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包括夾持件;以及結合件,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對接結合。借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實施,可以將各式相機、手機、平板電腦輕易地結合于各式雨傘、拐杖、登山杖、滑雪杖等,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自拍夾結構不但方便攜帶,而且可以讓所有的人在各種場合都能夠輕松地安裝及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為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特別是一種可以將手機結合于任意桿狀物件的自拍夾結構。
技術介紹
現代人到哪里都要自拍,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社會現象,無論是聚會、出國旅行、運動,都少不了替自己留下一張自拍照。為了拍出美美的照片,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如圖1所示,其為現有習知的一種伸縮式自拍棒的立體實施例圖。目前現有習知的先前技術的自拍棒P100或自拍神器大多是由可調整長度的伸縮桿所組成,伸縮桿的一端通常是手柄P10,另一端則是用來固定手機或相機的夾具P20。使用者可以將手機或相機固定在夾具P20上,并在超越手臂正常范圍的情況下,利用手機或相機進行自拍。為了防止被當成攻擊用武器并危害飛行安全,有些國家將超過一定長度的先前技術的自拍棒P100列為禁止隨身帶上飛機的物品,僅可做為行李托運。這限制了我們使用先前技術的自拍棒P100的方便性,也使得我們在外出旅行時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也在美好的時機要使用自拍功能的時候受到了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主要是要解決自拍棒過度占用空間,并且過長的自拍棒不符合某些國家可隨身攜帶上飛機的物品條件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技術為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包括:夾持件,其包括: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連接部,連接第一夾持部及第二夾持部并形成夾持空間;及第一結合部,形成于第一夾持部或第二夾持部上;以及結合件,其包括:夾持單元;及第二結合部,形成于夾持單元上,第二結合部可分離的結合于第一結合部。本技術的目的以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以采用以下的技術措施來進一步實現。前述的自拍夾結構,其中該第一夾持部、該第二夾持部及該連接部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前述的自拍夾結構,其中該連接部為可撓性結構。前述的自拍夾結構,其中該連接部為可伸縮的結構。前述的自拍夾結構,其中該夾持單元為夾子。前述的自拍夾結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具有鏍孔單元且該第二結合部具有鏍牙單J L.ο前述的自拍夾結構,其中該第一結合部具有卡接單元且該第二結合部具有凸體單J L.ο借由本技術的實施,至少可以達到下列進步功效:—、可以萬用于各式相機、手機、平板電腦,并且能輕易地與各式雨傘、拐杖、登山杖、滑雪杖進行結合。二、很方便的攜帶而不受長度的限制,讓所有的人在各種場合都能夠使用。三、不論是老人、小孩和外出旅行的人都能夠輕松的安裝與使用完成自拍。為了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并據以實施,且根據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專利所要求的保護范圍及圖式,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可輕易地理解本技術相關的目的及優點,因此將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技術的詳細特征以及優點。【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習知的一種伸縮式自拍棒的立體實施例圖。圖2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立體實施例圖。圖3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中第一結合部具有鏍孔單元且第二結合部具有鏍牙單元的分解立體實施例圖。圖4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中第一結合部具有為卡接單元且第二結合部具有凸體單元的分解立體實施例圖。圖5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與手機立體結合實施例圖。圖6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與雨傘的應用實施例圖。圖7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與拐杖的應用實施例圖。圖8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與登山杖的應用實施例圖。圖9為本技術的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與滑雪杖的應用實施例圖。【主要元件符號說明】P100:先前技術的自拍棒P10:手柄P20:夾具100: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10:夾持件11:第一夾持部12:第二夾持部13:連接部14:第一結合部20:結合件21:夾持單元22:第二結合部【具體實施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專利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技術提出的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請參考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100,其包括:夾持件10以及結合件20。自拍夾,是為了解決無法自行拍照或者是一大群人要集體拍照入鏡頭所使用的一種輔助器材,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為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請參考如圖3所示,夾持件10,用來夾持手機、相機或平板電腦作為拍照之用,夾持件10包括:第一夾持部11、第二夾持部12、連接部13及第一結合部14。第一夾持部11及第二夾持部12,其分別可以為板體,借由板體有較大的面積,因此可以有效的夾持及固定相機、手機或平板電腦,如此可以方便使用者進行攝影的操作。連接部13,連接第一夾持部11及第二夾持部12,第一夾持部11及第二夾持部12分別連接于連接部13的兩端,并與第一夾持部11及第二夾持部12形成夾持空間,借此可將相機手機或平板電腦置放于夾持空間內;為了使相機手機或平板電腦置放于夾持空間時能更方便的操作,因此連接部13可設計為可撓性結構。有關連接部13的設計,為了使夾持空間能適用各種不同大小尺寸的相機手機或平板電腦,因此連接部13亦可以設計為可伸縮的結構。第一結合部14,形成于第一夾持部11或第二夾持部上12,可用以與第二結合部22分離或結合。請參考如圖3所示,結合件20,其包括:夾持單元21及第二結合部22。夾持單元21可以為夾子,第二結合部22形成于夾持單元21上,并且可分離的結合于第一結合部14。請參考如圖2所示,自拍夾結構,其中第一夾持部11、第二夾持部12及連接部13為一體成型的結構,可夾持各式手機、相機及平板電腦。請參考如圖2所示,自拍夾結構,其中連接部13可以為可撓性結構,可以穩定的夾持著物件而不至于晃動或墜落。請參考如圖2所示,自拍夾結構,其中連接部13可以為可伸縮的結構,可以夾持不同寬度或者高度的各式手機、相機及平板電腦。請參考如圖2所示,自拍夾結構,其中夾持單元21為夾子,可夾持各式雨傘、拐杖、登山杖及滑雪杖。請參考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其中第一結合部14可以具有鏍孔單元,且第二結合部22可以具有鏍牙單元,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對接結合。請參考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其中第一結合部14可以具有卡接單元,且第二結合部22可以具有凸體單元,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對接結合。請參考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與手機立體結合實施例圖,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結合。請參考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與雨傘的應用實施例圖,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結合。請參考如圖7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與拐杖的應用實施例圖,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結合。請參考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與登山杖的應用實施例圖,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結合。請參考如圖9所示,本實施例的自拍夾結構與滑雪杖的應用實施例圖,兩者可以輕易的分解或結合。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技術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技術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萬用結合的自拍夾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夾持件,其包括:第一夾持部;第二夾持部;連接部,連接該第一夾持部及該第二夾持部并形成夾持空間;及第一結合部,形成于該第一夾持部或該第二夾持部上;以及結合件,其包括:夾持單元;及第二結合部,形成于該夾持單元上,該第二結合部可分離的結合于該第一結合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慶玄,
申請(專利權)人:陳慶玄,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