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位移測量裝置,屬于位移測試領域。所述位移測量裝置包括金屬管、軸承桿和位移計,其中:所述金屬管的一端套設在所述軸承桿的一端,金屬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一待測點的第一關節軸承,所述金屬管內設置有用于引導所述軸承桿的線性軸承;所述軸承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二待測點的第二關節軸承,所述軸承桿上設置有目標板;所述位移計包括位移計本體和測桿,所述位移計本體設置在所述金屬管上,所述測桿的末端連接所述目標板。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工程結構試驗中進行位移測試時可盡可能地減小位移計架設裝置對測量精度的降低,消除因測點在非量測自由度上的運動而引入的誤差,簡化了相對位移的測量過程,避免了位移計測桿固定過程中所增加的設施對于試驗現象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位移測試領域,特別是指一種位移測量裝置。
技術介紹
位移測試是在工程結構試驗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測試結構有關部位的位移,可以了解其在荷載作用下的應力分布情況、內力情況,從而了解結構的性能和承載能力等。因此,在結構試驗中一般情況下都需要進行位移測試。在結構測試中,比較常見的位移測試主要有:1、電阻位移測試。通常情況下,對于在室內的短期研究性試驗通常采用電阻位移測試。這種位移測試,對試件的影響小、可以自動采集,價廉物美。但是,這種位移測試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同時對于位移片的黏貼要求高、不能進行長期位移測試。2、千分表位移測試。對于大型構件短期的位移測試通常采取千分表位移測試。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可重復利用,同時不受電磁場干擾的影響。但是,太陽照射程度會影響測試數據,數據讀取上誤差較大,而且必須在附近觀測,讀取數據。整體來說,在數據采集上相對比較困難。3、振弦式位移傳感器。對于室外長期的位移測試通常采取振弦式位移傳感器。該傳感器性能穩定、安裝方便,可用于長期監測,但是,價格相對較高,體積較大,容易受到碰撞,同時位移數據不能直接讀取,需要經過換算。4、光纖(光柵)位移傳感器。光纖(光柵)位移傳感器靈敏度和分辨率高,響應速度快,體積小,重量輕,結構簡單靈活,外觀可以定制,安裝方便,抗電磁干擾、電絕緣、耐腐蝕容易實現對被測信號的遠距離檢測,實現遙測網和光纖傳感網,穩定性好,可用于長期觀測。但是這種位移計主要用于測量較小距離的兩點之間的相對位移。5、線性差動變壓式位移傳感器。線性差動變壓式位移傳感器利用差動變壓器原理,通過封裝的線圈產生與相對位移有良好線性關系的輸出信號,實現相對位移測量。它具有精度高,動態特性好的特點,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機械、建筑、冶金等各個領域。中應用非常普遍,。在結構測試中,線性差動變壓式位移傳感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類位移計。但在實際量測位移時,需要根據需要將位移計的兩端分別安裝在兩個固定的位置,以測量二者之間的相對位移。目前結構測試中安裝位移計主要有以下三種方法:(1)位移計固定在一個測點,測桿端部通過延長線與另一個測點相連。這種架設方式常用于測量較長標距內的相對位移;(2)位移計固定在一個測點,測桿端部與固定在另一個測點的圓盤形目標板相接觸。(3)位移計固定在一個測點,測桿端部直接與另一個測點所在的與測桿垂直的平面相接觸。由于在實際實驗中,測點在非量測自由度上也會發生微小的位移,這些位移會造成位移計或者目標板在非量測自由度上的運動。上述三種安裝位移計的方法都會因為這些運動而在量測自由度上引入誤差,造成測量的不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在工程結構試驗中進行位移測試時可盡可能地減小位移計架設裝置對測量精度的降低,消除因測點在非量測自由度上的運動而引入的誤差,簡化了相對位移的測量過程,避免了位移計測桿固定過程中所增加的設施對于試驗現象的影響的位移測量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位移測量裝置,包括金屬管、軸承桿和位移計,其中:所述金屬管的一端套設在所述軸承桿的一端,所述金屬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一待測點的第一關節軸承,所述金屬管內設置有用于引導所述軸承桿的線性軸承;所述軸承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二待測點的第二關節軸承,所述軸承桿上設置有目標板;所述位移計包括位移計本體和測桿,所述位移計本體設置在所述金屬管上,所述測桿的末端連接所述目標板。進一步的,所述線性軸承至少為兩個。進一步的,所述位移計本體通過膠帶、綁帶或者螺絲連接件固定在所述金屬管上。進一步的,所述線性軸承通過蝶形螺絲固定在所述金屬管上。進一步的,所述金屬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端板,所述第一關節軸承設置在所述端板上。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關節軸承和端板之間、所述第二關節軸承和軸承桿之間分別設置有備母。進一步的,所述金屬管為鋁管。進一步的,所述位移計為頂桿式直線位移傳感器。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位移測量裝置,在使用時,將第一關節軸承和第二關節軸承分別與第一待測點和第二待測點進行對應,金屬桿的一端套設在軸承桿的一端,這樣軸承桿可以在金屬管內滑動,屬管內設置有用于引導軸承桿的線性軸承,這樣可以使得軸承桿盡量保持水平狀態,位移計本體設置在金屬管上,測桿的末端連接目標板,并且,目標板設置在軸承桿上,第一關節軸承和第二關節軸承分別連接金屬管和軸承桿的一端,這樣,當第一待測點和第二待測點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第一關節軸承和第二關節軸承分別帶動金屬管和軸承桿發生相應的相對位移,繼而使得位移計能夠測量出第一待測點和第二待測點之間發生的相對位移。本專利技術在使用過程中操作簡單,在工程結構試驗中進行位移測試時可盡可能地減小位移計架設裝置對測量精度的降低,消除因測點在非量測自由度上的運動而引入的誤差,簡化了相對位移的測量過程,也避免了位移計測桿固定過程中所增加的設施對于試驗現象的影響。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位移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位移測量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金屬管3、軸承桿6和位移計11,其中:金屬管3的一端套設在軸承桿6的一端,金屬管3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一待測點的第一關節軸承1,金屬管3內設置有用于引導軸承桿6的線性軸承4;軸承桿6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二待測點的第二關節軸承7,軸承桿6上設置有目標板5;位移計11包括位移計本體和測桿,位移計本體設置在金屬管3上,測桿的末端連接目標板5。本專利技術的位移測量裝置,在使用時,將第一關節軸承和第二關節軸承分別與第一待測點和第二待測點進行對應,金屬桿的一端套設在軸承桿的一端,這樣軸承桿可以在金屬管內滑動,屬管內設置有用于引導軸承桿的線性軸承,這樣可以使得軸承桿盡量保持水平狀態,位移計本體設置在金屬管上,測桿的末端連接目標板,并且,目標板設置在軸承桿上,第一關節軸承和第二關節軸承分別連接金屬管和軸承桿的一短,這樣,當第一待測點和第二待測點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第一關節軸承和第二關節軸承分別帶動金屬管和軸承桿發生相應的相對位移,繼而使得位移計能夠測量出第一待測點和第二待測點之間發生的相對位移。本專利技術在使用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管、軸承桿和位移計,其中:所述金屬管的一端套設在所述軸承桿的一端,所述金屬管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一待測點的第一關節軸承,所述金屬管內設置有用于引導所述軸承桿的線性軸承;所述軸承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二待測點的第二關節軸承,所述軸承桿上設置有目標板;所述位移計包括位移計本體和測桿,所述位移計本體設置在所述金屬管上,所述測桿的末端連接所述目標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屬管、軸承桿和位移計,
其中:
所述金屬管的一端套設在所述軸承桿的一端,所述金屬管的另一端設
置有用于連接第一待測點的第一關節軸承,所述金屬管內設置有用于引導
所述軸承桿的線性軸承;
所述軸承桿的另一端設置有用于連接第二待測點的第二關節軸承,所
述軸承桿上設置有目標板;
所述位移計包括位移計本體和測桿,所述位移計本體設置在所述金屬
管上,所述測桿的末端連接所述目標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性軸
承至少為兩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位移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計
本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侯和濤,仇錦,曲哲,曲冰,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