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包括集電桿,所述集電桿的外圍包覆有絕緣層,在所述集電桿的頭部連接有導電頭,所述集電桿連接有接線柱,所述集電桿通過絕緣軸套與大臂相套接,在所述大臂上開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穿設有鎖扣將所述集電桿鎖止;所述接線柱通過線束與接線排相接,在接線排與底架之間通過避雷器進行一級絕緣,在底架與橫梁之間通過絕緣子進行二級絕緣,通過以上技術方案,能夠提升整體絕緣性能,提高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新能源汽車
,具體涉及一種安全系統,用于對無軌電車集電器進行安全防護。
技術介紹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在公共部門的不斷推廣應用,對安全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現有技術中的無軌電車采用集電桿進行導電,即在集電桿的內部穿設線纜,另一端連接用電設備,其不足之處在于集電桿重量較重,慣性大,導致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容易脫線,而且線纜容易存在漏電風險,安全系數較低。
另外集電器的絕緣效果較差,當線網的電流出現較大的波動時,例如遇到雷擊現象,會導致瞬間電壓增大,集電器容易出現損壞,同時車體容易與電流接通,對車輛上的乘客構成安全威脅。
綜上所述,如何提升車輛的絕緣性能,成為本技術亟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通過增加多重絕緣手段,對電流進行層層阻截,來提升安全性。
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包括集電桿,所述集電桿的外圍包覆有絕緣層,在所述集電桿的頭部連接有導電頭,所述集電桿連接有接線柱,所述集電桿通過絕緣軸套與大臂相套接,在所述大臂上開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穿設有鎖扣將所述集電桿鎖止;所述接線柱通過線束與接線排相接,在接線排與底架之間通過避雷器進行一級絕緣,在底架與橫梁之間通過絕緣子進行二級絕緣。
作為優選,所述集電桿為錐形結構,頭部略向上折彎。
進一步地,在所述大臂上設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大臂連接部位開設有圓孔,在所述大臂上設有U型螺栓,所述鎖扣穿過所述圓孔,兩端與所述U型螺栓相接。
進一步地,所述避雷器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接線排安裝在所述避雷器的頂端,絕緣子固定于所述底座的下方。
作為優選,所述絕緣子底部連接有支柱,所述底架固定于二者之間,所述橫梁上下通過金屬墊圈支撐,在所述金屬墊圈與所述支柱的底部之間墊設有壓盤;所述絕緣子、所述支柱和所述金屬墊圈中部一體貫穿有螺栓,在所述螺栓的頂部設有墊塊,絕緣帽蓋在所述絕緣子的上方;在所述金屬墊圈的下方設有壓墊,螺母與所述螺栓的底端相接,固定所述壓墊。
進一步地,在所述支柱的頂部開設有凹槽,所述絕緣子的凸緣伸入至所述凹槽內。
進一步地,在所述金屬墊圈的內層設有軸套,所述軸套套設在所述螺栓外圍。
進一步地,在所述絕緣子與所述底架、所述絕緣子與所述絕緣帽、所述支柱與所述底架之間設有密封圈。
本技術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通過利用集電桿直接進行導電,能夠降低集電桿的重量,提升導電的穩定性,同時利用絕緣軸套能夠將所述集電桿與大臂穩固相接,提升絕緣性能;
2、通過利用所述避雷器,能夠對突然增大的電流進行緊急處理,及時疏導,保護整個電路系統的安全性;
3、通過利用絕緣子能夠在避雷器失效的前提下對電流進行阻截,防止電流進入至車體,確保乘客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集電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避雷器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所公開的絕緣子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集電桿;2、導電頭;3、絕緣軸套;4、大臂;5、固定件;6、鎖扣;7、U型螺栓;8、接線柱;9、接線排;10、避雷器;11、底座;12、底架;13、橫梁;14、絕緣子;15、支柱;16、金屬墊圈;17、壓盤;18、軸套;19、壓墊;20、螺栓;21、絕緣帽;22、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描述。
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包括集電桿1,所述集電桿1為錐形結構,頭部略向上折彎,在所述集電桿1的外圍包覆有絕緣層,在所述集電桿1的頭部連接有導電頭2,所述集電桿1為金屬結構,通過所述導電頭2所述集電桿1能夠直接導電,所述絕緣層能夠對集電桿1起到防護作用,同時能防止周圍物體的安全,防止觸電。
所述集電桿1連接有接線柱8,所述接線柱8穿過所述絕緣層暴露在外部,用于導引線網上的電流,所述接線柱8通過線束與接線排9相接;所述集電桿1的尾端連接有絕緣軸套3,通過所述絕緣軸套3能夠對電流起到進一步隔離作用,同時所述絕緣軸套3與大臂4相套接,通過所述絕緣軸套3能夠將所述集電桿1安全套接在所述大臂4上。
為了能夠將所述集電桿1與所述大臂4相固接,在所述大臂4上設有固定件5,在所述固定件5和所述大臂4連接部位開設有圓孔,其中圓孔的一半位于所述大臂4上,另一半位于所述固定件5上,在所述大臂4上套設有U型螺栓7,將鎖扣6穿過所述圓孔,所述鎖扣6的兩端與所述U型螺栓7相連接,通過所述U型螺栓7能夠將所述鎖扣6固定,由于所述絕緣套插在所述大臂4內部,在所述絕緣套與圓孔對應的位置開設缺口,通過所述鎖扣6能夠對所述絕緣套進行限位,防止其移動。
所述接線柱8通過線束與接線排9相接,在所述接線排9的底部連接有避雷器10,所述避雷器10固定在底座11上,通過所述底座11進行承載,所述避雷器10與所述集電桿1相反的電極相接,當遇到強電流時,所述避雷器10能夠通過相反的電極快速進行疏導,形成環形電流,防止出現安全事故。
當強電流較大時,為了防止強電流擊穿所述避雷器10,將電流引入至車體上,在車頂設有防止集電器的底架12,底架12與車頂之間設有橫梁13,在所述底架12與橫梁13之間通過絕緣子14進行二級絕緣,其具體結構為:
所述絕緣子14的底部連接有支柱15,所述底架12固定于所述絕緣子14與所述支柱15之間,在所述橫梁13上下通過金屬墊圈16支撐,在所述金屬墊圈16與所述支柱15的底部之間墊設有壓盤17,所述金屬墊圈16能夠起到減震緩沖作用。
在所述金屬墊圈16的內層設有軸套18,所述軸套套設在所述螺栓20外圍,通過所述軸套18能夠保證所述金屬墊圈16在振動壓擠情形下不會產生畸變,形成對所述金屬墊圈16的防護。
所述絕緣子14、所述支柱15和所述金屬墊圈16中部一體貫穿有螺栓,在所述螺栓20的頂部設有墊塊22,絕緣帽21蓋在所述絕緣子14的上方,通過所述絕緣帽21能夠防止絕緣子14以下部分受到雨淋受潮,造成絕緣失效。
在所述金屬墊圈16的下方設有壓墊19,螺母與所述螺栓20的底端相接,固定所述壓墊19,在所述絕緣子14與所述底架12、所述絕緣子14與所述絕緣帽21、所述支柱15與所述底架12之間設有密封圈,有利于保證同心性,使所述螺栓20保持直立,提升整體結構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包括集電桿,所述集電桿的外圍包覆有絕緣層,在所述集電桿的頭部連接有導電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電桿連接有接線柱,所述集電桿通過絕緣軸套與大臂相套接,在所述大臂上開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穿設有鎖扣將所述集電桿鎖止;所述接線柱通過線束與接線排相接,在接線排與底架之間通過避雷器進行一級絕緣,在底架與橫梁之間通過絕緣子進行二級絕緣。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包括集電桿,所述集電桿的外圍包覆有絕緣層,在所述集電桿的頭部連接有導電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電桿連接有接線柱,所述集電桿通過絕緣軸套與大臂相套接,在所述大臂上開設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內穿設有鎖扣將所述集電桿鎖止;所述接線柱通過線束與接線排相接,在接線排與底架之間通過避雷器進行一級絕緣,在底架與橫梁之間通過絕緣子進行二級絕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電桿為錐形結構,頭部略向上折彎。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大臂上設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大臂連接部位開設有圓孔,在所述大臂上設有U型螺栓,所述鎖扣穿過所述圓孔,兩端與所述U型螺栓相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無軌電車集電器的安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器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接線排安裝在所述避雷器的頂端,絕緣子固定于所述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郝慶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凱博易控驅動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