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筑物,外墻由外墻體、外墻保溫層、外墻外層、外墻內層組成;在兩個外墻呈直角相交處有外墻連接暗柱;外墻與室內的內墻相連接處設有外、內墻連接暗柱,內墻由內墻體和位于內墻體外側的內墻表層組成。內墻呈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十字連接暗柱。內墻呈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丁字連接暗柱。外墻的底邊固定連接有外墻連接固定塊,外墻連接固定塊與固定在基礎地面上的基礎固定塊之間為固定連接。屋頂與外墻之間的交接處設有外墻屋頂連接暗梁,外墻屋頂暗梁與外墻體和屋頂之間分別設有外墻體連接鋼筋和屋頂連接鋼筋。具有施工方便等優(yōu)點。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物,特別是一種可工廠預制部件,到現(xiàn)場組裝的裝配式建筑物。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物均是在現(xiàn)場進行施工,對建筑物的主體而言,是將各種原材料(包括砂石、水泥、鋼筋等)運至現(xiàn)場,在施工工地還需要配備料廠,不但占地面積大,工地現(xiàn)場混亂,而且原材料的浪費嚴重,同時增加管理費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施工方便、可工廠預制、施工工地整潔有序、原材料浪費減少、易管理的裝配式建筑物,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裝配式建筑物,包括外墻和屋頂,所述的外墻由外墻體、位于外墻體外側的外墻保溫層、位于外墻保溫層外側的對外墻保溫層起保護作用的外墻外層、位于外墻體內側的用于裝飾的外墻內層組成;在兩個外墻呈直角相交處設有外墻連接暗柱;在外墻連接暗柱和外墻體之間有外墻體連接鋼筋。所述的外墻與室內的內墻相連接處設有外、內墻連接暗柱,內墻由內墻體和位于內墻體外側的內墻表層組成,外、內墻連接暗柱與外墻體和內墻體之間分別有外墻體連接鋼筋和內墻體連接鋼筋。所述的內墻呈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十字連接暗柱,在內墻十字連接暗柱與內墻體之間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所述的內墻呈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丁字連接暗柱,在內墻丁字連接暗柱與內墻體之間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所述的外墻的底邊固定連接有外墻連接固定塊,外墻連接固定塊與固定在基礎地面上的基礎固定塊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的屋頂與外墻之間的交接處設有外墻屋頂連接暗梁,外墻屋頂暗梁與外墻體和屋頂之間分別設有外墻體連接鋼筋和屋頂連接鋼筋。所述的外墻連接水平設置的位于建筑物內的樓板,樓板與外墻相交處設有外墻、樓板連接暗梁,外墻、樓板連接暗梁與外墻體和樓板之間分別設有外墻體連接鋼筋和樓板連接鋼筋。所述的內墻與樓板相交處設有內墻、樓板連接暗梁,在內墻樓板連接暗梁與內墻體和樓板之間分別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和樓板連接鋼筋。本技術的裝配式建筑物,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施工方便、可工廠預制、施工工地整潔有序、原材料浪費減少、易管理的優(yōu)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不的左視不意圖;圖3是圖1所示的A-A斷面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的分解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中外墻與內墻相交處局部示意圖;圖6是圖5的分解示意圖;圖7中本技術中內墻十字相交處的局部示意圖;圖8是圖7所示的分解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中內墻呈丁字形相交處局部示意圖;圖10是圖9的分解示意圖;圖11是本技術中外墻與基礎地面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2是本技術中內墻與樓板相交處局部示意圖;圖13是本技術中外墻與樓板相交處結構示意圖;圖14是本技術中外墻與屋頂連接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2所示:本技術的裝配式建筑物,包括外墻1和屋頂25。如圖3、4所示:外墻1由外墻體4、位于外墻體4外側的外墻保溫層3、位于外墻保溫層3外側的用于對外墻保溫層3起保護作用的外墻外層2、位于外墻體4內側的用于裝飾的外墻內層5組成。在兩個相垂直的外墻1相交處設有外墻連接暗柱7 ;在外墻連接暗柱7和外墻體4之間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根據(jù)建筑物的設計規(guī)格外墻1為工廠預制,外墻連接暗柱7也可預制成鋼筋框架,然后現(xiàn)場澆鑄混凝土成型。也可現(xiàn)場利用鋼筋混凝土澆鑄成型。外墻1的連接邊處設有外墻暗柱槽8,外墻暗柱槽8對合后形成空腔,在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外墻連接暗柱7,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外墻連接暗柱7。如圖5、6所示:外墻1與室內的內墻10相連接處設有外、內墻連接暗柱16,內墻10由內墻體11和位于內墻體11外側的內墻表層12組成,外、內墻連接暗柱16與外墻體4和內墻體11之間分別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和內墻體連接鋼筋14。內墻10為工廠預制,連接邊留有內墻暗柱槽13,內墻暗槽13與外墻1上的外墻暗柱槽8對合形成空腔,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外、內墻連接暗柱16,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外、內墻連接暗柱16。如圖7、8所示:內墻10呈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十字連接暗柱17,在內墻十字連接暗柱17與內墻體11之間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14。內墻10同樣為工廠預制,連接邊留有內墻暗柱槽13,內墻暗槽13呈十字狀對接后形成空腔,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內墻十字連接暗柱17,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內墻十字連接暗柱17。如圖9、10所示:內墻10呈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丁字連接暗柱18,在內墻丁字連接暗柱18與內墻體11之間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14。內墻10同樣為工廠預制,連接邊留有內墻暗柱槽13,內墻暗槽13呈丁字狀對接后形成空腔,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內墻丁字連接暗柱18,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內墻丁字連接暗柱18。如圖11所示:外墻1的底邊通過鋼筋固定連接有外墻連接固定塊21,外墻連接固定塊21與固定在基礎地面19上的基礎固定塊20之間為焊接固定,以保證外墻1與基礎地面的牢固接合,外墻連接固定塊21和基礎固定塊20的周邊形成的空間用與外墻1材料相同的原料進行填充。如圖14所示:25為屋頂,屋頂25的結構與內墻10的結構相同。屋頂25與外墻1之間的交接處設有外墻屋頂連接暗梁26,外墻屋頂暗梁26與外墻體4和屋頂25之間分別設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和屋頂連接鋼筋27。外墻1與屋頂25均為工廠預制,連接邊對接后形成空腔,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外墻屋頂連接暗梁26,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外墻屋頂連接暗梁26。對于樓房的組合,如圖13所示:外墻1連接水平設置的位于建筑物內的樓板22,樓板22與外墻1相交處設有外墻、樓板連接暗梁24,外墻、樓板連接暗梁24與外墻體4和樓板22之間分別設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和樓板連接鋼筋28。樓板22和外墻1均為工廠預制,連接邊對接后形成空腔,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外墻、樓板連接暗梁24,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外墻、樓板連接暗梁24。如圖12所示:內墻10與樓板22相交處設有內墻、樓板連接暗梁23,在內墻樓板連接暗梁23與內墻體11和樓板22之間分別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14和樓板連接鋼筋28。樓板22和外墻1均為工廠預制,連接邊對接后形成空腔,該空腔內可澆鑄鋼筋混凝土形成內墻樓板連接暗梁23,或該空腔內放置工廠預制好的鋼筋框架,再澆鑄混凝土形成內墻樓板連接暗梁23。內墻10的中部分布有空腔15,空腔15內填充有發(fā)泡材料或保溫材料,空腔15的總截面積不大于內墻10的總載面積的60%,以節(jié)約原材料又可加厚墻體,保證了墻體的剛度。空腔15斷面的形狀為圓形或方形或其他形狀。樓板25內也可設置填充發(fā)泡材料或保溫材料的空腔。本技術的裝配式建筑物在現(xiàn)場澆鑄的工作量較少,絕大部件均為工廠預制,具有施工方便、可工廠預制、施工工地整潔有序、原材料浪費減少、易管理的優(yōu)點。【主權項】1.一種裝配式建筑物,包括外墻(1)和屋頂(25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墻(1)由外墻體(4)、位于外墻體(4)外側的外墻保溫層(3)、位于外墻保溫層(3)外側的對外墻保溫層(3)起保護作用的外墻外層(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裝配式建筑物,包括外墻(1)和屋頂(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墻(1)由外墻體(4)、位于外墻體(4)外側的外墻保溫層(3)、位于外墻保溫層(3)外側的對外墻保溫層(3)起保護作用的外墻外層(2)、位于外墻體(4)內側的用于裝飾的外墻內層(5)組成;在兩個外墻(1)呈直角相交處設有外墻連接暗柱(7);在外墻連接暗柱(7)和外墻體(4)之間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所述的外墻(1)與室內的內墻(10)相連接處設有外、內墻連接暗柱(16),內墻(10)由內墻體(11)和位于內墻體(11)外側的內墻表層(12)組成,外、內墻連接暗柱(16)與外墻體(4)和內墻體(11)之間分別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和內墻體連接鋼筋(14);所述的內墻(10)呈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十字連接暗柱(17),在內墻十字連接暗柱(17)與內墻體(11)之間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14);????所述的內墻(10)呈丁字形相接處設有內墻丁字連接暗柱(18),在內墻丁字連接暗柱(18)與內墻體(11)之間設有內墻體連接鋼筋(14);????所述的外墻(1)的底邊固定連接有外墻連接固定塊(21),外墻連接固定塊(21)與固定在基礎地面(19)上的基礎固定塊(20)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的屋頂(25)與外墻(1)之間的交接處設有外墻屋頂連接暗梁(26),外墻屋頂暗梁(26)與外墻體(4)和屋頂(25)之間分別設有外墻體連接鋼筋(6)和屋頂連接鋼筋(2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宋士儒,何國弘,
申請(專利權)人:宋士儒,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