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將水解酸化工藝與AAO工藝融為一體,簡化了工藝流程及構筑物數量,中沉池分別與酸化水解池與厭氧池連接用于將中沉池中的污泥和污水進行分流處理,及時補充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濃度,提高水解酸化效果,厭氧池與缺氧池連接,缺氧池與好氧池連接,水解酸化池用于對污水進行酸化水解處理獲得VFA有機物,為AAO工藝提供碳源,厭氧池利用污水中的VFA有機物進行厭氧釋磷,提高了生物脫氮除磷的效果,缺氧池用于反硝化反應去除硝酸鹽,好氧池用于曝氣反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污水處理
,尤其涉及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能提高污水水解酸化及脫氮除磷效果、工藝流程簡單及減少投資成本的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家對城市污水廠的排放標準日益嚴格,對去除有機物及脫氮除磷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某些污水廠進水碳源較低,為保障脫氮除磷的效果,需要向污水中補充碳源。另一方面,許多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中含有大量難降解工業廢水,進水中有機物碳源或氮磷的指標過高,給污水達標排放帶來很大困難。因此,需選擇一種能提高污水可生化性且強化脫氮除磷的生化處理工藝。其中,水解酸化工藝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但通常規范規定水解酸化池中停留時間過長,例如對于進水中印染廢水量占50%時,要求水解酸化池停留時間為12小時,但許多污水廠由于占地緊張,無法設計占地很多的水解酸化池,同時,許多污水廠水解酸化池中污泥流失嚴重,污泥濃度過低,污水經水解酸化池處理后可生化性提高并不明顯。AAO(Anaerobic-Anoxic-Oxic,即為厭氧-缺氧-好氧法)工藝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脫氮除磷工藝,但由于脫氮除磷在碳源利用方面存在競爭,而碳源不足則會降低污水的脫氮效率;并且回流污泥中攜帶硝酸鹽進入厭氧池中,會影響厭氧釋磷,降低生物除磷效率,因此許多污水廠AAO工藝同時脫氮除磷效果較差。當前,AAO工藝和水解酸化工藝是分開設置的,既增大了污水處理系統的占地面積,又增加了投資成本,經濟性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在占地緊張地區無法設計停留時間較長的水解酸化池,并解決無法提高污水可生化性的問題;同時解決AAO工藝回流污泥中因攜帶硝酸鹽進入厭氧池而影響厭氧釋磷,從而造成生物除磷效率低的問題。(二)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該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所述中沉池分別與所述水解酸化池及所述厭氧池連接用于將中沉池中的污泥和上清液進行分流處理,所述厭氧池與所述缺氧池連接,所述缺氧池與所述好氧池連接,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于對污泥進行水解酸化處理獲得VFA有機物,所述厭氧池利用VFA有機物進行厭氧釋磷,所述缺氧池用于反硝化反應去除硝酸鹽,所述好氧池用于曝氣反應。其中,所述水解酸化池包括第一水解酸化格和第二水解酸化格,所述中沉池包括第一中沉池和第二中沉池,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格通過中沉池配水渠分別與所述第一中沉池及所述第二中沉池連通。其中,所述厭氧池包括厭氧缺氧格,所述缺氧池包括第一缺氧格和第二缺氧格,所述好氧池包括好氧格,所述好氧格中的回流混合液通過內回流渠回流至所述厭氧缺氧格及第一缺氧格中,所述第一中沉池及第二中沉池通過中沉池出水渠與所述厭氧缺氧格連通。其中,該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一中沉池及第二中沉池連通的外回流污泥管,所述外回流污泥管上對應于所述第一中沉池、第二中沉池、厭氧缺氧格及第一缺氧格設有多個外回流污泥閥門。其中,所述內回流渠上設有內回流堰門用于將好氧格中的回流混合液進入厭氧缺氧格或第一缺氧格中。其中,所述第一中沉池及第二中沉池與所述中沉池配水渠間還設有中沉池配水渠穿孔花墻。其中,所述第一水解酸化格、第二水解酸化格、厭氧缺氧格、第一缺氧格及第二缺氧格中均設置有攪拌器。(三)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中沉池分別與酸化水解池與厭氧池連接用于將中沉池中的污泥和污水進行分流處理,及時補充水解酸化池的污泥濃度,提高水解酸化效果,厭氧池與缺氧池連接,缺氧池與好氧池連接,水解酸化池用于對污水進行酸化水解處理獲得VFA有機物,為AAO工藝(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提供碳源,厭氧池利用污水中的VFA有機物進行厭氧釋磷,提高了生物脫氮除磷的效果,缺氧池用于反硝化反應去除硝酸鹽,好氧池用于曝氣反應,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氨氮及總磷,將水解工藝和AAO工藝融為一體,簡化了工藝流程及構筑物數量,節省占地面積及減少投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1:第一水解酸化格;1-2:第二水解酸化格;2-1:第一中沉池;2-2:第二中沉池;3:厭氧缺氧格;4:第一缺氧格;5:第二缺氧格;6:好氧格;7:中沉池吸泥機;8:中沉污泥回流渠;9:中沉池出水渠;10:內回流堰門;11:外回流污泥管;12:外回流污泥閥門;13:內回流混合液泵;14:內回流管閥門;15:進水端;16:內回流管;17:內回流渠;18:中沉池出水渠集水井;19:曝氣管;20:聯通孔;21:曝氣支管;22:曝氣管閥門;23:曝氣器;24:出水堰;25:出水端;26:走道板;27:攪拌器;28:中沉池配水渠;29:隔墻;30:中沉池配水渠穿孔花墻;31:中沉池排泥坑;32:排泥泵;33:排泥管;34:排泥管閥門。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該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水解酸化池通過隔墻29與厭氧池及缺氧池分開,厭氧池及缺氧池通過隔墻29與好氧池分開,厭氧池與好氧池間及好氧池的隔墻29底部設有連通孔20,其中,圖1中的箭頭方向為污水流動方向,由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組合構成AAO工藝,中沉池分別與酸化水解池與厭氧池連接用于將中沉池中的污泥和上清液進行分流處理,通過從中沉池得到的污泥回流至水解酸化池進行處理,增加了水解酸化污泥濃度,使得污水經水解酸化后,污水中大分子變為小分子,提高可生化性,并為后續的脫氮除磷工藝提供優質碳源,以保證厭氧釋磷及反硝化脫氮獲得較好效果;厭氧池與缺氧池連接及缺氧池與好氧池連接以形成完整的AAO工藝,水解酸化池用于對污泥進行酸化水解處理獲得VFA有機物,厭氧池利用帶有VFA有機物的上清液進行厭氧釋磷,缺氧池利用帶有V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厭氧池、缺氧池及好氧池,所述中沉池分別與所述水解酸化池及所述厭氧池連接用于將中沉池中的污泥和上清液進行分流處理,所述厭氧池與所述缺氧池連接,所述缺氧池與所述好氧池連接,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于對污泥進行水解酸化處理獲得VFA有機物,所述厭氧池利用VFA有機物進行厭氧釋磷,所述缺氧池用于反硝化反應去除硝酸鹽,所述好氧池用于曝氣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解酸化池、中沉池、厭氧
池、缺氧池及好氧池,所述中沉池分別與所述水解酸化池及所述厭氧池連接用于將中沉池
中的污泥和上清液進行分流處理,所述厭氧池與所述缺氧池連接,所述缺氧池與所述好氧
池連接,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于對污泥進行水解酸化處理獲得VFA有機物,所述厭氧池利用
VFA有機物進行厭氧釋磷,所述缺氧池用于反硝化反應去除硝酸鹽,所述好氧池用于曝氣反
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
池包括第一水解酸化格(1-1)和第二水解酸化格(1-2),所述中沉池包括第一中沉池(2-1)
和第二中沉池(2-2),所述第二水解酸化格(1-2)通過中沉池配水渠(28)分別與所述第一中
沉池(2-1)及所述第二中沉池(2-2)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處理高濃度綜合城市污水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池包
括厭氧缺氧格(3),所述缺氧池包括第一缺氧格(4)和第二缺氧格(5),所述好氧池包括好氧
格(6),所述好氧格(6)中的回流混合液通過內回流渠(17)回流至所述厭氧缺氧格(3)及第
一缺氧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麗穎,李星文,王金江,張平,葛志強,
申請(專利權)人:浦華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紫光環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