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梯吊頂安全窗。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安裝于電梯轎廂頂部,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包括吊頂支架、安全窗及鎖定裝置,所述吊頂支架形成有安全窗安裝口,所述安全窗設于所述安全窗安裝口并且所述安全窗的一端與所述吊頂支架鉸接,所述鎖定裝置設于所述安全窗的另一端,并活動連接所述吊頂支架與所述安全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開合不受轎廂吊頂高度限制,同時降低了電梯的制造成本,較之傳統電梯吊頂安全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電梯吊頂安全窗更簡便且安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梯
,尤其涉及一種方便救援的應用在轎廂吊頂上的電梯安全窗。
技術介紹
現在的電梯設備的安全性雖然都有明顯的提升,電梯事故也在逐年減少,但是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提高和社會救援能力的提升,人們對電梯救援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電梯安全窗的出現就是為了在電梯出現故障時將乘客第一時間帶出非安全環境,減少維修或施救的等待時間,或為提供飲食補給或緊急救護爭取寶貴時間使電梯更加安全。傳統的電梯吊頂安全窗包括固定在轎廂頂部的吊頂框架及架設于所述吊頂框架的安全窗,且所述安全窗收容于所述吊頂框架內。打開所述安全窗,先將所述安全窗向上托起一段距離,再將所述安全窗遠離安全窗口所在位置移開。但是,所述轎廂吊頂的高度大于120mm,所述安全窗才能托起移開;而所述轎廂吊頂的高度小于120mm,所述安全窗的托起空間不夠,導致其無法移開。因此,為解決電梯吊頂高度不足而無法移動安全窗的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電梯吊頂安全窗。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因電梯轎廂吊頂高度不足而無法移動安全窗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不受轎廂吊頂高度限制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種電梯吊頂安全窗,安裝于電梯轎廂頂部,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包括吊頂支架、安全窗及鎖定裝置,所述吊頂支架形成有安全窗安裝口,所述安全窗設于所述安全窗安裝口并且所述安全窗的一端與所述吊頂支架鉸接,所述鎖定裝置設于所述安全窗的另一端,活動連接所述吊頂支架與所述安全窗。在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安全窗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安全窗包括貫穿其設置的安全通孔。在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安全窗與所述吊頂支架通過合頁方式鉸接。在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鎖定裝置為插銷,所述插銷安裝于所述安全窗,且位于與所述合頁所在位置相對的另一側,所述插銷固定所述安全窗于所述支架。在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插銷的數量為兩個,分別位于所述安全窗同一側的兩端。在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還包括拉鏈,所述拉鏈的一端連接所述支架,另一端連接所述安全窗。在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拉鏈的數量為兩個,分別連接于所述安全窗同一側的兩端。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連接件連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安全窗,所述安全窗繞所述連接件轉動,使所述安全窗向電梯轎廂內打開。這一設計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當電梯轎廂吊頂小于120mm時無法打開安全窗的技術問題,被困人員可第一時間離開非安全環境。二、所述鎖定裝置固定所述安全窗于所述支架,保證了所述安全窗關閉時的安全可靠。三、所述拉鏈連接所述支架和所述安全窗,減緩了所述安全窗的打開速度,避免了損壞所述連接件。【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電梯吊頂安全窗的局部結構放大圖;圖3是圖1所示電梯吊頂安全窗的打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電梯吊頂安全窗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100包括吊頂支架11、安全窗13、連接件15、鎖定裝置17及拉鏈19,所述吊頂支架11固定于電梯轎廂頂部,所述安全窗13通過所述連接件15和所述鎖定裝置17連接固定于所述吊頂支架11,所述拉鏈19連接所述吊頂支架11和所述安全窗13。所述吊頂支架11為一體式結構,在電梯轎廂的寬度方向,所述吊頂支架11的側面固定安裝于轎廂側壁,所述吊頂支架11為“井”字形結構,所述井字格內設有安全窗安裝口。所述安全窗13安裝于所述吊頂支架11的井字格內的安全窗安裝口,所述安全窗13設置有多個,每一所述安全窗13包括一安全通孔131,所述安全通孔131位于所述安全窗13中心位置。所述安全通孔131可安裝照明燈或攝像頭等設備。請參閱圖2,是圖1所示電梯吊頂安全窗的局部結構放大圖。所述連接件15連接所述吊頂支架11和所述安全窗13,所述連接件15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吊頂支架11的側邊,其另一端連接于所述安全窗13,所述安全窗13繞所述連接件15轉動以實現其打開和閉合。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件13為合頁。所述鎖定裝置17位于所述安全窗13遠離電梯轎廂的側面,且所述鎖定裝置17位于與所述連接件15相對的所述安全窗13另一側。所述鎖定裝置17設置有至少一個,用于固定閉合狀態下的所述安全窗13于所述吊頂支架11。本實施例中,所述鎖定裝置17采用插銷,所述插銷貫穿固定于所述安全窗13的鎖槽和設置于與所述安全窗13臨近的所述吊頂支架11側邊的鎖孔。請再結合參閱圖3,是圖1所示電梯吊頂安全窗的打開示意圖。所述拉鏈19用于防止所述安全窗13轉動速度過快而損壞所述連接件15。所述拉鏈19設置有至少一個,所述拉鏈19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吊頂支架11,另一端連接于鄰近所述拉鏈19在所述吊頂支架11連接處的所述安全窗13 ο所述拉鏈19才采用彈性拉鏈,亦可采用非彈性拉鏈。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拉鏈19為非彈性拉鏈。本技術提供的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所述連接件15連接所述吊頂支架11和所述安全窗13,所述安全窗13繞所述連接件15轉動,使所述安全窗13向電梯轎廂內打開。這一設計解決了
技術介紹
中當電梯轎廂吊頂小于120mm時無法打開安全窗的技術問題,被困人員可第一時間離開4 ^安全環境。二、所述鎖定裝置17固定所述安全窗13于所述吊頂支架11,保證了所述安全窗13關閉時的安全可靠。三、所述拉鏈19連接所述吊頂支架11和所述安全窗13,減緩了所述安全窗13的打開速度,避免了損壞所述連接件15。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電梯吊頂安全窗,安裝于電梯轎廂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包括吊頂支架、安全窗及鎖定裝置,所述吊頂支架形成有安全窗安裝口,所述安全窗設于所述安全窗安裝口并且所述安全窗的一端與所述吊頂支架鉸接,所述鎖定裝置設于所述安全窗的另一端,并活動連接所述吊頂支架與所述安全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吊頂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窗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安全窗均包括貫穿其設置的安全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梯吊頂安全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窗與所述吊頂支架通過合頁方式鉸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梯吊頂安全窗,安裝于電梯轎廂頂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梯吊頂安全窗包括吊頂支架、安全窗及鎖定裝置,所述吊頂支架形成有安全窗安裝口,所述安全窗設于所述安全窗安裝口并且所述安全窗的一端與所述吊頂支架鉸接,所述鎖定裝置設于所述安全窗的另一端,并活動連接所述吊頂支架與所述安全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長征,鄭興祝,
申請(專利權)人:中山市鑫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