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軋輥裝配體拆裝裝置,包括裝卸平臺、定位機構、仿形托盤以及裝卸機構;定位機構設于裝卸平臺上,以將軋輥裝配體定位于裝卸平臺上;仿形托盤可升降地設于裝卸平臺上,仿形托盤升至一工作高度時,仿形托盤接觸并支承軋輥;裝卸機構設于裝卸平臺,以在仿形托盤接觸軋輥時,對軋輥軸進行拆裝。本發明專利技術針對現有軋輥裝配體中機架與軋輥的結構形式,提出的拆裝維護裝置,使軋輥軸與軋輥軸的拆卸更加方便,可靠性提高,減少了人工參與的步驟,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及人工成本。同時,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對軋輥軸和軋輥進行拆裝,減少了工具更換時間,提高了軋輥裝配體的裝配精度,有效增加了設備運行時長,有利于設備進一步釋放產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乳鋼設備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乳輥裝配體的拆裝裝置。
技術介紹
定減徑機作為無縫鋼管生產的最后一道熱乳工序,其作用是在一定的總減徑率和 較小的單機架減徑率條件下,將荒管乳制成一定要求尺寸精度和圓度的成品鋼管,因而定 減徑中需采用多個乳輥機架參與鋼管變形。另外不同的產品范圍對應不同孔型的乳輥機 架,這兩點決定了機組在生產時必須配備數量龐大的乳輥機架工具。且在進行單輥孔型加 工、機架維護和更換乳輥時都需要進行乳輥裝配體的拆裝。因此,實際生產中乳輥機架裝配 體的拆裝是非常頻繁的。 對于本領域內較為主流的0460以上的大管生產線,都配備數量龐大的定減徑機 乳輥機架。由于這些乳輥機架的一個共性特點是設備體型大,質量大,都需要預緊拉桿固定 乳輥軸以及維護操作空間小。因此,導致人工拆裝困難大、效率低、時間長、人工成本高,從 而導致設備維護時間長,從而減少了機組的有效生產時間,制約了機組產能的釋放。 現有的乳輥裝配體完全依靠人工拆裝,由于乳輥和乳輥軸的質量較大,在拆裝過 程中需要行車輔助進行,依靠行車抽出乳輥軸,而后再相應拆除乳輥和乳輥軸系的全部零 件。拆裝困難,耗時長,裝配精度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拆 裝方便高效且人工成本較低的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 為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用于裝卸一乳輥裝配體, 所述乳輥裝配體包括機架以及通過乳輥軸裝配于所述機架的乳輥,所述乳輥裝配體拆裝裝 置包括裝卸平臺、定位機構、仿形托盤以及裝卸機構;所述定位機構設于所述裝卸平臺上, 以將所述乳輥裝配體定位于所述裝卸平臺上;所述仿形托盤可升降地設于所述裝卸平臺 上,所述仿形托盤升至一工作高度時,所述仿形托盤接觸并支承所述乳輥;所述裝卸機構設 于所述裝卸平臺,以在所述仿形托盤接觸所述乳輥時,對所述乳輥軸進行拆裝。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裝卸平臺包括主平臺以及至少一個副平 臺;所述定位機構、所述仿形托盤與所述升降裝置設置于所述主平臺;所述至少一個副平臺 連接于所述主平臺的外周,所述副平臺的設置位置與所述乳輥軸方向一一對應,且每個所 述副平臺上分別設有一個所述裝卸機構,以一一對應地拆裝所述乳輥軸。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定位機構包括兩個定位塊、夾槽以及頂絲; 所述兩個定位塊間隔固定于所述裝卸平臺上;所述夾槽固定于所述裝卸平臺上,且位于所 述兩個定位塊之間;所述頂絲可調節地設于所述兩個定位塊的其中一個上,以在所述機架 卡設于所述兩個定位塊與夾槽中時,旋緊定位所述機架。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裝卸平臺中部設有開槽,所述仿形托盤由 一升降裝置驅動可升降地設于所述開槽內。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升降裝置包括承載盤、第一油缸以及導桿; 所述承載盤固定于所述仿形托盤下方,以承載所述仿形托盤;所述第一油缸豎直設于所述 承載盤下方,所述第一油缸的上端部連接于所述承載盤;所述導桿豎直設置且穿過所述承 載盤,以在所述第一油缸驅動所述承載盤升降時對所述承載盤導向。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裝卸機構包括第二油缸、軸頭、轉筒以及螺 頭;所述第二油缸水平設置,其伸縮方向與所述機架定位于所述裝卸平臺時所述乳輥軸方 向相同;所述軸頭可伸縮地固定于所述第二油缸的前端;所述轉筒可轉動地套設于所述軸 頭上;所述螺頭固定于所述轉筒前端;所述軸頭伸入所述乳輥軸時,通過旋轉所述轉筒,能 夠帶動所述螺頭與所述輥軸的內孔螺紋旋緊。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裝卸機構還包括滑座以及滑塊;所述滑座 固定于所述裝卸平臺上,具有與所述第二油缸伸縮方向相同的滑道;所述滑塊可滑動地設 于所述滑座的滑道內;所述第二油缸的前端穿過并伸出所述滑塊,且所述軸頭位于所述滑 塊的前方,所述轉筒位于所述滑塊與所述軸頭前端之間。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裝卸平臺包括主平臺以及至少一個副平 臺;所述主平臺,設置有所述定位機構、所述仿形托盤與所述升降裝置;所述至少一個副平 臺間隔地連接于所述主平臺的外周,所述副平臺的設置位置與所述乳輥軸方向一一對應; 每個所述裝卸機構的滑座一一對應地固定于所述副平臺上。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裝卸機構還包括手輪;所述手輪設于所述 轉筒上,以轉動所述轉筒。 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機架呈三角形且具有三個乳輥與三根乳輥 軸,所述仿形托盤呈Y字型且具有三個托臂,所述仿形托盤升至所述工作高度時,所述三個 托臂分別接觸并支承所述三個乳輥。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 于: 本專利技術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針對現有乳輥裝配體中機架與乳輥的結構形式,提 出的拆裝維護裝置,使乳輥軸與乳輥軸的拆卸更加方便,可靠性提高,減少了人工參與的步 驟,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及人工成本。同時,使用本專利技術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對乳輥軸和乳輥 進行拆裝,減少了工具更換時間,提高了乳輥裝配體的裝配精度,有效增加了設備運行時 長,有利于設備進一步釋放產能。 其中,當本專利技術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采用Y型的仿形托盤時,可以進一步應用于對 定減徑機乳輥軸與機架的拆裝,使得例如定減徑機乳輥軸,這種設備體型與重量均較大的 一類乳輥軸和乳輥的拆裝,可靠性與效率更高,且人工成本較低。【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示出的一種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 圖; 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示出的一種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 圖;圖3是圖2的A向結構示意圖;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示出的一種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的局部俯視結構示 意圖; 圖5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示出的一種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的一工作狀態的局 部示意圖; 圖6時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示出的一種乳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的一裝卸機構的放 大剖視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1.機架;12.乳輥軸;21.裝卸平臺;211.主平臺;212.副平臺;22.定位機構;221. 定位塊;222.夾槽;223.頂絲;23.仿形托盤;231.托臂;24.升降裝置;241.承載盤;242.第一 油缸;243 .導桿;25 .裝卸機構;25當前第1頁1 2 3 4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軋輥裝配體拆裝裝置,用于裝卸一軋輥裝配體,所述軋輥裝配體包括機架(11)以及通過軋輥軸(12)裝配于所述機架(11)的軋輥,所述軋輥裝配體拆裝裝置包括:裝卸平臺(21);定位機構(22),設于所述裝卸平臺(21)上,以將所述軋輥裝配體定位于所述裝卸平臺(21)上;仿形托盤(23),可升降地設于所述裝卸平臺(21)上,所述仿形托盤(23)升至一工作高度時,所述仿形托盤(23)接觸并支承所述軋輥;以及裝卸機構(25),設于所述裝卸平臺(21),以在所述仿形托盤(23)接觸所述軋輥時,對所述軋輥軸(12)進行拆裝。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令芳,陳緯,
申請(專利權)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