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微生物互作分離盤。
技術介紹
微生物是指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原蟲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通常它們個體非常微小,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需要借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微生物的特點是個體微小,比表面積大,繁殖快,代謝能力強,種類多,分布廣,遺傳穩(wěn)定性差,容易發(fā)生變異,適應性強,容易培養(yǎng)。微生物一般以群體形式存在,因此在群體存在過程中,微生物之間通過自我調節(jié)實現(xiàn)整個微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這種平衡源自于微生物與微生物之間的互作,即共生與拮抗。可見,研究微生物之間的互作關系有利于實現(xiàn)人為的主動調節(jié)使微生物生態(tài)系統(tǒng)在短期內朝著有益的方向發(fā)展,但是傳統(tǒng)的技術手段分辨微生物的互作速度緩慢,清楚度不高,不準確。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鑒于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微生物互作分離盤。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生物互作分離盤,包括圓形的底盤,所述底盤的中心部設置有用于倒入培養(yǎng)基的圓形的中心盤體,所述中心盤體的周側對稱均布有四個圓形的周側盤體,每個周側盤體與中心盤體之間均經通道進行相通,所述中心盤體的中心部還設置有直徑小于中心盤體的用于接種微生物菌株的圓形盤體A,所述周側盤體的中心部均設置有直徑與圓形盤體A相同的用于接種微生物菌株的圓形盤體B。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利用微生物生長繁殖速度快的優(yōu)勢,采用固定化模具讓其定向通道生長,進而判定微生物之間的互作關系,該技術設計簡單易行、成本低廉。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微生物互作分離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圓形的底盤,所述底盤的中心部設置有用于倒入培養(yǎng)基的圓形的中心盤體,所述中心盤體的周側對稱均布有四個圓形的周側盤體,每個周側盤體與中心盤體之間均經通道進行相通,所述中心盤體的中心部還設置有直徑小于中心盤體的用于接種微生物菌株的圓形盤體A,所述周側盤體的中心部均設置有直徑與圓形盤體A相同的用于接種微生物菌株的圓形盤體B。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微生物互作分離盤,其特征在于:包括圓形的底盤,所述底盤的中心部設置有用于倒入培養(yǎng)基的圓形的中心盤體,所述中心盤體的周側對稱均布有四個圓形的周側盤體,每個周側盤體與中心盤體之間均經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賈小麗,葉江華,吳承禎,胡永樂,
申請(專利權)人:武夷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