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選地與整地;種子處理;控制在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0~35?kg/畝;施用純氮10~15?kg/畝、P2O5?5~10?kg/畝、K2O?10~15?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保持苗床濕潤為宜,播種后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4~6葉期進行帶土移栽;在移栽前7天左右,噴施50~200?mg/L多效唑溶液,并且配合施用10~20?kg/畝用量的尿素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本發明專利技術能縮短育苗周期并獲得高素質的秧苗,適于大面積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栽培方法領域。涉及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
技術介紹
薏該(CoixL.)為薏該屬(CoixL.)的禾谷類作物,也是我國栽培 面積較大的藥用植物之一。長期以來,薏苡作為一種小宗"粱藥"作物,逐漸退居為半野生 狀態。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和農業結構調整的逐步推進,以薏苡為代表的小宗 雜糧、中藥產業的發展也是方興未艾。目前,關于薏苡的種植基本上沿用"種子直播法"的 傳統栽培模式,其出苗的整齊度、秧苗素質,受品種、環境等因素的影響較大,薏苡產量整體 水平不高、品質不穩定。育苗移栽方法對于解決大小春矛盾、抗旱(或寒)早播和爭取時令, 解決出苗不齊、秧苗素質低等問題頗有優勢,在水稻、蔬菜等種植過程中應用廣泛;然而,薏 苡在此方面的方法依然匱乏。因此,有必要建立其集約化育苗方法,為薏苡的規范化種植提 供方法支撐。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縮短育苗周期并獲得高素質的秧苗,適于大面積推 廣的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本專利技術的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1) 選地與整地:選取地勢平坦、土壤肥力比較均一的地塊,土質以壤土或粘土為好。采 用機器或人工深翻20~25cm、整平耙細,做寬1. 0~1. 5m的苗床,苗床高10~15cm, 挖好排水渠道,保證排水暢通; (2) 種子處理:選取籽粒飽滿、干凈的種子,播種前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 毒,消毒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〇. 4%~1% ; (3) 播種育苗:控制在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0~35kg/畝,每畝秧苗的移栽 面積為10~30畝;施用純氮10~15kg/畝(折合含氮量46. 4%的尿素21. 6~32. 3kg/ 畝)、P205 5~10kg/畝(折合P205含量12%過磷酸鈣41. 7~83. 3kg/畝)、K20 10~15 kg/畝(折合Κ20含量60%的氯化鉀16. 7~25. 0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保持苗床 濕潤為宜,播種后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 (4) 田間管理與移栽: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4~6葉期進行帶土移栽; 在移栽前7天左右,噴施50~200mg/L多效唑(PP333)溶液,并且配合施用10~20kg/畝 用量的尿素(N的質量分數為46. 4%)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 所述的,其中:消毒劑的用量優選為種子質量的0.5%。所述的,其中:育苗用種量為35 kg/畝,每畝移栽面積15畝。 所述的,其中:播種育苗的底肥為:純氮15 kg/畝、P205 10 kg/畝、K20 15 kg/畝。 所述的,其中:待幼苗長至6葉期移栽。 所述的,其中:出嫁肥(含氮量46. 4%的尿素)用量為20 kg/ 畝。 所述的,其中:移栽前噴施多效唑(PP333)溶液的濃度為 150mg/L〇 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有益效果,從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專利技術集 成苗床育苗、控制施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壯秧技術,對薏苡種子萌發及秧苗生長進行有效 的調控,能縮短育苗周期并獲得高素質的秧苗,適用于大面積薏苡推廣品種的種植應用。【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試驗例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實施例1 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選取地勢平坦、土壤肥力比較均一的地塊,土質以壤土或粘土為好。采用機器或人工深 翻25cm左右、整平耙細,做寬1. 0~1. 5m的苗床,苗床高10~15cm,挖好排水渠道,保 證排水暢通。選取籽粒飽滿、干凈的種子,播種前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消 毒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〇. 4% ;于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0kg/畝,每畝秧苗的移 栽面積為10畝;施用純氮10kg/畝、P205 5kg/畝、K20 10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 保持苗床濕潤為宜,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4葉期 進行帶土移栽,在移栽前7天,噴施50mg/mL多效唑(PP333),并且配合施用10kg/畝用量 的尿素(N含量為46. 4%)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育苗期間根據墑情,定期澆水,以保持苗床濕潤,成苗后可進行移栽。 實施例2 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選取地勢平坦、土壤肥力比較均一的地塊,土質以壤土或粘土為好。采用機器或人工深 翻20cm左右、整平耙細,做寬1. 0~1. 5m的苗床,苗床高10~15cm,挖好排水渠道,保證 排水暢通。選取籽粒飽滿、干凈的種子,播種前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消毒 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5%。于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0kg/畝,每畝秧苗的移栽 面積為10畝;施用純氮15kg/畝、P205 10kg/畝、K20 15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保 持苗床濕潤為宜,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5葉期進 行帶土移栽,在移栽前7天左右,噴施100mg/mL多效唑(PP333),并且配合施用20kg/畝用 量的尿素(N含量為46. 4%)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育苗期間根據墑情,定期澆水,以保持苗床濕潤,成苗后可進行移栽。 實施例3 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選取地勢平坦、土壤肥力比較均一的地塊,土質以壤土或粘土為好。采用機器或人工深 翻25cm左右、整平耙細,做寬1. 0~1. 5m的苗床,苗床高10~15cm,挖好排水渠道,保 證排水暢通。選取籽粒飽滿、干凈的種子,播種前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消 毒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 ;。于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5kg/畝,每畝秧苗的移 栽面積為15畝;施用純氮15kg/畝、P205 10kg/畝、K20 15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 保持苗床濕潤為宜,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6葉期 進行帶土移栽,在移栽前7天左右,噴施150mg/mL多效唑(PP333),并且配合施用20kg/畝 用量的尿素(N含量為46. 4%)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 育苗期間根據墑情,定期澆水,以保持苗床濕潤,成苗后可進行移栽。 實施例4 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選取地勢平坦、土壤肥力比較均一的地塊,土質以壤土或粘土為好。采用機器或人工深 翻25cm左右、整平耙細,做寬1. 0~1. 5m的苗床,苗床高10~15cm,挖好排水渠道,保 證排水暢通。選取籽粒飽滿、干凈的種子,播種前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消 毒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于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5kg/畝,每畝秧苗的移栽 面積為15畝;施用純氮15kg/畝、P205 10kg/畝、K20 15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保 持苗床濕潤為宜,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6葉期進 行帶土移栽;在移栽前7天左右,噴施200mg/mL多效唑(PP333),并且配合施用20kg/畝用 量的尿素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 育苗期間根據墑情,定期澆水,以保持苗床濕潤,成苗后可進行移栽。 試驗例 采用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方法,以直播法的秧苗為對照(CK)考察不同濃度的多效唑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薏苡的集約化育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1)選地與整地:選取地勢平坦、土壤肥力均一的地塊,土質為壤土或粘土,深翻20~25?cm、整平耙細,做寬1.0~1.5?m的苗床,苗床高10~15?cm,挖好排水渠道,保證排水暢通;(2)種子處理:選取籽粒飽滿、干凈的種子,播種前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消毒,消毒劑用量為種子重量的0.4%~1%;(3)播種育苗:控制在移栽前30~40天播種,用種量30~35?kg/畝,每畝秧苗的移栽面積為10~30畝;施用純氮10~15?kg/畝、P2O5??5~10?kg/畝、K2O?10~15?kg/畝做底肥;播種后澆水,以保持苗床濕潤為宜,播種后用聚乙烯地膜進行覆膜;(4)田間管理與移栽:待幼苗露出地面長至1~2?cm時揭膜,4~6葉期進行帶土移栽;在移栽前7天左右,噴施50~200?mg/L多效唑(PP333)溶液,并且配合施用10~20?kg/畝用量的尿素(N的質量分數為46.4%)作為移栽前的出嫁肥進行壯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祥棟,石明,潘虹,陸秀娟,魏心元,陳光能,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黔西南喀斯特區域發展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