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厚度測量工裝,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如此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采用該工裝進行工件的厚度測量,能夠有效提高測量效率,且能夠避免測量不準確的問題。(*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厚度測量工裝,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如此設置,本技術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采用該工裝進行工件的厚度測量,能夠有效提高測量效率,且能夠避免測量不準確的問題。【專利說明】一種厚度測量工裝
本技術涉及測量工裝
,尤其涉及一種厚度測量工裝。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規格工件的批量驗收過程中,需要對其尺寸需要進行嚴格的測量。比如,批量生產的鈑金件在驗收過程中,需要逐個對鈑金件的厚度進行測量。 現有技術中,鈑金件在厚度測量時,通常采用游標卡尺和千分尺對工件厚度進行測量。由于鈑金件存在毛邊的現象,測量過程中,需要對鈑金件的不同位置進行測量,如此多次操作游標卡尺和千分尺進行測量,測量效率較低,而且人工測量過程中,存在人為操作不當的因素,會造成測量不準確的問題。 因此,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工件厚度測量效率較低,以及測量不準確的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厚度測量工裝,采用該工裝進行工件的厚度測量,能夠有效提高測量效率,且能夠避免測量不準確的問題。 本技術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 優選地,所述厚度測量工裝設有多個所述卡口,且各個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不等。 優選地,所述厚度測量工裝為長方形結構,所述長方形結構的各個邊均設有所述卡口。 優選地,每個所述長方形結構的邊均設有多個所述卡口。 優選地,所述厚度測量工裝為圓形結構,所述圓形結構的外周設有多個所述卡口。 優選地,沿環繞所述厚度測量工裝的輪廓線方向,任意相鄰的兩個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加。 優選地,所述厚度測量工裝的材質為鎢鋼。 優選地,所述厚度測量工裝的厚度大于或等于4毫米。 本技術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如此設置,采用本技術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進行工件的厚度測量時,只需將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量部位伸入到厚度測量工裝的卡口內,由于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若待測部位的實際厚度大于標準厚度,則待測部位不能伸入到卡口內,若待測部位的實際厚度小于標準厚度,則待測部位伸入到卡口內部之后,待測部位與卡口的兩側壁之間存在間隙,部件或厚度測量工裝能夠出現相對擺動。如此通過本技術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能夠有效提高測量效率,且能夠避免測量不準確的問題。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厚度測量工裝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具體實施方式】中厚度測量工裝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采用該工裝進行工件的厚度測量,能夠有效提高測量效率,且能夠避免測量不準確的問題。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請參考圖1和圖2,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主體具有一定的厚度,而且在其邊緣部位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 11,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卡口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需要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 如此設置,采用本【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厚度測量工裝進行工件的厚度測量時,只需將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量部位伸入到厚度測量工裝的卡口 11內,由于卡口 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若待測部位的實際厚度大于標準厚度,則待測部位不能伸入到卡口 11內,若待測部位的實際厚度小于標準厚度,則待測部位伸入到卡口 11內部之后,待測部位與卡口 11的兩側壁之間存在間隙,部件或厚度測量工裝能夠出現相對擺動。如此,測量人員能夠快速準確的判斷工件的厚度是否合格。 由于待測量工件的不同待測量部位具有不同的標準厚度,為了方便地對待測量部件的不同厚度的測量部位進行測量,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可以在厚度測量工裝上設有多個卡口 11,且各個卡口 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不等。各個卡口 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不同厚度的待測量部位的標準厚度一一對應。 如此設置,通過同一個厚度測量工裝,能夠對多個標準厚度不同的待測量部位進行測量,進一步提高了厚度測量的便捷性。 需要說明的是,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厚度測量工裝可以為長方形結構、圓形結構、三角形結構、多邊形結構等結構。 厚度測量工裝為長方形結構時,可以在長方形結構的各個邊均設有卡口 11,進一步地,每個長方形結構的邊均設有多個卡口 11。如此設置,能夠在長方形結構的厚度測量工裝上設置盡可能多的卡口 11,以便對更多標準厚度不同的待測部位進行測量。 當厚度測量工裝為圓形結構時,圓形結構的外周邊緣處也可設有多個卡口 11。當然,厚度測量工裝為其它形狀的結構時,也可在其邊緣位置設置多個卡口 11,本文不再一一說明。 進一步地,本【具體實施方式】中,沿環繞厚度測量工裝的輪廓線方向,任意相鄰的兩個卡口 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逐漸增加,即沿環繞厚度測量工裝的邊沿方向,上一個卡口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大于下一個卡口 11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如此設置,不同大小的卡口 11呈規則分布,方便測量人員識別。 另外,為了提高厚度測量工裝的耐磨度,其材質優選采用鎢鋼,厚度可以大于或等于4毫米。如此鎢鋼的硬度較大,而且尺寸合適,磨損量較小,進而保證了長時間使用后,卡口 11仍具有較高的測量精度。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厚度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厚度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測量工裝設有多個所述卡口,且各個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不等。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厚度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度測量工裝為長方形結構,所述長方形結構的各個邊均設有所述卡口。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厚度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長方形結構的邊均設有多個所述卡口。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厚度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厚度測量工裝,其特征在于,設有供待測量工件的待測部位伸入的卡口,所述卡口的兩側壁之間的距離與待測部位的標準厚度相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曾華,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