管均勻排布在分液箱和集液箱間。進一步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動力電池并聯或串聯形成電池模組。進一步作為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制冷回路在冷凝器和膨脹閥間設有流量調節閥,通過所述流量調節閥形成分路,所述分路流經汽車HVAC后返回壓縮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工作時,制冷工質經壓縮機壓縮為高溫高壓氣體后,流經冷凝器,冷凝為低溫高壓液體,流入膨脹閥,經膨脹閥后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流入蒸發器,蒸發器與動力電池緊密貼合,制冷劑在蒸發器內吸熱蒸發后變成氣體,流回壓縮機,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直接使用空調制冷劑進行換熱,換熱效率高,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也能繼續使用,使電池工作合適的溫度范圍內,提高電池的充放電效率,提尚續航能力;提尚電池包使用壽命;確保電池安全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原理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蒸發器結構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蒸發器結構主視圖;圖4是本技術動力電池放置在蒸發器上結構主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參照圖1至圖4,其顯示出了本技術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以下將詳細說明本技術各元件的結構特點,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時,是以圖1所示的結構為參考描述,但本技術的實際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1和熱栗系統,所述動力電池1并聯或串聯形成電池模組。所述熱栗系統包括壓縮機2、冷凝器3、膨脹閥4和蒸發器5,所述壓縮機2、冷凝器3、膨脹閥4和蒸發器5依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形成制冷回路6,制冷回路6內填充制冷工質,所述蒸發器5上設有放置區,所述動力電池1貼附在所述放置區上,將制冷工質直接與動力電池1進行換熱,提高換熱效率。其中,所述蒸發器5包括分液箱51、集液箱52和連通所述分液箱51和集液箱52的蒸發管53,所述分液箱51和集液箱52間設有若干蒸發管53,所述蒸發管53均勻排布在分液箱51和集液箱52間。所述分液箱51上設有工質入口 54,集液箱52上設有工質出口55,蒸發器5通過工質入口 54和工質出口 55接入制冷回路6,分液箱51與~> 1根蒸發管53相連,將制冷工質平均分配到各個蒸發管53內,是動力電池1各部分熱量均勻,減小溫差;蒸發器5在蒸發管53的外側形成放置區,蒸發管53與動力電池1緊密貼合,動力電池1熱量經其壁面傳導給制冷劑,制冷劑在蒸發管53內吸熱后蒸發成氣體;集液箱52收集蒸發管53內出來的氣體,然后經工質出口 55輸送到壓縮機2內。所述制冷回路6在冷凝器3和膨脹閥4間設有流量調節閥7,通過所述流量調節閥7形成分路8,所述分路8流經汽車HVAC9后返回壓縮機2,流量調節閥7根據動力電池1內部溫度反饋信號,可自動調節流經動力電池1的回路流量,控制動力電池1溫度在合適的區間。本技術主要按以下步驟進行工作:制冷劑經壓縮機2壓縮為高溫高壓氣體后,流經冷凝器3,冷凝為低溫高壓液體,再進入流量調節閥7進行分配,一路經分路到汽車HVAC9內進行制冷,一路流入膨脹閥4,經膨脹閥4后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流入分液箱51,分液箱51將液體平均分配到各個蒸發管53內,蒸發管53與動力電池1緊密貼合,制冷劑在蒸發管53內吸熱蒸發后變成氣體,再經集液箱52流回壓縮機2,再進入下一個循環。當然,本專利技術創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技術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電池和熱栗系統,所述熱栗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所述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依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形成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內填充制冷工質,所述蒸發器上設有放置區,所述動力電池貼附在所述放置區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發器包括分液箱、集液箱和連通所述分液箱和集液箱的蒸發管,蒸發器在蒸發管的外側形成放置區,所述分液箱上設有工質入口,集液箱上設有工質出口,蒸發器通過工質入口和工質出口接入制冷回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箱和集液箱間設有若干蒸發管,所述蒸發管均勻排布在分液箱和集液箱間。4.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電池并聯或串聯形成電池模組。5.根據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回路在冷凝器和膨脹閥間設有流量調節閥,通過所述流量調節閥形成分路,所述分路流經汽車HVAC后返回壓縮機。【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包括動力電池和熱泵系統,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依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形成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內填充制冷工質,蒸發器上設有放置區,動力電池貼附在放置區上。工作時,制冷工質經壓縮機、冷凝器后,經膨脹閥后變成低溫低壓的液體,流入蒸發器,蒸發器與動力電池緊密貼合,制冷劑在蒸發器內吸熱蒸發后變成氣體,流回壓縮機,再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動力電池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電池和熱泵系統,所述熱泵系統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所述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依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形成制冷回路,制冷回路內填充制冷工質,所述蒸發器上設有放置區,所述動力電池貼附在所述放置區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永健,楊春雷,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