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它包括一塊底板、一塊頂板和二塊立板,底板與頂板之間設有一個調節板,調節板的頂面上具有二條導向軌,調節板的頂面上還具有若干個鋼筋擱置條,鋼筋擱置條的頂面具有一個與鋼筋擱置條軸向一致的V型的擱置槽,鋼筋擱置條的底面具有二個與鋼筋擱置條軸向垂直的導向槽;調節板、立板與鋼筋擱置條的長度方向均設有標準刻度。操作方法包括:調整調節板、放置鋼筋和厚度檢測步驟,采用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校準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可以模擬實際狀況對縱橫交叉的鋼筋網的保護層厚度進行儀器測定與手工測量,根據儀器測定與手工測量的數據進行對比后測出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儀的精度是否合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校準裝置及其操作方法,具體的說是對一種用于對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測定的檢測儀的精度進行校準的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技術介紹
在大部分鋼筋混凝土工程中,結構鋼筋需要一定的保護層厚度,使鋼筋不能接觸到外界的空氣,從而避免鋼筋的生銹腐蝕。在工程過程中,需要對這個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現在通常采用檢測儀是根據電磁場理論,線圈是嚴格磁偶極子,當信號源供給交變電流時,它向外界輻射出電磁場;鋼筋是一個電偶極子,它接收外界電場,從而產生大小沿鋼筋分布的感應電流。鋼筋的感應電流重新向外界福射出電磁場,使原激勵線圈產生感生電動勢,從而使線圈的輸出電壓產生變化,鋼筋位置測定儀正是根據這一變化的來確定鋼筋所在的位置及其保護層厚度。而且在鋼筋的正上方時,線圈的輸出電壓受鋼筋所產生的二次磁場的應響最大。因此在測試中,探頭移動的過程中,可以自動鎖定這個受影響最大的點,即信號值最大的點。根據保護層厚度和信號之間的對應關系得出厚度值。由于現在沒有專用的校準儀來對這個檢測儀進行精度校準,導致測定數據具有不確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對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測定的檢測儀的精度進行校準的專用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它包括一塊底板、一塊頂板和連接在底板與頂板之間的二塊立板,所述底板與頂板之間設有一個調節板,所述調節板底部設有若干個調節墊,所述調節板的頂面上具有二條導向軌,所述調節板的頂面上還具有若干個鋼筋擱置條,所述鋼筋擱置條的頂面具有一個與鋼筋擱置條軸向一致的V型的擱置槽,所述鋼筋擱置條的底面具有二個與鋼筋擱置條軸向垂直的導向槽,所述導向槽與導向軌相匹配;所述調節板、立板與鋼筋擱置條的長度方向均設有標準刻度。所述頂板上設有縱橫相交的測量槽。采用了本技術的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可以模擬實際狀況對縱橫交叉的鋼筋網的保護層厚度進行儀器測定與手工測量,并根據儀器測定與手工測量的數據進行對比后測出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儀的精度是否合格,使檢測儀在實際測量中具有更準確的數據?!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鋼筋擱置條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頂板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底板,2 —頂板,3 —立板,4 一調節板,5 —調節墊,6 —導向軌,7 —鋼筋擱置條,8 —擱置槽,9 一導向槽,10 —測量槽,11 一主筋,12 —副筋,13 —檢測儀。【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它包括一塊底板1、一塊頂板2和連接在底板1與頂板2之間的二塊立板3,由底板1、頂板2和立板構成一個矩形的框架,所述底板1與頂板2之間設有一個調節板4,所述調節板4底部設有若干個調節墊5,根據實際情況,調節墊5可為3 — 4個為一組,由高度不一的若干組組成,并根據實際情況每次選用某一高度的一組調節墊5 ;所述調節板4的頂面上具有二條導向軌6,所述調節板4的頂面上還具有若干個鋼筋擱置條7,如圖2所示,所述鋼筋擱置條7的頂面具有一個與鋼筋擱置條7軸向一致的V型的擱置槽8,所述鋼筋擱置條7的底面具有二個與鋼筋擱置條7軸向垂直的導向槽9,所述導向槽9與導向軌6相匹配,即鋼筋擱置條7可沿導向軌6方向在調節板4上進行水平的移動,以調節相鄰二個鋼筋擱置條7之間的距離;所述調節板4、立板3與鋼筋擱置條7的長度方向均設有標準刻度,通過刻度,可以方便的讀出調節板4與頂板2頂面之間的距離、相鄰二個鋼筋擱置條7之間的距離以及放置在鋼筋擱置條7上的副筋12之間的距離。如圖3所示,本技術所述的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的另一個創新點在于所述頂板2上設有縱橫相交的測量槽10。在實際操作時,把測量工具,如游標卡尺通過測量槽10探入,可以測得主筋11、副筋12與頂板2頂面之間的距離,使得這個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模擬數值相比與刻度讀出的模擬數值更具有準確性。本技術所述的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其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步驟:步驟一,調整調節板:根據事先的設定值,選定一組相對應高度的調節墊5放置在底板1上,再把調節板4放置到調節墊5上,調整調節墊5至平衡,讀取立板3上調節板4與頂板2頂面之間的距離數值后記錄;然后把若干個鋼筋擱置條7放置到調節板4上,并使導向軌6扣入導向槽9內,調節相鄰二個鋼筋擱置條7的位置,并讀取調節板4上相鄰二個鋼筋擱置條7之間的距離數值后記錄,這個就是模擬實際工況下鋼筋網中相鄰二根主筋11之間的距離數值;步驟二,放置鋼筋:把若干根主筋11分別放置到V型的擱置槽8內后,放置時注意不要移動鋼筋擱置條7的位置,把若干根副筋12以垂直角度,水平距離均勻的放置在主筋11上,必要時可以采用捆綁的方式把副筋12固定在主筋11上,讀取鋼筋擱置條7上相鄰二根副筋12之間的距離數值后記錄,這個就是模擬實際工況下鋼筋網中相鄰二根副筋12之間的距離數值,最后根據主筋11與副筋12的直徑來算出主筋11、副筋12與頂板2頂面之間的距離數值后記錄,這個數值就是模擬實際工況下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數值;步驟三,厚度檢測:把檢測儀13放置在頂板2上來回移動,在檢測儀讀出主筋11、副筋12與頂板2頂面之間的距離數值后,與先前記錄的主筋11、副筋12與頂板2頂面之間的距離數值進行對比,并比較二個數值之間的誤差,即完成一個校準,然后把另一高度的調節墊5換上,繼續重復以上步驟,進行另一次校準,等完成若干組校準后對比其誤差值,看是否在標準范圍之內。為了更準確的模擬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本技術所述的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的操作方法,其中的步驟二中還可以如下方式操作:放置鋼筋中,把若干根主筋11分別放置到V型的擱置槽8內后,再把若干根副筋12以垂直角度,水平距離均勻的放置在主筋11上后,把測量工具探入頂板2上的測量槽10內,測出主筋11、副筋12與頂板2之間的距離數值后記錄;用測量工具測出主筋11之間的間距與副筋12之間的間距數值后記錄?!局鳈囗棥?.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塊底板(1)、一塊頂板(2)和連接在底板(1)與頂板(2)之間的二塊立板(3),所述底板(1)與頂板(2)之間設有一個調節板(4),所述調節板(4)底部設有若干個調節墊(5),所述調節板(4)的頂面上具有二條導向軌(6),所述調節板(4)的頂面上還具有若干個鋼筋擱置條(7),所述鋼筋擱置條(7)的頂面具有一個與鋼筋擱置條(7)軸向一致的V型的擱置槽(8),所述鋼筋擱置條(7)的底面具有二個與鋼筋擱置條(7)軸向垂直的導向槽(9),所述導向槽(9)與導向軌(6)相匹配;所述調節板(4)、立板(3)與鋼筋擱置條(7)的長度方向均設有標準刻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板(2)上設有縱橫相交的測量槽(10)。【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它包括一塊底板、一塊頂板和二塊立板,底板與頂板之間設有一個調節板,調節板的頂面上具有二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混凝土結構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環境校準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塊底板(1)、一塊頂板(2)和連接在底板(1)與頂板(2)之間的二塊立板(3),所述底板(1)與頂板(2)之間設有一個調節板(4),所述調節板(4)底部設有若干個調節墊(5),所述調節板(4)的頂面上具有二條導向軌(6),所述調節板(4)的頂面上還具有若干個鋼筋擱置條(7),所述鋼筋擱置條(7)的頂面具有一個與鋼筋擱置條(7)軸向一致的V型的擱置槽(8),所述鋼筋擱置條(7)的底面具有二個與鋼筋擱置條(7)軸向垂直的導向槽(9),所述導向槽(9)與導向軌(6)相匹配;所述調節板(4)、立板(3)與鋼筋擱置條(7)的長度方向均設有標準刻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單光炎,宣劍裕,葛黎明,周建強,樓云,金眾贊,陳妙初,樓曉強,葉斐,張峰,張淼,李曉婭,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建設工程監督管理局,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院,上虞市金太陽機械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