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泵用加熱器,包括外罩和加熱板,所述外罩上設有入口;所述加熱板設在所述外罩的下方且避讓所述入口,所述入口連通所述外罩的上部空間和所述加熱板的下部空間。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泵用加熱器,通過將加熱板設在外罩的下方,利用加熱板加熱流至其下部空間的流體,不僅增大了流體的加熱面積,而且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同時,由于加熱板避開入口,加熱板不會對流體產生水力阻力,避免影響泵送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栗送
,尤其是涉及一種栗用加熱器。
技術介紹
相關技術中,對于既要對流體加熱,又要對所加熱的流體進行栗送的情況,通常將栗用加熱器和栗送裝置分開設置,體積龐大,空間利用率低。為此,出現了將栗用加熱器嵌入栗殼內或貼附在栗殼的外表面以使栗用加熱器與栗送裝置組合在一起的設備,然而這種結構的加熱效率較低,且栗用加熱器的嵌入部分增大了水力阻力,影響栗送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需要提供一種栗用加熱器,所述栗用加熱器具有空間利用率高、加熱效率高等優點,并且不會影響栗送效率。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上設有入口;加熱板,所述加熱板設在所述外罩的下方且避讓所述入口,所述入口連通所述外罩的上部空間和所述加熱板的下部空間。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通過將加熱板設在外罩的下方,利用加熱板加熱流至其下部空間的流體,不僅增大了流體的加熱面積,而且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同時,由于加熱板避開入口,加熱板不會對流體產生水力阻力,避免影響栗送效率。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熱板的上表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電阻涂層。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熱板為具有中心通孔的環形加熱板,所述中心通孔與所述入口在豎直方向上位置對應。可選地,所述加熱板為圓環形加熱板。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加熱板的內周沿和外周沿分別與所述外罩之間密封。可選地,所述加熱板的內周沿和外周沿分別與所述外罩之間通過密封圈密封。優選地,所述加熱板的內周沿和/或外周沿與對應的所述密封圈之間設有隔熱件。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栗用加熱器還包括:接線端子,所述接線端子與所述加熱板電連接且從所述外罩露出。進一步地,所述加熱板上設有端子盒,所述接線端子設在所述端子盒內。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外罩包括:罩體,所述加熱板設在所述罩體的下方;入口管,所述入口管設在所述罩體上,所述入口設在所述入口管上。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爆炸圖;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立體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主視圖;圖4是沿圖3中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左視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俯視圖;圖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導流件的隔板和正螺旋導葉的立體圖;圖8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導流件的隔板和正螺旋導葉的主視圖;圖9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導流件的隔板和正螺旋導葉的俯視圖;圖10是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離心栗的爆炸圖;圖11是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導流件的立體圖;圖12是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導流件的主視圖;圖13是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離心栗的導流件的俯視圖;圖14是根據本技術第一可選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的剖視圖;圖15是根據本技術第一可選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的外罩的立體圖;圖16是根據本技術第一可選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的加熱板處的立體圖;圖17是根據本技術第二可選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的立體圖;圖18是根據本技術第二可選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的剖視圖。附圖標記:離心栗100,栗殼I,加熱腔11,栗腔12,入口管13,入口 130,殼體14,出口 140,栗用加熱器200,外罩21,罩體211,加熱板22,上部空間201,下部空間202,導流件3,隔板31,定位孔310,導流塊311,正螺旋導葉32,契合槽320,反螺旋導葉33,定位柱331,葉輪4,密封圈5,第一密封圈51,第二密封圈52,隔熱件6,第一隔熱件61,第二隔熱件62,接線端子7,端子盒8。【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下面參考圖1-圖18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200,所述栗用加熱器200具有空間利用率高、加熱效率高等優點,并且不會影響栗送效率。其中,栗用加熱器200可以應用于離心栗等栗送加熱裝置。如圖1-圖18所示,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200,包括外罩21和加熱板22。外罩21上設有入口130,加熱板22設在外罩21的下方且避讓入口 130,例如,加熱板22圍繞入口 130設置。入口 130連通外罩21的上部空間201和加熱板22的下部空間202,流體從入口 130進入外罩21內,并流至加熱板22的下部空間202被加熱板22加熱。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200,通過將加熱板22設在外罩21的下方,利用加熱板22加熱流至其下部空間202的流體,不僅增大了流體的加熱面積,而且能夠充分利用空間。同時,由于加熱板22避開入口 130,加熱板22不會對流體產生水力阻力,避免影響栗送效率。綜上所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栗用加熱器200,空間利用率高、加熱效率高,且不影響栗送效率。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加熱板22的上表面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個上設有電阻涂層,即加熱板22的不接觸被加熱流體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面涂有電阻涂層。例如,加熱板22的下表面與被加熱流體接觸,加熱板22的上表面上涂覆電阻涂層,熱量傳遞到加熱板22的下表面并對下部空間202的流體加熱。或者,電阻涂層可以涂覆在加熱板22的外周面上。當然,加熱板22的上表面和外周面上可以均涂覆電阻涂層,如此加熱效果更好。優選地,電阻涂層可以為厚膜電阻。如圖1、圖4、圖10、圖14、圖16和圖18所示,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加熱板22可以為具有中心通孔的環形加熱板,中心通孔與入口 130在豎直方向上位置對應,例如,中心通孔的中心軸線與入口 130的中心軸線均沿豎直方向延伸且重合,中心通孔的直徑大于或等于入口 130的直徑,如此加熱板22不會對入口 130處的流體產生水力阻力。可選地,如圖1、圖2、圖4、圖6、圖10、圖14、圖16-圖18所示,加熱板22可以為圓環形加熱板,如此能夠進一步提高空間利用率和加熱效率。在圖14和圖18所示的一些實施例中,加熱板22的內周沿和外周沿可以分別與外罩21之間密封,以避免流體泄漏。具體地,加熱板22的內周沿和外周沿可以分別與外罩21之間通過密封圈5密封。例如,加熱板22的內周沿與外罩21之間通過第一密封圈51密封,加熱板22的外周沿與外罩21之間通過第二密封圈52密封。優選地,加熱板22的內周沿和/或外周沿與對應的密封圈5之間可以設有隔熱件6,這樣避免了密封圈5直接接觸加熱板22,能夠減輕加熱當前第1頁1 2 3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泵用加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上設有入口;加熱板,所述加熱板設在所述外罩的下方且避讓所述入口,所述入口連通所述外罩的上部空間和所述加熱板的下部空間。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武秋紅,顧文海,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威靈電機制造有限公司,美的威靈電機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