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其由密封條、入口端頭、上管體和下管體構成;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上下扣合成一個中空管體,所述入口端頭呈簸箕狀,具有底壁以及豎立于底壁兩側的左右側壁,該左右側壁的頂面呈坡形且二者的頂端通過一頂壁相接為一體;所述入口端頭的后端形成一個由底壁、左右側壁和頂端圍合成的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相適配的接口;所述左、右側壁頂面以及頂壁前端均具有翻邊,且三者的翻邊形成一個連續的曲面,所述密封條安裝在所述翻邊上,所述冷空氣進氣管安裝于汽車發動機艙內時,汽車發動機艙蓋壓迫所述密封條并在所述入口端頭的前端形成所述進氣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
技術介紹
汽車進氣管為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的最上游,通常該進氣口部分緊固在散熱器上部的支撐結構上,并安置于發動機艙蓋的下方。為節約空間,汽車進氣管的進氣部分通常為扁平狀。因此,其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在汽車運行時,由于風壓、振動等原因,導致進氣口部分與發動機艙蓋之間不可避免的相互磕碰,尤其是在收到強烈振動時,進氣口部分與發動機艙蓋之間的碰撞非常強烈,雖然進氣管采用塑料等非剛性材料,但長此以往進氣管會被擠壓變形,導致進氣量不足,甚至振動嚴重時會導致進氣管或者支撐結構受損。進氣管進氣口與發動機艙沒有隔絕,而發動機艙內熱空氣含氧量低,當熱空氣通過進氣管進入發動機后,發動機燃燒不充分,發動機功率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結構上的缺點,提出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用于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內,所述冷空氣進氣管為具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中空管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空氣進氣管由密封條、入口端頭、上管體和下管體構成;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上下扣合成一個中空管體,所述入口端頭呈簸箕狀,具有底壁以及豎立于底壁兩側的左右側壁,該左右側壁的上端呈坡形且該坡形的頂端通過一頂壁相接為一體;所述入口端頭的后端形成一個由底壁、左右側壁和頂壁圍合成的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相適配的接口;所述左、右側壁頂面以及頂壁前端均具有翻邊,且三者的翻邊形成一個連續的曲面,所述密封條安裝在所述翻邊上,所述冷空氣進氣管安裝于汽車發動機艙內時,汽車發動機艙蓋壓迫所述密封條并在所述入口端頭的前端形成所述進氣口。所述曲面與汽車發動機艙蓋的內側面形狀適配。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可拆卸式扣合。所述入口端頭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可拆卸式連接。所述可拆卸式連接指的是通過卡扣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進氣管的進氣端設置成可拆卸式的簸箕狀結構,并在上端設置翻邊以固定橡膠條,這樣汽車發動機艙蓋關閉時,汽車發動機艙蓋會壓迫密封條與進氣管的進氣端共同圍合成進氣口。這樣帶來兩個好處:1、進氣口與發動機艙蓋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橡膠條會壓縮形變進而復原,碰撞能量變成橡膠條的彈性形變能量,使進氣管不易損壞。2、即使進氣口與發動機艙蓋之間的碰撞超出了橡膠條能夠補償的范圍,相接的進氣口發生損壞或許塑性形變,也可以通過更換進氣口來修理,而不用更換整根進氣管,降低了修理費用。【附圖說明】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其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專利技術上述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進氣管結構示意圖1;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進氣管結構示意圖1I。【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參見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該冷空氣進氣管用于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內。和現有技術一樣,冷空氣進氣管為具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中空管狀結構,不同之處在于:冷空氣進氣管由密封條1、入口端頭2、上管體3和下管體4構成。其中:上管體3和下管體4上下扣合成一個中空管體。具體的說,上管體3和下管體大致夠呈槽狀,二者相互拼合,并通過卡扣結構連接,從而組合成一個管體。入口端頭2整體呈簸箕狀。入口端頭2具有底壁21以及豎立于底壁1兩側的左側壁22和右側壁23,左側壁22和右側壁23的頂面呈坡形且二者的頂端通過一頂壁24相接為一體。由此,入口端頭2的后端形成一個由底壁21、頂端24、左側壁22和右側壁23共同圍合成的與中空管體端部相適配的接口。入口端頭2和中空管體之間通過卡扣實現可拆卸式連接。另外,左側壁22和右側壁23的頂面,以及頂壁24前端均具有翻邊25,且三者的翻邊25形成一個連續的曲面,該曲面與汽車發動機艙蓋的內側面形狀適配。同時,密封條1安裝在所述翻邊25上,冷空氣進氣管安裝于汽車發動機艙內時,汽車發動機艙蓋關閉后壓迫密封條1并在入口端頭2的前端形成進氣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進氣管的進氣端設置成可拆卸式的簸箕狀結構,并在上端設置翻邊以固定橡膠條,這樣汽車發動機艙蓋關閉時,汽車發動機艙蓋會壓迫密封條與進氣管的進氣端共同圍合成進氣口。這樣帶來三個好處:1、進氣口與發動機艙蓋之間發生相對位移時,橡膠條會壓縮形變進而復原,碰撞能量變成橡膠條的彈性形變能量,使進氣管不易損壞。2、即使進氣口與發動機艙蓋之間的碰撞超出了橡膠條能夠補償的范圍,相接的進氣口發生損壞或許塑性形變,也可以通過更換進氣口來修理,而不用更換整根進氣管,降低了修理費用。3、將進氣管進氣口與發動機艙隔絕開,避免了發動機艙內熱空氣流入進氣管,使得發動機燃燒更加充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此,在上述實施例的指導下,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各種改進和變形,而這些改進或者變形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用于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內,所述冷空氣進氣管為具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中空管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空氣進氣管由密封條、入口端頭、上管體和下管體構成;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上下扣合成一個中空管體,所述入口端頭呈簸箕狀,具有底壁以及豎立于底壁兩側的左右側壁,該左右側壁的上端呈坡形且該坡形的頂端通過一頂壁相接為一體;所述入口端頭的后端形成一個由底壁、左右側壁和頂壁圍合成的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相適配的接口;所述左右側壁頂面以及頂壁前端均具有翻邊,且三者的翻邊形成一個連續的曲面,所述密封條安裝在所述翻邊上,所述冷空氣進氣管安裝于汽車發動機艙內時,汽車發動機艙蓋壓迫所述密封條并在所述入口端頭的前端形成所述進氣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與汽車發動機艙蓋的內側面形狀適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可拆卸式扣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端頭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可拆卸式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式連接指的是通過卡扣連接。【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其由密封條、入口端頭、上管體和下管體構成;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上下扣合成一個中空管體,所述入口端頭呈簸箕狀,具有底壁以及豎立于底壁兩側的左右側壁,該左右側壁的頂面呈坡形且二者的頂端通過一頂壁相接為一體;所述入口端頭的后端形成一個由底壁、左右側壁和頂端圍合成的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相適配的接口;所述左、右側壁頂面以及頂壁前端均具有翻邊,且三者的翻邊形成一個連續的曲面,所述密封條安裝在所述翻邊上,所述冷空氣進氣管安裝于汽車發動機艙內時,汽車發動機艙蓋壓迫所述密封條并在所述入口端頭的前端形成所述進氣口。【IPC分類】F02F11/00, F02M35/104【公開號】CN105484912【申請號】CN201510941035【專利技術人】柴葉飛 【申請人】青島立博汽車零部件精密鑄造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空氣進氣管進氣口密封件,用于安裝在汽車發動機艙內,所述冷空氣進氣管為具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中空管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空氣進氣管由密封條、入口端頭、上管體和下管體構成;所述上管體和下管體上下扣合成一個中空管體,所述入口端頭呈簸箕狀,具有底壁以及豎立于底壁兩側的左右側壁,該左右側壁的上端呈坡形且該坡形的頂端通過一頂壁相接為一體;所述入口端頭的后端形成一個由底壁、左右側壁和頂壁圍合成的與所述中空管體端部相適配的接口;所述左右側壁頂面以及頂壁前端均具有翻邊,且三者的翻邊形成一個連續的曲面,所述密封條安裝在所述翻邊上,所述冷空氣進氣管安裝于汽車發動機艙內時,汽車發動機艙蓋壓迫所述密封條并在所述入口端頭的前端形成所述進氣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柴葉飛,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立博汽車零部件精密鑄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