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包括兩個相同的過濾器;每個過濾器包括容器本體、U形進水管、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輔助管、虹吸破壞管和水封槽,容器本體內腔從上到下順次分為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沖洗水盛容室和過濾室之間由錐形罩分隔,錐形罩開口朝下,錐形罩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過濾室和集水室由多孔板分隔,多孔板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濾層布置于多孔板上,溝通沖洗水盛容室和集水室的立管從上到下順次穿過錐形罩、濾層和多孔板,出水管的進水端設置于沖洗水盛容室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對湖泊水進行沉淀和過濾的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湖泊是指陸地上洼地積水形成的、流動緩慢的水體。湖泊水中含有兩類雜質,第一類雜質為懸浮物,顆粒最大,其直徑約在1×10-4mm以上,這類雜質在水中以不穩定的狀態存在,比較容易從水體中分離出來;第二類雜質是膠體,一般來說是顆粒直徑在1×10-6mm-1×10-4mm之間,是許多分子和離子的集合體。相對井水和泉水相比湖泊水還有的懸浮物和膠體比較多。
現有的過濾器包括進水槽、U形進水管、過濾室、集水室、沖洗水箱、出水管、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輔助管、虹吸破壞管和水封槽,待處理水順次經由進水槽和U形進水管進入過濾室,然后再經由濾層過濾后,進入集水室,集水室中的水經由匯總管進入沖洗水箱,沖洗水箱的水為過濾后的水,從出水管排出。這種過濾系統具有自動反沖洗功能,即能夠周期性地自動地對濾層進行反向沖洗,以清潔濾層。反沖洗濾層的水來自沖洗水箱中的水,每次反沖洗用水量為自虹吸破壞管下端至出水管頂端之間沖洗水箱所能夠盛容的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以對湖泊水進行凈化處理。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包括兩個相同的過濾器;每個過濾器包括容器本體、U形進水管、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輔助管、虹吸破壞管和水封槽,容器本體內腔從上到下順次分為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沖洗水盛容室和過濾室之間由錐形罩分隔,錐形罩開口朝下,錐形罩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過濾室和集水室由多孔板分隔,多孔板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濾層布置于多孔板上,溝通沖洗水盛容室和集水室的立管從上到下順次穿過錐形罩、濾層和多孔板,出水管的進水端設置于沖洗水盛容室中。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兩個過濾器的沖洗水盛容室的下部通過連通管連通。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每個過濾器的U形進水管的上端連接一個進水槽,兩個進水槽是由一個進水箱的內腔通過隔板分割形成。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進水箱的上游設置機械攪拌澄清池。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兩個過濾器的水封槽共用。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容器本體和錐形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虹吸下降管下端設置調節虹吸下降管下端口開度大小的錐形啟閉件,錐形啟閉件尖端朝上,錐形啟閉件連接于實現錐形啟閉件升降的升降桿上。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虹吸下降管上設置調節虹吸下降管過流面積的蝶閥。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壓力水管的出水段向斜下方延伸后接虹吸輔助管上端部。
上述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濾層包括從上到下順次布置的70cm厚的第一層、5cm厚的第二層、5cm厚的第三層、5cm厚的第四層、5cm厚的第五層和第六層,第一層為粒徑為0.5-1mm的天然石英石濾料層,第二層為粒徑為2-4mm的天然礫石層,第三層為粒徑為6-8mm的天然礫石層,第四層為粒徑為12-18mm的天然礫石層,第五層為粒徑為20-25mm的天然礫石層,第六層為雙層的30目尼絨網。
容器本體內腔從上到下順次分為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沖洗水盛容室和過濾室之間由錐形罩分隔,過濾室和集水室由多孔板分隔,實現了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的結構緊湊設計,使它們均在容器本體內。錐形罩的尖端朝上,使得氣體能夠匯聚在錐形罩尖端處,容易在自動反沖洗前排盡氣體,不影響后續的反沖洗。立管從上到下順次穿過錐形罩、濾層和多孔板,溝通沖洗水盛容室和集水室,實現了在容器本體內部將集水室的水送入沖洗水盛容室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錐形罩的俯視圖。
圖4為部分錐形罩內鋼筋網的示意圖。
圖5為虹吸下降管下端錐形啟閉件的示意圖。
圖6為進水箱的示意圖。
圖7為過濾器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A-A向視圖。
圖中:1過濾器,2過濾器,3連通管,4U形進水管,5錐形啟閉件,6虹吸下降管,7虹吸輔助管,8水封槽,9壓力水管,10升降桿,11出水管,12虹吸破壞管,13錐形罩,14立管,15虹吸上升管,16容器本體,17濾層,18多孔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包括兩個相同的過濾器(1和2)。每個過濾器包括容器本體16、U形進水管4、虹吸上升管15、虹吸下降管6、虹吸輔助管7、虹吸破壞管12和水封槽8。容器本體內腔從上到下順次分為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沖洗水盛容室和過濾室之間由錐形罩13分隔,錐形罩開口朝下,錐形罩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過濾室和集水室由多孔板18分隔,多孔板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用于支撐濾層。濾層17布置于多孔板上,溝通沖洗水盛容室和集水室的立管14從上到下順次穿過錐形罩、濾層和多孔板,出水管11的進水端設置于沖洗水盛容室中。
兩個過濾器的沖洗水盛容室的下部通過連通管3連通,在一個過濾器反沖洗時,可以引入另一個過濾器沖洗水盛容室的水,使得反沖洗時間更長,反沖洗效果更好。
每個過濾器的U形進水管的上端連接一個進水槽,兩個進水槽是由一個進水箱的內腔通過隔板分割形成。
進水箱的上游設置機械攪拌澄清池,使得水首先在機械攪拌澄清池進行澄清處理,然后再經由單個過濾器進行過濾。
具體地,兩個過濾器的水封槽共用。
容器本體和錐形罩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使用壽命長,建造費用低。
虹吸下降管下端設置調節虹吸下降管下端口開度大小的錐形啟閉件20,錐形啟閉件尖端朝上,錐形啟閉件連接于實現錐形啟閉件升降的升降桿19上,以調節反沖洗的強度。
另一種調節反沖洗的強度的結構為:虹吸下降管上設置調節虹吸下降管過流面積的蝶閥。
壓力水管9的出水段向斜下方延伸后接虹吸輔助管上端部,可以實現強制反沖洗,將壓力水管的壓力水通過虹吸輔助管內,將實現強制反沖洗。
濾層包括從上到下順次布置的70cm厚的第一層、5cm厚的第二層、5cm厚的第三層、5cm厚的第四層、5cm厚的第五層和第六層,第一層為粒徑為0.5-1mm的天然石英石濾料層,第二層為粒徑為2-4mm的天然礫石層,第三層為粒徑為6-8mm的天然礫石層,第四層為粒徑為12-18mm的天然礫石層,第五層為粒徑為20-25mm的天然礫石層,第六層為雙層的30目尼絨網。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相同的過濾器;每個過濾器包括容器本體、U形進水管、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輔助管、虹吸破壞管和水封槽,容器本體內腔從上到下順次分為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沖洗水盛容室和過濾室之間由錐形罩分隔,錐形罩開口朝下,錐形罩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過濾室和集水室由多孔板分隔,多孔板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濾層布置于多孔板上,溝通沖洗水盛容室和集水室的立管從上到下順次穿過錐形罩、濾層和多孔板,出水管的進水端設置于沖洗水盛容室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相同的過濾器;每個過濾器包括容器本體、U形進水管、虹吸上升管、虹吸下降管、虹吸輔助管、虹吸破壞管和水封槽,容器本體內腔從上到下順次分為沖洗水盛容室、過濾室和集水室,沖洗水盛容室和過濾室之間由錐形罩分隔,錐形罩開口朝下,錐形罩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過濾室和集水室由多孔板分隔,多孔板外緣固定于容器本體上,濾層布置于多孔板上,溝通沖洗水盛容室和集水室的立管從上到下順次穿過錐形罩、濾層和多孔板,出水管的進水端設置于沖洗水盛容室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兩個過濾器的沖洗水盛容室的下部通過連通管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每個過濾器的U形進水管的上端連接一個進水槽,兩個進水槽是由一個進水箱的內腔通過隔板分割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進水箱的上游設置機械攪拌澄清池。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湖泊水進行過濾的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兩個過濾器的水封槽共用。
6.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剛,
申請(專利權)人:李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