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別與鍋爐連接,另一端與第三管道一端連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與排污擴容器連接;第五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安裝有疏水閥;第四管道、第六管道和第七管道均是一端與第五管道連接,另一端分別安裝有第一調節閥、第二調節閥和第三調節閥;第九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與降溫池相連,且第九管道上安裝有第二球閥;第十一管道一端與降溫池相連,另一端與第十二管道一端相連,且第十一管道上安裝有第二閘閥、第二泵和第二止回閥;第十二管道的另一端與原水過濾池一端相連,原水過濾池的另一端與第十三管道相連。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對廢熱廢水的回收利用,避免污染,節約熱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
技術介紹
燃氣發電廠的純燃煤氣鍋爐,燃用介質為鋼鐵廠的高爐和轉爐煤氣,運行過程中為排除爐水中鹽化物及沉積物通過連續排污和定期排污管路將不合格水排至排污擴容器。原設計為直接排放,每天都有大量的廢水帶著大量的熱量排入污水管網,造成很大的能量浪費和熱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實現對排污水的廢熱回收利用,并將排污水重新回收利用,避免污染,節約熱能。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疏水閥、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排污擴容器、第八管道、第九管道、降溫池、第十管道、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原水過濾池和第十三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別與鍋爐連接,另一端與第三管道一端連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與排污擴容器連接;第五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安裝有疏水閥;第四管道、第六管道和第七管道均是一端與第五管道連接,另一端分別安裝有第一調節閥、第二調節閥和第三調節閥;第八管道兩端均連接在第九管道上且第八管道上安裝有第一球閥;第九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與降溫池相連,且第九管道上安裝有第二球閥;第十管道一端與降溫池相連,另一端與第十二管道一端相連,且第十管道上安裝有第一閘閥、第一泵和第一止回閥;第十一管道一端與降溫池相連,另一端與第十二管道一端相連,且第十一管道上安裝有第二閘閥、第二泵和第二止回閥;第十二管道的另一端與原水過濾池一端相連,原水過濾池的另一端與第十三管道相連。所述的第三管道安裝在排污擴容器側面,第五管道安裝在排污擴容器一端,第九管道安裝在排污擴容器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球閥位于第八管道兩端之間。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對排污水的廢熱的回收利用,還可以將排污水重新回收利用,避免了污染,節約了熱能又提高了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包括鍋爐1、第一管道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4、第四管道5、第一調節閥6、疏水閥7、第五管道8、第六管道9、第二調節閥10、第七管道11、第三調節閥12、排污擴容器13、第八管道14、第一球閥15、第九管道16、第二球閥17、降溫池18、第十管道19、第一閘閥20、第一泵21、第一止回閥22、第十一管道23、第二閘閥24、第二泵25、第二止回閥26、第十二管道27、原水過濾池28和第十三管道29。第一管道2一端與鍋爐1相連,另一端與第三管道4相連,作為連續排污管,主要將不合格水排至排污擴容器13。第二管道3一端與鍋爐1相連,另一端與第三管道4相連,作為定期排污管,主要用來將鍋爐中的鹽化物和沉積物定期排放至排污擴容器13。冬季時,打開第一調節閥6、疏水閥7和第二調節閥10,第三調節閥12、第一球閥15和第二球閥17處于關閉狀態。疏水閥7安裝在第五管道8上,第五管道8與排污擴容器13相連,作為污水輸出的主管道,攜帶大量熱量的污水從第五管道8中通過,污水中的蒸汽有一部分會再度凝結,從而使蒸汽介質從汽態變成汽液混合狀態,而這些液態水的存在不僅會降低蒸汽輸送效率,長期堆積在管道底部也會對管道造成壓力,因此在第五管道8一端安裝疏水閥7可以將第五管道8中的蒸汽和凝結水排出第五管道8,從而降低危害。第四管道5一端與第五管道8相連,將第五管道8中的一部分污水輸送至排水器,這些污水釋放的熱量可以用來做排水器的保溫用汽,給全廠職工供暖,第一調節閥6安裝在第四管道5上,既可以調節通過第四管道5的污水量又可以作為切斷用。第六管道9一端與第五管道8相連,將第五管道8中的一部分污水輸送至暖風器,這些污水釋放的蒸汽用于加熱送風機入口的空氣,可提高送風溫度2~3℃,從而達到了提高鍋爐燃燒效率的作用,第二調節閥10安裝在第六管道9上,既可以調節通過第六管道9的污水量又可以作為切斷用。夏季時,打開第二球閥17、疏水閥7、第二調節閥10和第三調節閥12,第一調節閥6處于關閉狀態。第七管道11一端與第五管道8相連,可將排污水輸送至降溫池18,回收利用廢水,第三調節閥12安裝在第七管道11上,既可以調節通過第七管道11的污水量又可以作為切斷用。第九管道16一端與排污擴容器13相連,另一端與降溫池18相連,將排污擴容器13中的污水輸送至降溫池18,安裝在第九管道16上的第二球閥17作切斷用。第八管道14兩端均安裝在第九管道16上,用作旁通管,在污水量大或者第二球閥17出故障時可以打開安裝在第八管道14上的第一球閥15,污水從第八管道14間流過,避免影響生產。降溫池18可以將排污擴容器13中的污水冷卻。在平時,第一閘閥20和第一止回閥22都處于關閉狀態,第一泵21不運行,第二閘閥24和第二止回閥26處于打開狀態,第二泵25運行。降溫池18中的污水從第十一管道23間流過,安裝在第十一管道23上的第二泵25的作用是把污水從降溫池18中抽出,安裝在第十一管道23上的第二閘閥24起切斷作用,安裝在第十一管道23上的第二止回閥26防止污水倒流進第二泵25中。污水經過第十一管道23流入第十二管道27而進入原水過濾池28,污水在原水過濾池28內經過過濾凈化與從廠區來的原水混合后經過第十三管道29而進入化水車間水處理流程,從而實現了污水的循環利用。在污水量大或者第十一管道23需要維修時,打開第一閘閥20、第一泵21第一止回閥22,第一泵21可以將污水從降溫池18中抽出,安裝在第十管道19上的第一閘閥20起切斷作用,安裝在第十管道19上的第一止回閥22防止污水倒流進第一泵21中,第十管道19起旁通管道的作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疏水閥、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排污擴容器、第八管道、第九管道、降溫池、第十管道、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原水過濾池和第十三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別與鍋爐連接,另一端與第三管道一端連接,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與排污擴容器連接;第五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安裝有疏水閥;第四管道、第六管道和第七管道均是一端與第五管道連接,另一端分別安裝有第一調節閥、第二調節閥和第三調節閥;第八管道兩端均連接在第九管道上且第八管道上安裝有第一球閥;第九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與降溫池相連,且第九管道上安裝有第二球閥;第十管道一端與降溫池相連,另一端與第十二管道一端相連,且第十管道上安裝有第一閘閥、第一泵和第一止回閥;第十一管道一端與降溫池相連,另一端與第十二管道一端相連,且第十一管道上安裝有第二閘閥、第二泵和第二止回閥;第十二管道的另一端與原水過濾池一端相連,原水過濾池的另一端與第十三管道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鍋爐排污水綜合利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
第四管道、疏水閥、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排污擴容器、第八管道、第九管道、
降溫池、第十管道、第十一管道、第十二管道、原水過濾池和第十三管道;
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一端分別與鍋爐連接,另一端與第三管道一端連接,第三管道的
另一端與排污擴容器連接;第五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安裝有疏水閥;第四管
道、第六管道和第七管道均是一端與第五管道連接,另一端分別安裝有第一調節閥、第二調
節閥和第三調節閥;第八管道兩端均連接在第九管道上且第八管道上安裝有第一球閥;第九
管道一端與排污擴容器相連,另一端與降溫池相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祁紹杰,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