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方法,應用在所述虛擬化網絡的控制器上,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虛擬化接入設備上傳的訪問業務服務器組的業務相關報文;所述業務服務器組包括至少一個業務服務器;在業務服務器組中選擇一個業務服務器作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向所述虛擬化接入設備下發負載分擔流表,所述負載分擔流表用于:將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MAC地址更改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的MAC地址后,從通往所述目的服務器的出端口轉發。通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將業務流量分發分散在多個虛擬化接入設備上進行,避免了性能瓶頸;并且在增加業務服務器數量時配置更為簡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網絡通信
,尤其涉及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方法 和裝置。
技術介紹
云計算是信息技術產業的一次新變革,它將各種傳統的計算資源、存儲資源W及 網絡資源,通過互聯網全部轉移到云端,用戶不必了解設備的位置,也不必了解計算的過 程,而只要按需使用即可。 作為支撐云計算的重要技術基石,虛擬化技術得到了充分發展。服務器虛擬化技 術可W在一臺物理主機同時運行多個虛擬機,送些虛擬機相互隔離并共用底層物理資源。 考慮到容量擴展的便利性和高可用性需求,企業通常將業務配置在多臺虛擬的主機或物理 主機上,每臺主機作為一個業務服務器,W-個業務服務器組的形式向其用戶提供業務服 務。送時,就需要一個方案來將多個用戶端的訪問分發到不同的業務服務器上,在送些業務 服務器間進行負載分擔。 在云計算的環境下,業務服務器組的成員可能分布在任何地方,并且可能發生虛 擬機遷移的情況,在進行負載分擔時,如何減少配置的復雜程度、避免性能瓶頸,就成為需 要考慮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方法,應用在所述虛擬 化網絡的控制器上,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虛擬化接入設備上傳的訪問業務服務器組的業務相關報文;所述業務服務器 組包括至少一個業務服務器; 在業務服務器組中選擇一個業務服務器作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 向所述虛擬化接入設備下發負載分擔流表,所述負載分擔流表用于;將所述業務 相關報文的目的MC地址更改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的MC地址后,從通往所 述目的服務器的出端口轉發。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裝置,應用在所述虛擬化網絡 的控制器上,所述裝置包括: 業務相關報文接收單元,用于接收虛擬化接入設備上傳的訪問業務服務器組的業 務相關報文;所述業務服務器組包括至少一個業務服務器; 目的服務器選擇單元,用于在業務服務器組中選擇一個業務服務器作為所述業務 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 負載分擔流表下發單元,用于向所述虛擬化接入設備下發負載分擔流表,所述負 載分擔流表用于;將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MC地址更改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 務器的MC地址后,從通往所述目的服務器的出端口轉發。 由W上技術方案可見,本申請的實施例中,控制器W流表的方式控制虛擬化接入 設備將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MC地址更改為所選擇的業務服務器的MC地址,即可將業務 流量分配到所選擇的業務服務器上,從而將業務流量分發分散在多個虛擬化接入設備上進 行,避免了性能瓶頸;并且無需為每個業務服務器配置不同的IP地址,在增加業務服務器 數量時配置更為簡化?!靖綀D說明】 圖1是一個例子中業務服務器組所在網絡的組網結構示例圖; 圖2是一個例子中控制器或接入網關所在設備的硬件架構示意圖; 圖3是一個例子中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一個例子中基于分布式交換機的虛擬化網絡的組網結構示例圖; 圖5是一個例子中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裝置的邏輯結構圖?!揪唧w實施方式】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軟件定義網絡)是當前盛行的一種網絡虛擬 化解決方案,其核必理念是將網絡的控制平面和轉發平面相分離,把網絡的控制平面,如所 有轉發行為的決策都遷移到集中式的控制器(Controller)上,轉發設備采用控制器下發 的流表進行轉發。 在應用虛擬化技術的主機上,通常每個虛擬機有自己的虛擬網卡,在虛擬網卡和 物理主機的物理網卡之間,由軟件實現的虛擬交換機(vSwitch)進行報文轉發。vSwitch可 W作為被控制器控制的其中一種轉發設備,來實現端到端的網絡虛擬化。 圖1所示是一種業務服務器組所在的網絡可能具有的組網結構,業務服務器組包 括運行在物理主機140上的虛擬機VM-S1、運行在物理主機150上的虛擬機VM-S2和VM-S3、 W及物理主機160,其中,VM-Sl通過vSwitch 14UVM-S2和VM-S3通過vSwitch 151接入 物理網絡;運行在物理主機120上的虛擬機VM-Cl和VM-C2通過vSwitch 121接入物理網 絡,運行在物理主機130上的虛擬機VM-C3通過vSwitch 131接入物理網絡,VM-C1、VM-C2 和VM-C3作為業務服務器組的用戶端,需要訪問業務服務器組W獲得相應的服務。運行在 物理主機110上的控制器111對物理網絡中的設備和各個vSwitch進行管理和控制。 申請人知道的一種已有的技術方案中,在圖1所示的網絡中增加 LB^oad Balancing,負載均衡)設備,W LB設備的虛擬IP地址作為業務服務器組的IP地址發布給 用戶端。所有的用戶端會W該虛擬IP地址對業務服務器組的業務發起請求,該請求會先發 送到LB設備上。在LB設備上保存業務服務器組中所有業務服務器(如圖1中的VM-S1、 VM-S2、VM-S3、物理服務器160)的地址信息,其中包括每個業務服務器的IP地址。LB設備 在收到用戶端的請求后,在業務服務器組中分配一個業務服務器,再W該業務服務器的IP 地址為目的地址將用戶端的請求發送到該業務服務器上。送樣,用戶端訪問業務服務器組 的流量都需要先經過LB設備,當訪問量比較大時,LB設備就會成為性能的瓶頸;并且,每個 業務服務器都需要配置不同的IP地址,在增加業務服務器組的服務器數量時配置較為復 雜。 另外,LB設備可W是網絡中一個獨立的設備,也可W是虛擬設備VLB(Virtual Load Balancing,虛擬負載均衡)。如果是一個獨立的設備,則需要額外的投資來購置該設 備的硬件和軟件;如果是VLB設備,引入VLB設備能夠在云計算的虛擬化環境下使負載均衡 功能具備更多的靈活性,但是同時也導致訪問各業務服務器的流量需要到VLB上繞行,使 得數據中必內的流量模型繞行嚴重,面臨著更為突出的性能瓶頸問題。 在本申請的一個例子中,運行在控制器上的負載分擔控制邏輯能夠在不額外增加 設備的情況下實現業務負載均衡功能,同時避免現有的負載分擔方案導致的性能瓶頸問 題。本例中的控制器可W是vSwitch控制器,可W是具備SDN控制功能和vSwitch控制功 能的控制器,也可W是分布式交換機控制器;控制器所在的物理設備可W是主機,也可W是 網絡設備。請參考圖2,控制器所在的物理設備可W包括處理器211、內存212、非易失性存 儲器213 W及網絡接口 14,送些硬件通過內部總線215相互連接。在送個例子中,處理器 211將VLAN映射控制邏輯從非易失性存儲器213中讀取到內存212中運行,其運行流程如 圖3所示。本例中,業務服務器組包括一個W上的業務服務器,業務服務器可W是運行在物 理主機上的虛擬機,也可W是物理服務器。業務服務器組具有至少一個業務IP地址,用戶 端可W利用業務IP地址來訪問業務服務器組提供的服務。業務服務器組可W在控制器上 創建,W分布式交換機控制器為例,可W在分布式交換機控制器上創建業務服務器組,將虛 擬機接入虛擬化網絡的端口加入到該業務服務器組中,該虛擬機即成為該業務服務器組中 的業務服務器;業務服務器組也可W通過其他方式創建,并在控制器上保存該業務服務器 組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虛擬化網絡中實現負載分擔的方法,應用在所述虛擬化網絡的控制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虛擬化接入設備上傳的訪問業務服務器組的業務相關報文;所述業務服務器組包括至少一個業務服務器;在業務服務器組中選擇一個業務服務器作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向所述虛擬化接入設備下發負載分擔流表,所述負載分擔流表用于:將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媒體接入控制MAC地址更改為所述業務相關報文的目的服務器的MAC地址后,從通往所述目的服務器的出端口轉發。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淵,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