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包括設置在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內的充氣軟囊,所述充氣軟囊與充/排氣接頭連接,當對所述充氣軟囊內腔充氣時,氣體使充氣軟囊膨脹,直至膨脹后的充氣軟囊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同時將儲罐的二次密封件頂開,使二次密封件端部與儲罐內壁之間形成一定間隙排擠出殘余油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在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內設置充氣軟囊,使充氣軟囊在充氣膨脹后充滿了整個一、二次密封空間,使得一、二次密封空間內幾乎沒有油氣存在的空間。由于充氣軟囊填滿了油汽空間,這樣即使被雷擊,也不會發生爆燃,從而實現了對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防燃爆安全保護。(*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消防安全
,特別涉及一種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
技術介紹
原油作為易燃易爆危險品,規模化的儲備方式必然給安全生產帶來巨大的挑戰。世界范圍內儲罐火災事故發生多起,大多是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油氣空間由于雷擊或靜電的作用造成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這是現在國內外外浮頂石油儲罐的通用結構,也是設計中不可回避和改變的現狀,而諸如晝夜溫差等原因形成的油液的氣化、裝油或卸油中的攪動加速油的揮發等多種因素,使得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必然存在油氣,從而使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必然存在油氣爆燃的安全隱患。目前,通常的處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一、當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油氣一旦因雷擊、靜電等因素導致儲罐爆燃后,采用消防泡沫炮等裝置等對其進行撲救,這種被動式防護通常用于撲救初期火災,火勢一旦發展成大火后,往往難以撲救與控制。二、針對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油氣空間,采用注入氮氣、二氧化碳等惰性氣體,對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油氣進行惰化,從而降低油氣濃度,使該空間處于安全狀態,但是其對應的裝置結構較為復雜,而且運營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安全可靠且經濟適用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內的充氣軟囊,所述充氣軟囊與充/排氣接頭連接,當對所述充氣軟囊內腔充氣時,氣體使充氣軟囊膨脹,直至膨脹后的充氣軟囊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同時將儲罐的二次密封件頂開,使二次密封件端部與儲罐內壁之間形成一定間隙排擠出殘余油氣。本技術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所述膨脹后的充氣軟囊的形狀與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形狀相匹配。本技術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所述充/排氣接頭一端與嵌入充氣軟囊的預埋件連接,其另一端由儲罐的二次密封件穿出。本技術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所述充氣軟囊的充/排氣接頭采用快換接頭形式。本技術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所述充氣軟囊可分為相互獨立的若干段,每一段的充氣軟囊分別設置有與之對應連接的充/排氣接頭,所述每一段的充氣軟囊在充氣膨脹后共同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本技術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所述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次密封為軟密封件。本技術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所述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次密封為機械密封件。本技術通過在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內設置充氣軟囊,使充氣軟囊在充氣膨脹后充滿了整個一、二次密封空間,使得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內幾乎沒有油氣存在的空間。由于充氣軟囊填滿了油汽空間,這樣即使被雷擊,也不會發生爆燃,從而實現了對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防燃爆安全保護。本技術采用安全性高的充氣軟囊,密封效果保持性好,安裝方便,結構簡單、宜于在工程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用于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次密封為軟密封件時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在工作裝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用于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次密封為機械密封件時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在工作裝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中采用多段充氣軟囊在充氣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和圖5是本技術中充氣軟囊在未充氣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1為外浮頂石油儲罐,2為充氣軟囊,3為充/排氣接頭,4為軟密封件,5為機械密封件,6為二次密封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包括設置在外浮頂石油儲罐1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內的充氣軟囊2,所述充氣軟囊2與充/排氣接頭3連接,所述充/排氣接頭3一端與嵌入充氣軟囊2的預埋件連接,其另一端由儲罐的二次密封件6穿出,所述充氣軟囊2的充/排氣接頭3采用快換接頭形式,其中,所述外浮頂石油儲罐1的一次密封為軟密封件4。當對所述充氣軟囊2內腔充氣時,氣體使充氣軟囊2膨脹,直至膨脹后的充氣軟囊2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同時將儲罐的二次密封件6頂開,使二次密封件6端部與儲罐內壁之間形成一定間隙,從而通過充氣氣囊的膨脹與填充將一、二次密封空間內的油氣從該間隙處擠出,所述膨脹后的充氣軟囊2的形狀與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形狀相匹配。由于外浮頂石油儲罐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因充氣軟囊的膨脹充滿了整個空間,使得一、二次密封空間內幾乎沒有油氣存在的空間。由于充氣軟囊填滿了油汽空間,這樣即使被雷擊,也不會發生爆燃,從而實現了對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防燃爆安全保護。如圖3所示,根據外浮頂石油儲罐的直徑大小,所述充氣軟囊2可分為相互獨立的若干段,每一段的充氣軟囊分別設置有與之對應連接的充/排氣接頭3,所述每一段的充氣軟囊在充氣膨脹后共同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實施例2:所述外浮頂石油儲罐1的一次密封為機械密封件5,其他與實施例1的結構基本相同。如圖4和5所示,為實施例1和實施例2中,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處于非工作狀態時的示意圖,即充氣軟囊在未充氣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示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外浮頂石油儲罐(1)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內的充氣軟囊(2),所述充氣軟囊(2)與充/排氣接頭(3)連接,當對所述充氣軟囊(2)內腔充氣時,氣體使充氣軟囊(2)膨脹,直至膨脹后的充氣軟囊(2)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同時將儲罐的二次密封件(6)頂開,使二次密封件(6)端部與儲罐內壁之間形成一定間隙排擠出殘余油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外浮頂石油儲罐(1)的一、二次密封空間內的充氣軟囊(2),所述充氣軟囊(2)與充/排氣接頭(3)連接,當對所述充氣軟囊(2)內腔充氣時,氣體使充氣軟囊(2)膨脹,直至膨脹后的充氣軟囊(2)填滿整個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同時將儲罐的二次密封件(6)頂開,使二次密封件(6)端部與儲罐內壁之間形成一定間隙排擠出殘余油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脹后的充氣軟囊(2)的形狀與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的形狀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外浮頂石油儲罐一、二次密封空間防燃爆安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排氣接頭(3)一端與嵌入充氣軟囊(2)的預埋件連接,其另一端由儲罐的二次...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偉,張宗勤,張寧甲,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宏源德石化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