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下導式無主桁掛籃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橋梁施工設備,特別是一種無主桁橋梁粱體懸臂澆筑施工掛籃。
技術介紹
掛籃是橋梁梁體懸臂澆筑專用設備,在現代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以及斜拉橋等需懸臂澆筑梁體的橋梁施工中,多采用掛籃懸臂澆筑。傳統的掛籃通常有以下幾個缺點:第一,各部件組成相對比較復雜,結構受力相互關聯;第二,掛籃重量一般較重,特別是主桁架,因為要承受箱梁塊體重量,一般都比較笨重,掛籃總體重量與施工塊體重量比一般在小于0.35~0.5,掛籃通用性不好,一經設計定型,多大承載力一般不能改變,適合多大重量的梁段一般只能選大的,造成浪費嚴重,同時也造成施工不便(所謂大馬拉小車);第三,通常腹板的數量決定主桁數量,箱室越多主桁越多,且主桁通常為菱形或者是三角形,這種掛籃一般形體較大,用鋼梁量多,重量大,成本高;第四,在遇到寬幅橋梁時,由于橋梁底板寬度大,底籃通常較寬,一般20米左右,造成下縱梁數量多,并且由于此種掛籃通常是整體行走方式,后下橫梁通常設計成桁架才能滿足行走要求,所以通常后下橫梁重量較大,一般在4噸左右,這樣一安裝存在一定難度,二增加掛籃重量;第五,整體行走。底籃(前后下橫梁和下縱梁以及底模板形成的整體)后吊點與側模一同吊在外導梁上,底籃前端吊在主桁上端的前上橫梁上,行走時,掛籃所有構件一同行走,這種方式存在一定弊端:所有構件必須同步行走,否則掛籃存在扭曲變形,更重要的是若某一處稍被阻擋不前,然后又突然順利通過阻擋,就會形成向前的猛一沖力,極容易向前傾覆造成事故,且行走重量很大,一般行走很慢,安全性很差,行走時安全風險很大,極易發生行走時整體垮塌的安全事故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下導式無主桁掛籃,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支撐機構、底籃機構、側模機構和連接機構,所述三角架支撐機構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頂板上部,底籃機構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底板下部,側模機構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左右兩側,連接機構將底籃機構和側模機構連接吊掛在三角架支撐機構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下導式無主桁掛籃,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架支撐機構、底籃機構、側模機構和連接機構,所述三角架支撐機構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頂板上部,底籃機構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底板下部,側模機構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左右兩側,連接機構將底籃機構和側模機構連接吊掛在三角架支撐機構下方;其中,安裝方法如下:首先,在已完成箱梁的頂板上,預留供三角架支撐機構進行固定安裝的孔洞;然后,固定安裝三角架支撐機構,將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吊至頂板預留孔洞位置上,用鋼板將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調節水平,在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的后端壓上錨固扁擔梁,在已完成箱梁的頂板底部墊上楔形梁調節水平,錨固扁擔梁和楔形梁之間穿上精軋螺紋鋼,并用千斤頂進行緊縮上緊螺帽,從而將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后部緊固到已完成箱梁的頂板上,在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的下部穿設限位桿,限位桿穿入到頂板預留孔洞內,從而將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前部緊固到已完成箱梁的頂板上,防止掛籃綁扎鋼筋和澆筑混凝土時受到吊帶的水平分力而前移;其次,將吊帶(13)分三節進行安裝,在行走三角架(1)和澆筑三角架(2)的轉軸(1-3)處連接第一節吊帶(13-1),第二節吊帶(13-2)的一端與第一節吊帶(13-1)相連接;接著,安裝下縱梁(5)和下導梁(6):下縱梁(5)吊裝前,在下縱梁(5)的前端安裝好下部連接組件(12),并在下部連接組件(12)與下縱梁(5)之間穿上銷軸,使下部連接組件(12)能自由轉動,然后安裝吊帶的第三節吊帶(13-3),第三節吊帶(13-3)的一端固定在下部連接組件(12)上,第三節吊帶(13-3)的另一端與第二節吊帶(13-2)相連接,然后通過組裝好的吊帶(13)將下縱梁(5)吊起;下導梁(6)吊裝前,在下導梁(6)的前端安裝好下部連接組件(12),并在下部連接組件(12)與下導梁(6)之間穿上銷軸,使下部連接組件(12)能自由轉動,然后安裝吊帶(13),使吊帶(13)的另一端與行走三角架(1)相連接,下縱梁(5)與下導梁(6)安裝按照從已完成箱梁的兩側到中間或者中間到兩側的單邊順序安裝;在下縱梁(5)安裝過程中在下縱梁上部開始安裝下橫梁(4),然后安裝剩下的下縱梁(5)和下導梁(6),再繼續安裝下橫梁(4),然后調節下橫梁(4)位置,下橫梁(4)對齊后下橫梁之間的縱橫向用連接板進行連接并用螺栓上緊;下一步,安裝待澆注箱梁的底模板(14),底模板(14)依次吊裝到下橫梁(4)上,底模板之間進行點焊;下一步,安裝外模排架(8)和側模(9):組裝外模排架(8),側模(9)設置在外模排架(8)相對內側,外模排架(8)與側模(9)之間用螺栓連接固定成整體;最后,安裝外導梁(11)和錨固梁(10):將外導梁(11)和錨固梁(10)一同穿入外模排架(8)吊裝到位后錨固外導梁(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導式無主桁掛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架支撐機構包括若干個行走三角架(1)和若干個澆筑三角架(2),若干個行走三角架(1)和若干個澆筑三角架(2)間隔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頂板上部;所述行走三角架(1)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三角形框架(1-1),在兩個三角形框架前部之間設置有橫撐(1-2),在兩個三角形框架上部之間設置有轉軸(1-3)。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導式無主桁掛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籃機構包括第一吊掛部(3)、若干個下橫梁(4)、若干個下縱梁(5)和若干個下導梁(6),若干個下縱梁(5)縱向均勻設置在已完成箱梁的底板下部,若干個下橫梁(4)橫向均勻設置在由若干個下縱梁共同組成的縱梁體上部,若干個下導梁(6)縱向均勻設置在由若干個下橫梁共同組成的橫梁體下部,第一吊掛部(3)自下縱梁(5)后部將下縱梁固定在已完成箱梁下部,下縱梁(5)前部通過連接機構與澆筑三角架(2)相連接,下導梁(6)通過連接機構與行走三角架(1)相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毋存糧,井維東,齊寧寧,史先剛,宋康,許保生,郭永富,徐金拴,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