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骨科吸引器,包括有把手,連接在把手前端的吸引管,以及連接在把手后端的波紋管接頭和進水管接頭;吸引管及波紋管接頭分別與把手內的腔體相連通;腔體內成型有與進水管接頭相連的噴水管,腔體后部上方成型有一個與噴水管的出水口相對的導流塊,所述導流塊后側為導流弧面。所述波紋管接頭通過波紋管連接負壓源,所述進水管接頭通過水管連接水龍頭。使用時先啟動負壓源再打開水龍頭,當吸引器吸入骨水泥碎屑、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時,所述從噴水管噴出的水增強了流動性,使骨水泥碎屑、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隨著水流被沖走,不會附著在波紋管內壁并累積而造成堵塞,確保了手術的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于骨科手術時使用的吸引器結構。
技術介紹
在進行骨科手術時經常有骨碎肩及其他易堵塞管道的組織產生,如骨水泥碎肩、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為了防堵塞一般會在連接吸引器和負壓源的波紋管管路上連接過濾裝置將上述容易堵塞管道的成分濾除,但過濾裝置一般連接在靠近吸引器的位置,容量較小,在進行較復雜手術時需要多次清理過濾物,影響手術進度,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防止管道堵塞,無需使用過濾裝置的吸引器結構。為實現本技術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骨科吸引器,包括有把手,連接在把手前端的吸引管,以及連接在把手后端的波紋管接頭和進水管接頭;所述把手內為中空的腔體,所述吸引管及波紋管接頭分別與把手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進水管接頭位于波紋管接頭的上方位置,所述腔體內成型有與進水管接頭相連的噴水管,所述腔體后部上方成型有一個與噴水管的出水口相對的導流塊,所述導流塊后側為用以引導噴水管噴出的水向波紋管接頭方向噴射的導流弧面,所述導流塊前側為導流斜面。作為優選:所述把手的前部為直管部,把手后部為向下彎曲的弧形管部,所述導流塊位于直管部和弧形管部的過渡位置。作為優選:所述噴水管的出水口與導流弧面的上部相對,且出水口與導流弧面之間留有5-15mm的間距。作為優選:所述把手由左右對稱的兩個半體通過超聲波焊接構成。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波紋管接頭通過波紋管連接儲液桶,儲液桶再通過管道連接負壓源,所述進水管接頭連接水管,水管連接水龍頭。使用時先啟動負壓源再打開水龍頭,使進入吸引器的水從波紋管導出,當吸引器吸入骨水泥碎肩、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時,所述從噴水管噴出的水增強了流動性,使骨水泥碎肩、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隨著水流被沖走,不會附著在波紋管內壁并累積而造成堵塞,確保了手術的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時間。【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1、吸引管;2、把手;21、導流塊;211、導流斜面;212、導流弧面;22、噴水管;3、波紋管接頭;4、進水管接頭。【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根據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根據圖1所示,本實施例為一種骨科吸引器,包括有把手2,連接在把手前端的吸引管1,以及連接在把手后端的波紋管接頭3和進水管接頭4 ;所述把手內為中空的腔體,所述吸引管及波紋管接頭分別與把手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進水管接頭位于波紋管接頭的上方位置,所述腔體內成型有與進水管接頭相連的噴水管22,所述腔體后部上方成型有一個與噴水管的出水口相對的導流塊21,所述導流塊后側為用以引導噴水管噴出的水向波紋管接頭方向噴射的導流弧面212,所述導流塊前側為導流斜面211。所述把手的前部為直管部,把手后部為向下彎曲的弧形管部,所述導流塊位于直管部和弧形管部的過渡位置。使用吸引器時所述弧形管部靠在手部虎口位置,故文中所述上下方是以使用時的位置關系進行描述的。所述噴水管的出水口與導流弧面的上部相對,且出水口與導流弧面之間留有5-15mm的間距。所述把手由左右對稱的兩個半體通過超聲波焊接構成。所述波紋管接頭通過波紋管連接儲液桶,儲液桶再通過管道連接負壓源,所述進水管接頭連接水管,水管連接水龍頭。使用時先啟動負壓源再打開水龍頭,使進入吸引器的水從波紋管導出,當吸引器吸入骨水泥碎肩、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時,所述從噴水管噴出的水增強了流動性,使骨水泥碎肩、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隨著水流被沖走,不會附著在波紋管內壁并累積而造成堵塞,確保了手術的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時間。【主權項】1.一種骨科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把手,連接在把手前端的吸引管,以及連接在把手后端的波紋管接頭和進水管接頭;所述把手內為中空的腔體,所述吸引管及波紋管接頭分別與把手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進水管接頭位于波紋管接頭的上方位置,所述腔體內成型有與進水管接頭相連的噴水管,所述腔體后部上方成型有一個與噴水管的出水口相對的導流塊,所述導流塊后側為用以引導噴水管噴出的水向波紋管接頭方向噴射的導流弧面,所述導流塊前側為導流斜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骨科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前部為直管部,把手后部為向下彎曲的弧形管部,所述導流塊位于直管部和弧形管部的過渡位置。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骨科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管的出水口與導流弧面的上部相對,且出水口與導流弧面之間留有5-15mm的間距。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骨科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由左右對稱的兩個半體通過超聲波焊接構成。【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骨科吸引器,包括有把手,連接在把手前端的吸引管,以及連接在把手后端的波紋管接頭和進水管接頭;吸引管及波紋管接頭分別與把手內的腔體相連通;腔體內成型有與進水管接頭相連的噴水管,腔體后部上方成型有一個與噴水管的出水口相對的導流塊,所述導流塊后側為導流弧面。所述波紋管接頭通過波紋管連接負壓源,所述進水管接頭通過水管連接水龍頭。使用時先啟動負壓源再打開水龍頭,當吸引器吸入骨水泥碎屑、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時,所述從噴水管噴出的水增強了流動性,使骨水泥碎屑、骨贅及骨腫瘤組織等隨著水流被沖走,不會附著在波紋管內壁并累積而造成堵塞,確保了手術的順利進行。【IPC分類】A61M1/00, A61M27/00【公開號】CN205073494【申請號】CN201520785954【專利技術人】趙全明 【申請人】無錫市人民醫院【公開日】2016年3月9日【申請日】2015年10月1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骨科吸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把手,連接在把手前端的吸引管,以及連接在把手后端的波紋管接頭和進水管接頭;所述把手內為中空的腔體,所述吸引管及波紋管接頭分別與把手內的腔體相連通;所述進水管接頭位于波紋管接頭的上方位置,所述腔體內成型有與進水管接頭相連的噴水管,所述腔體后部上方成型有一個與噴水管的出水口相對的導流塊,所述導流塊后側為用以引導噴水管噴出的水向波紋管接頭方向噴射的導流弧面,所述導流塊前側為導流斜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全明,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市人民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