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拔軸器,包括螺桿,螺桿的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能夠與待拆卸軸螺紋連接;套設在螺桿上的螺母套,螺母套與螺桿螺紋配合;與螺母套轉動連接的內套,所述內套的一端能夠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且所述內套、螺母套和螺桿同軸設置。應用時,首先將螺桿的連接端旋進待拆卸軸的軸端螺紋孔內,使得螺桿與待拆卸軸固定連接,然后使內套的一端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然后旋轉螺母套,且內套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因此螺母套只能轉動不會發生軸向位移,因此在螺母套旋轉的過程中,螺桿逐漸向遠離待拆卸軸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待拆卸軸脫離其上的軸連接件,實現軸與其上的連接件的拆卸。此設置,工序更加簡單便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拔軸器,包括螺桿,螺桿的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能夠與待拆卸軸螺紋連接;套設在螺桿上的螺母套,螺母套與螺桿螺紋配合;與螺母套轉動連接的內套,所述內套的一端能夠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且所述內套、螺母套和螺桿同軸設置。應用時,首先將螺桿的連接端旋進待拆卸軸的軸端螺紋孔內,使得螺桿與待拆卸軸固定連接,然后使內套的一端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然后旋轉螺母套,且內套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因此螺母套只能轉動不會發生軸向位移,因此在螺母套旋轉的過程中,螺桿逐漸向遠離待拆卸軸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待拆卸軸脫離其上的軸連接件,實現軸與其上的連接件的拆卸。此設置,工序更加簡單便捷。【專利說明】一種拔軸器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設備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拔軸器。
技術介紹
軸是工程機械設備中常見的連接件,應用在中、小噸位工程機械上的軸,在部件損壞或者需要更換及維修時需要進行拆裝。隨著工程機械產品向大噸位發展,其工作狀態時的整車重量越來越大,受限于運輸尺寸及重量的限制,使得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多采用拆裝運輸,因此,很多部件及作業裝置要進行頻繁拆裝,對于通過軸連接的部件,軸的拆卸和安裝成為制約生產效率的一大瓶頸,如何快速、安全、輕便的對軸類零件進行拆裝,是工程實際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現有技術中一般使用拔軸器進行軸的拆裝,其包括螺桿、夾具、螺桿的一端設置有內套、拉銷和連銷,拆卸軸時,首先將拉銷與待拆卸的軸的螺紋孔螺紋連接,然后將連銷穿過拉銷并與內套轉動連接,最后將夾具夾住軸上的連接件,如此旋轉螺桿使其產生遠離軸上的連接件的力,最終帶動軸拔出。 使用上述拔軸器時,需分別將拉銷與被拆卸軸相連,然后將連銷穿過拉銷,該過程工序相對較復雜。另外,夾具夾住軸上的連接件,當連接件較大時,就需要使用較大的夾具,當拉軸力過大時,一旦螺桿與軸同軸性較差時,容易使夾具偏載,發生螺桿的失穩情況。另夕卜,使用拔軸器時,轉動螺桿的過程中,很容易使螺桿的一端從軸的螺紋孔中旋出,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就必須使螺桿的端部旋進軸的螺紋孔的旋向與拔軸時的旋向相反,進而增加了該拔軸器的工藝復雜性。 綜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決使用拔軸器時工序復雜的問題,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拔軸器,該拔軸器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使用拔軸器時工序復雜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拔軸器,包括: 螺桿,所述螺桿的一端為連接端,所述連接端能夠與待拆卸軸螺紋連接; 套設在所述螺桿上的螺母套,所述螺母套與所述螺桿螺紋配合; 與所述螺母套轉動連接的內套,所述內套的一端能夠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且所述內套、螺母套和螺桿同軸設置。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還包括支撐套,且所述支撐套的一端能夠與所述內套相抵,另一端能夠與待拆卸軸上的軸連接件相抵。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支撐套的一端與所述內套可拆卸連接,且所述支撐套和內套同軸設置。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螺母套的外壁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架,所述內套與所述連接架通過軸承連接。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軸承為推力軸承。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連接架整體為錐形,且其直徑較大的一端與所述內套通過軸承連接。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還包括設置于所述螺母套上的第一手柄。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第一手柄與所述螺母套為可拆卸連接,且所述第一手柄的數量為多個。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螺桿的另一端還設置有第二手柄。 優選地,上述拔軸器中,所述連接端的螺紋旋向與所述螺桿本體的螺紋旋向相同。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拔軸器,包括螺桿、螺母套以及內套,其中螺桿的一端為連接端,其連接端能夠與待拆卸軸軸端的螺紋孔螺紋連接。螺母套套設在螺桿上,并且螺母套與螺桿螺紋配合。內套與螺母套轉動連接,內套的一端能夠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并且內套、螺母套和螺桿同軸設置。其中,待拆卸軸即為將要拔出的軸,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即為與軸連接的部件。 應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拔軸器時,首先將螺桿的連接端旋進待拆卸軸的軸端螺紋孔內,使得螺桿與待拆卸軸固定連接,然后使內套的一端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然后直接旋轉螺母套,使得螺母套產生靠近軸的力,并且螺母套與內套轉動連接,兩者相對不發生軸向位移,且內套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因此螺母套只能轉動不會發生軸向位移,因此螺母套轉動使得螺桿產生遠離待拆卸軸的力,因此在螺母套旋轉的過程中,螺桿逐漸向遠離待拆卸軸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待拆卸軸脫離其上的軸連接件,實現軸與其上的連接件的拆卸。此設置,工序更加簡單便捷。另外內套抵在軸連接件上,而不是夾住軸連接件,內套不必設置較大體積。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拔軸器的剖視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拔軸器的使用狀態剖視圖。 附圖中標記如下: 1-螺桿、11-連接端、2-內套、3-軸承、4-連接架、5_第一手柄、6_螺母套、7-第二手柄、8-待拆卸軸、9-軸連接件、10-支撐套。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拔軸器,該拔軸器的結構設計可以有效地解決使用拔軸器時工序復雜的問題。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拔軸器,包括螺桿1、螺母套6以及內套2,其中螺桿I的一端為連接端11,其連接端11能夠與待拆卸軸8軸端的螺紋孔螺紋連接。螺母套6套設在螺桿I上,并且螺母套6與螺桿I螺紋配合。內套2與螺母套6轉動連接,即內套2與外套可以相對轉動,且不可以相對軸向移動,內套2的一端能夠抵在待拆卸軸8的軸連接件9上,并且內套2、螺母套6和螺桿I同軸設置。其中,待拆卸軸8即為將要拔出的軸,待拆卸軸8的軸連接件9即為與軸連接的部件。 應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拔軸器時,首先將螺桿I的連接端11旋進待拆卸軸8的軸端螺紋孔內,使得螺桿I與待拆卸軸8固定連接,然后使內套2的一端抵在待拆卸軸8的軸連接件9上,然后直接旋轉螺母套6,使得螺母套6產生靠近軸的力,并且螺母套6與內套2轉動連接,兩者相對不發生軸向位移,且內套2抵在待拆卸軸8的軸連接件9上,因此螺母套6只能轉動不會發生軸向位移,因此螺母套6轉動使得螺桿I產生遠離待拆卸軸8的力,因此在螺母套6旋轉的過程中,螺桿I逐漸向遠離待拆卸軸8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待拆卸軸8脫離其上的軸連接件9,實現軸與其上的連接件的拆卸。如此設置,工序更加簡單便捷。另外內套2抵在軸連接件9上,而不是夾住軸連接件9,內套2不必設置較大體積。 內套2可以為直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拔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桿(1),所述螺桿(1)的一端為連接端(11),所述連接端(11)能夠與待拆卸軸螺紋連接;套設在所述螺桿(1)上的螺母套(6),所述螺母套(6)與所述螺桿(1)螺紋配合;與所述螺母套(6)轉動連接的內套(2),所述內套(2)的一端能夠抵在待拆卸軸的軸連接件上,且所述內套(2)、螺母套(6)和螺桿(1)同軸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勇,呂后倉,李均良,陳莎莎,謝磊,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南車時代機車車輛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