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及其磨拋方法,特別適合于光電子/微電子半導體基片及光學元件的超精密磨拋加工,屬于超精密加工
技術介紹
在LED領域,單晶硅(Si)、單晶鍺(Ge)、砷化鎵(GaAs)、單晶碳化硅(SiC)和藍寶石(Al2O3)等作為半導體襯底材料,同樣要求具有超平坦和超光滑的表面(粗糙度Ra達到0.3nm以下)才能滿足外延膜生長的要求,并且要求無缺陷、無損傷。而光學元件作為光學器件的核心元件之一,要達到良好的光學性能,其表面精度需要達到超光滑程度(粗糙度Ra達到1nm以下),面形精度也有較高的要求(形狀精度達到0.5微米以下)。可以看出無論是光學平面元件還是半導體基片,均需要進行平坦化加工,其傳統工藝主要是高效研磨、超精密拋光、化學機械拋光、磁流變拋光和基于端面磨床的磨拋加工,其加工質量和精度直接決定了光學器件及半導體器件的性能。
自從1984年日本的MastulS.等人提出了工件自旋轉磨削方法后,自旋轉磨削原理的超精密磨床已成為半導體晶片特別是大直徑晶片制造和背面減薄普遍采用的加工設備。在工件自旋轉磨削中,除了對超精密磨床的精度和主軸剛度提出很高度要求之外,對配套采用的端面砂輪也有極高的要求,其中以具有拋光性能砂輪(Poligrind)要求最高,采用該砂輪能直接通過磨削方式獲得機械拋光同等的表面質量,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但是Poligrind的高性能造成了能生產此類砂輪的廠商極少,價格居高不下,進口價格在3萬人民幣左右,而且該類砂輪的齒高只有5~7mm高,加工過程中砂輪磨損非常快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環(1)、內齒輪(3)、砂輪環(8)、齒輪軸(11)、同步旋轉齒輪(17)、行星齒輪(18)、旋轉軸(25)和圓柱體永磁鐵(26),其中旋轉軸(25)裝設在砂輪環(8)內,圓柱體永磁鐵(26)裝設在旋轉軸(25)下端所設的通孔內,內齒輪(3)裝設在砂輪環(8)的上部,固定環(1)裝設在內齒輪(3)的頂部,且固定環(1)固定在機床上,砂輪接口(13)裝設在砂輪環(8)及固定環(1)的頂部,砂輪接口(13)與砂輪環(8)連接,砂輪接口(13)上設有外齒輪,齒輪軸(11)裝設在砂輪接口(13)上,行星齒輪(18)裝設在齒輪軸(11)上,同步旋轉齒輪(17)裝設在旋轉軸(25)的上端,行星齒輪(18)與砂輪接口(13)所設的外齒輪嚙合,同步旋轉齒輪(17)及行星齒輪(18)與內齒輪(3)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固定環(1)、內齒輪(3)、砂輪環(8)、齒輪軸(11)、同步旋轉齒輪(17)、行星齒輪(18)、旋轉軸(25)和圓柱體永磁鐵(26),其中旋轉軸(25)裝設在砂輪環(8)內,圓柱體永磁鐵(26)裝設在旋轉軸(25)下端所設的通孔內,內齒輪(3)裝設在砂輪環(8)的上部,固定環(1)裝設在內齒輪(3)的頂部,且固定環(1)固定在機床上,砂輪接口(13)裝設在砂輪環(8)及固定環(1)的頂部,砂輪接口(13)與砂輪環(8)連接,砂輪接口(13)上設有外齒輪,齒輪軸(11)裝設在砂輪接口(13)上,行星齒輪(18)裝設在齒輪軸(11)上,同步旋轉齒輪(17)裝設在旋轉軸(25)的上端,行星齒輪(18)與砂輪接口(13)所設的外齒輪嚙合,同步旋轉齒輪(17)及行星齒輪(18)與內齒輪(3)嚙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上述砂輪接口(13)與砂輪環(8)通過緊固螺釘(16)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轉軸(25)通過兩對圓錐滾子軸承(7)支承在砂輪環(8);上述旋轉軸(25)在兩對圓錐滾子軸承(7)之間套裝有軸承隔套(6),上述旋轉軸(25)在圓錐滾子軸承(7)的端部裝設有外螺母(4)及內螺母(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轉軸(25)的上端通過平鍵(22)安裝同步旋轉齒輪(17);上述行星齒輪(18)通過深溝球軸承(20)支承在齒輪軸(1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上述砂輪接口(13)下端具有安裝止口(14),砂輪環(8)上端與砂輪接口(13)下端貼合并通過安裝止口(14)實現定位;上述內齒輪(3)與砂輪環(8)通過內齒輪(3)下端面的梯形滑動面(23)配合安裝,固定環(1)與內齒輪(3)通過內齒輪(3)上端面的梯形止口(2)配合安裝,固定環(1)內上側的凸環嵌套在砂輪接口(13)左下端,齒輪軸(11)上端通過螺紋連接固定于固定環(1)上,行星齒輪(18)的端部通過孔用彈性擋圈(19)和軸用彈性擋圈(21)固定于齒輪軸(11)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環(1)上端具有多個定位圓柱(9),固定環(1)能相對砂輪接口(13)發生轉動,固定環(1)與砂輪接口(13)之間存在防水結構迷宮止口(10),內齒輪(3)能相對固定環(1)和砂輪環(8)發生轉動,內齒輪(3)上端面的梯形止口(2)和內齒輪(3)下端面的梯形滑動面(23)具有耐磨擦材料涂層,實現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的機械密封與滑動摩擦。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修整磁流變柔性拋光砂輪,其特征在于上述圓柱體永磁鐵(26)的端面磁場強度大于1000Gs,相鄰同磁極或者相鄰反磁極安裝于砂輪環(8)的垂直陣列孔內,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繼生,閻秋生,張鳳林,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