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螺桿和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與主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母,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線耳的第二螺母;所述主螺桿垂直設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母活動固定在主螺桿上,所述支撐桿至少設置為一個。主螺桿可以根據(jù)線圈的高度進行更換,支撐桿可以根據(jù)線耳的數(shù)量進行裝配,并且可以調整支撐桿的高度和角度,因此,一套裝置適用于不同型號規(guī)格的線圈出線焊接固定,尤其適用于澆注產品的線圈。同時,采用此固定工裝可以節(jié)約工作人員,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焊接,提高焊接效率,并能保證焊接牢固可靠,防止出現(xiàn)假焊或燒壞的現(xiàn)象。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抗器領域,主要涉及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
技術介紹
傳統(tǒng)的組裝澆注線圈焊接,是需要兩人配合操作的,一個人用鐵鉗夾住線頭和線母,另一個人用焊機進行焊接。這樣,需要兩個人互相配合工作,不僅效率低,而且因為是人手固定線頭和線母,容易出現(xiàn)因人為因素導致的造成焊接不良。因此,現(xiàn)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鑒于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旨在解決現(xiàn)有人工固定線頭和線母效率低以及容易出現(xiàn)焊接不良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中,包括底座、主螺桿和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與主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母,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線耳的第二螺母;所述主螺桿垂直設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母活動固定在主螺桿上,所述支撐桿至少設置為一個。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中,所述主螺桿為可拆卸設置在底座上。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中,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設置有一與主螺桿適配的第三螺母,所述主螺桿通過所述第三螺母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中,所述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還包括一與第二螺母相適配的螺栓,所述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螺母上。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中,所述主螺桿采用M20的螺桿制作,所述支撐桿采用M10的螺桿制作。有益效果:采用本技術所提供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主螺桿可以根據(jù)線圈的高度進行更換,支撐桿可以根據(jù)線耳的數(shù)量進行裝配,并且可以調整支撐桿的高度和角度,因此,一套裝置適用于不同型號規(guī)格的線圈出線焊接固定,尤其適用于澆注產品的線圈。同時,采用此固定工裝可以節(jié)約工作人員,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焊接,提高焊接效率,并且一個固定工裝可用于多個線圈的同時焊接。而且,此固定工裝能保證焊接牢固可靠,防止出現(xiàn)假焊或燒壞的現(xiàn)象。【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A部分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本技術所提供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底座10、主螺桿20和支撐桿30 ;所述支撐桿30的一端設置有與主螺桿20相適配的第一螺母31,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線耳的第二螺母32;所述主螺桿20垂直設置于底座10上,所述支撐桿30通過第一螺母31活動固定在主螺桿20上,所述支撐桿30至少設置為一個。其中,所述主螺桿20優(yōu)選為可拆卸設置在底座10上,可拆卸的固定有三個好處,第一是可以根據(jù)線圈的高度來選擇相應長度的主螺桿20,第二是方便固定工裝的運輸,第三是更換維修方便,若主螺桿20損壞直接換一根主螺桿20即可。具體地,所述底座10的中心部位可以設置有一與主螺桿20適配的第三螺母,所述主螺桿20通過所述第三螺母固定在底座10上。所述主螺桿20可以采用M20的螺桿制作。主螺桿20上可以設置有多個支撐桿30,所述支撐桿30可以采用M10的螺桿制作。支撐桿30的數(shù)量可以根據(jù)線圈需要焊接的出線頭的數(shù)量而定。支撐桿30可隨第一螺母31在主螺桿20上旋轉運動,通過旋轉第一螺母31可以實現(xiàn)成支撐桿30的上下運動,并調整支撐桿30的角度位置。所述支撐桿30先按照線圈的出線頭數(shù)量和線圈高度,調整好在主螺桿20上的位置和角度;當支撐桿30調整好位置和角度后,將線耳拴在第二螺母32上。將線耳拴在第二螺母32上的方式,如圖3所示,可以為將線耳40穿在一螺栓33上,然后通過螺栓33將線耳40鎖緊固定在第二螺母32上。因此,所述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還可以包括一與第二螺母32相適配的螺栓33,所述螺栓33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螺母32上。采用本技術所提供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主螺桿可以根據(jù)線圈的高度進行更換,支撐桿可以根據(jù)線耳的數(shù)量進行裝配,并且可以調整支撐桿的高度和角度,因此,一套裝置適用于不同型號規(guī)格的線圈出線焊接固定,尤其適用于澆注產品的線圈。同時,采用此固定工裝可以節(jié)約工作人員,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焊接,提高焊接效率,并且一個固定工裝可用于多個線圈的同時焊接。而且,此固定工裝能保證焊接牢固可靠,防止出現(xiàn)假焊或燒壞的現(xiàn)象。應當理解的是,本技術的應用不限于上述的舉例,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jù)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螺桿和支撐桿; 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與主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母,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線耳的第二螺母; 所述主螺桿垂直設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母活動固定在主螺桿上,所述支撐桿至少設置為一個。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桿為可拆卸設置在底座上。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設置有一與主螺桿適配的第三螺母,所述主螺桿通過所述第三螺母固定在底座上。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還包括一與第二螺母相適配的螺栓,所述螺栓可拆卸地固定在第二螺母上。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螺桿采用M20的螺桿制作,所述支撐桿采用M10的螺桿制作。【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螺桿和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與主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母,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線耳的第二螺母;所述主螺桿垂直設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母活動固定在主螺桿上,所述支撐桿至少設置為一個。主螺桿可以根據(jù)線圈的高度進行更換,支撐桿可以根據(jù)線耳的數(shù)量進行裝配,并且可以調整支撐桿的高度和角度,因此,一套裝置適用于不同型號規(guī)格的線圈出線焊接固定,尤其適用于澆注產品的線圈。同時,采用此固定工裝可以節(jié)約工作人員,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焊接,提高焊接效率,并能保證焊接牢固可靠,防止出現(xiàn)假焊或燒壞的現(xiàn)象。【IPC分類】B23K37/04【公開號】CN205043393【申請?zhí)枴緾N201520754788【專利技術人】夏少和 【申請人】佛山市萬瀚隆磁電科技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2月24日【申請日】2015年9月2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線圈出線焊接工序的固定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主螺桿和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端設置有與主螺桿相適配的第一螺母,另一端設置有用于固定線耳的第二螺母;所述主螺桿垂直設置于底座上,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一螺母活動固定在主螺桿上,所述支撐桿至少設置為一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夏少和,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萬瀚隆磁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