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機械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
技術介紹
汽車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近幾年來,我國汽車人均擁有量飛速提高。國內汽車配件企業任務越來越繁重,大量生產是汽車配件企業的生產特征。汽車撥叉是汽車變速箱內的部件,用于撥動滑移齒輪使傳動比發生改變,進而實現加、減檔的操作。中國專利技術專利CN201410175041.4公開了一種汽車撥叉機械加工自動化機床,該汽車撥叉機械加工自動化機床用于一次性加工汽車撥叉上的叉口中的內表面,如本專利技術中圖11和圖12所示的汽車撥叉上A、B、C、D、E、F及G、H、I等加工面,汽車撥叉在裝卡定位時汽車撥叉的定位基準面為M平面、N平面、側面U以及軸孔R的兩端的P平面、L平面,汽車撥叉的定位基準孔為軸孔R,因此,采用汽車撥叉機械加工自動化機床在加工汽車撥叉時需要將汽車撥叉上的定位基準面和定位基準孔在上道工序中加工好。汽車撥叉的形狀不規則,上述的定位基準面和定位基準孔難以通過加工中心一次性裝卡加工完成。目前,汽車撥叉鑄造坯件的定位基準面(M平面、N平面、以及軸孔R的兩端面P、L等加工面)和定位基準孔是利用普通的銑床、鉆床等采用多道工序進行加工,加工時也是采用普通的夾具通過人工對工件定位和裝卡,由于在不同工序中多次裝卡,造成各定位基準面之間以及定位基準面與定位基準孔之間的形位公差難以達到設計標準,加工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產品質量不易控制,加工成本高,不能滿足大批量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r/>為了解決現有的汽車撥叉的各定位基準面之間以及定位基準面與定位基準孔之間的形位公差難以達到設計標準、加工效率低、工人勞動強度大、產品質量不易控制及加工成本高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該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采用定位V形塊、氣動升降偏轉夾具、氣動機械手及數控滑臺等,通過一次裝卡加工出汽車撥叉鑄造坯件的定位基準面和定位基準孔,有效保證了汽車撥叉的各定位基準面之間以及定位基準面與定位基準孔之間的形位公差,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加工成本,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滿足了大批量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該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包括床身,所述的床身上安裝有沿床身滑動的橫向數控滑臺,所述的橫向數控滑臺的一側設有工件輸送滑道、氣動機械手及滑移架,氣動機械手安裝在滑移架上并能夠上下升降和水平移動,床身上方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側平面銑削動力頭、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鉆孔動力頭及鉸孔動力頭,所述的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及側平面銑削動力頭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上平面銑刀、第二上平面銑刀及側平面銑刀,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上安裝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銑刀,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安裝在第一縱向數控滑臺上,床身的右端設有第二縱向數控滑臺,鉆孔動力頭及鉸孔動力頭安裝在第二縱向數控滑臺上,鉆孔動力頭及鉸孔動力頭上分別安裝有鉆頭及鉸孔刀;橫向數控滑臺上安裝有支撐座,支撐座上方固定有定位V形塊,支撐座上設有氣動升降偏轉夾具,所述的氣動升降偏轉夾具包括套管、偏轉套、壓板及氣缸,壓板固定在偏轉套的上端,偏轉套的下端連接氣缸的活塞桿,偏轉套位于套管內并能在套管內轉動,套管側壁上固定有導向銷,偏轉套側壁開有導向槽,導向槽由上段的軸向直槽和下段的螺旋槽組成,導向銷位于導向槽內,壓板能夠壓在汽車撥叉的叉口中間,汽車撥叉裝卡后壓板的高度低于汽車撥叉的叉口處上平面且該高度差不小于銑削余量。
所述的定位V形塊的左側設有容納汽車撥叉上的連接座的定位槽,定位V形塊的右側上方設有墊塊,所述的墊塊位于汽車撥叉的叉口下方。
所述的氣動機械手包括左夾臂和右夾臂,左夾臂和右夾臂的下端呈外拱弧形,左夾臂或右夾臂的下端設有平衡擋塊,平衡擋塊與汽車撥叉的叉口對應,平衡擋塊能夠使汽車撥叉上的被加工上平面保持朝上的狀態。
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通過一次裝卡加工出汽車撥叉的定位基準面和定位基準孔,有效保證了汽車撥叉的各定位基準面之間以及定位基準面與定位基準孔之間的形位公差,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了加工成本,自動化程度高,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滿足了大批量自動化生產線的需求。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的俯視圖。
附圖3是圖1的左視圖。
附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加工汽車撥叉的側面U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5是本專利技術中加工汽車撥叉的圓臺端面P面、L面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6是本專利技術中氣動升降偏轉夾具19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7是圖6中A-A結構剖視圖。
附圖8是圖3中氣動機械手34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附圖9是圖3中氣動機械手34夾持汽車撥叉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0是圖3中氣動機械手34松開汽車撥叉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1是本專利技術中被加工的汽車撥叉28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12是圖11的K向視圖。
附圖13是圖11的左視圖。
附圖14是圖11的右視圖。
圖中1-床身,2-數控滑臺,3-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5-側平面銑削動力頭,6-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7-鉆孔動力頭,8-鉸孔動力頭,9-第一上平面銑刀,10-第二上平面銑刀,11-側平面銑刀,12-平面銑刀,13-第一縱向數控滑臺,14-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5-鉆頭,16-鉸孔刀,17-支撐座,18-定位V形塊,19-氣動升降偏轉夾具,20-套管,21-偏轉套,22-壓板,23-氣缸,24-導向銷,25-導向槽,26-直槽,27-螺旋槽,28-汽車撥叉,29-叉口,30-連接座,31-定位槽,32-墊塊,33-工件輸送滑道,34-氣動機械手,35-滑移架,36-左夾臂,37-右夾臂,38-平衡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圖14所示,該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包括床身1,所述的床身1上安裝有沿床身1滑動的橫向數控滑臺2,所述的橫向數控滑臺2的一側設有工件輸送滑道33、氣動機械手34及滑移架35,氣動機械手33安裝在滑移架35上并能夠上下升降和水平移動,床身1上方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3、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側平面銑削動力頭5、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所述的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3、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及側平面銑削動力頭5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上平面銑刀9、第二上平面銑刀10及側平面銑刀11,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上安裝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銑刀12,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安裝在第一縱向數控滑臺13上,床身1的右端設有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4,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安裝在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4上,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上分別安裝有鉆頭15及鉸孔刀16;橫向數控滑臺2上安裝有支撐座17,支撐座17上方固定有定位V形塊18,支撐座17上設有氣動升降偏轉夾具19,所述的氣動升降偏轉夾具19包括套管20、偏轉套21、壓板22及氣缸23,套管20固定在支撐座17的上座板上,壓板22固定在偏轉套20的上端,偏轉套20的下端連接氣缸2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包括床身(1),所述的床身(1)上安裝有沿床身(1)滑動的橫向數控滑臺(2),所述的橫向數控滑臺(2)的一側設有工件輸送滑道(33)、氣動機械手(34)及滑移架(35),氣動機械手(33)安裝在滑移架(35)上并能夠上下升降和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床身(1)上方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3)、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側平面銑削動力頭(5)、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所述的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3)、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及側平面銑削動力頭(5)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上平面銑刀(9)、第二上平面銑刀(10)及側平面銑刀(11),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上安裝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銑刀(12),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安裝在第一縱向數控滑臺(13)上,床身(1)的右端設有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4),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安裝在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4)上,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上分別安裝有鉆頭(15)及鉸孔刀(16);橫向數控滑臺(2)上安裝有支撐座(17),支撐座(17)上方固定有定位V形塊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撥叉自動加工組合機床,包括床身(1),所述的床身(1)上安裝有沿床身(1)滑動的橫向數控滑臺(2),所述的橫向數控滑臺(2)的一側設有工件輸送滑道(33)、氣動機械手(34)及滑移架(35),氣動機械手(33)安裝在滑移架(35)上并能夠上下升降和水平移動,其特征在于:床身(1)上方從左至右依次設有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3)、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側平面銑削動力頭(5)、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所述的第一上平面銑削動力頭(3)、第二上平面銑削動力頭(4)及側平面銑削動力頭(5)上分別安裝有第一上平面銑刀(9)、第二上平面銑刀(10)及側平面銑刀(11),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上安裝有兩個相互平行的平面銑刀(12),圓臺端面銑削動力頭(6)安裝在第一縱向數控滑臺(13)上,床身(1)的右端設有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4),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安裝在第二縱向數控滑臺(14)上,鉆孔動力頭(7)及鉸孔動力頭(8)上分別安裝有鉆頭(15)及鉸孔刀(16);橫向數控滑臺(2)上安裝有支撐座(17),支撐座(17)上方固定有定位V形塊(18),支撐座(17)上設有氣動升降偏轉夾具(19),所述的氣動升降偏轉夾具(19)包括套管(20)、偏轉套(21)、壓板(22)及氣缸(23),壓板(22)固定在偏轉套(20)的上端,偏轉套(20)的下端連接氣缸...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