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育苗移栽方法及其專用配套設備技術

    技術編號:13305775 閱讀: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00:51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育苗移栽方法及其專用配套設備。所述專用配套設備為組合式穴盤和全自動移栽機。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組合式穴盤,方便秧苗運輸,便于移栽時使用氣吹法進行取苗;移栽時結合本發明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搭載了氣吹式取苗裝置的全自動移栽機,可實現連續快速取苗投苗,降低移栽過程中的勞動強度,工作效率高,能夠降低傳統育苗移栽過程中對苗的損傷,取苗成功率高。本發明專利技術自動化程度高,造價低,易推廣,有利于實現機械化自動化移栽,便于田間規范化管理,實現增產增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業機械化移栽
    ,具體說是一種育苗移栽方法及其專用配套設備。尤指利用組合式穴盤和全自動移栽機進行育苗移栽的方法。
    技術介紹
    育苗移栽作為作物生產種植環節中極為重要的一環,相對于直接播種種植有諸多的優點。采用育苗移栽方式種植作物,可延長作物的生長期,提高其復種指數,緩解積溫不足的問題,提高作物產量。作物育苗移栽可在移栽時建立該作物對雜草的早期生長優勢,有利于抑制雜草的生長,提高田間水肥的利用效率。在蔬菜中進行育苗移栽還可避免蔬菜直播所面臨的發芽率不高導致的缺苗問題。隨著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的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鎮,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急劇減少,而傳統的人工作物移栽是一項勞動密集型作業,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參與,并且勞動強度僅次于收獲作業,其勞動量約占作物整個生產周期所需勞動量的20%。采用機械化移栽可以解決移栽時節勞動力需求的矛盾,大大降低勞動強度,并且可以消除人工移栽造成的株距、行距和深度的不穩定,使作物的成熟期一致,便于田間規范化管理,提高產量。目前,我國農村使用的機械化移栽方法主要采用半自動移栽機進行移栽,這種移栽機工作效率低,需要人工喂苗,半自動移栽機不能完全解決用工和移栽效率問題。國內使用的全自動移栽機多為進口機型,進口機型難以很好的適應我國的種植模式和種植環境,且造價高昂,農民難以負擔,因此推廣困難,而自主研發的全自動移栽機多采用傳統的機械手式的取苗機構,這種取苗機構結構復雜,對秧苗損傷大,速度難以進一步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育苗移栽方法及其專用配套設備,具有移栽效率高、造價低、使用方便、易于推廣的優點。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育苗移栽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育苗;所述育苗是將作物(種子或其它繁殖體)播種于一種有底無蓋的育苗容器中進行的,最后獲得生長于所述育苗容器中的待移栽秧苗;所述育苗容器包括底和穴孔,所述底和所述穴孔是可分離可組合式的;2)移栽:所述移栽是將步驟1)所述育苗容器的所述底和所述穴孔分離,將所述待移栽秧苗連同其所在穴孔置于移栽機的輸送帶上,當所述待移栽秧苗連同其所在穴孔移動至所述移栽機的取苗位置時,由壓縮氣體從所述待移栽秧苗的上方將所述待移栽秧苗吹落并脫離該待移栽秧苗所在穴孔,所述待移栽秧苗最后豎直落入大田已開好的苗溝中。在上述方法中,步驟1)所述育苗容器為育苗移栽用的組合式穴盤;和/或,步驟2)所述移栽使用全自動移栽機進行。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組合式穴盤包括穴盤主體1和穴盤底板2;所述穴盤主體1為框體,所述框體內設有被隔板隔開的若干穴孔3,所述框體相對的兩側外壁上分別設有分離手柄A4;所述穴盤底板2為盤體,所述盤體相對的兩側外壁上分別設有分離手柄B5;所述穴盤主體1可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且所述分離手柄A4和所述分離手柄B5相配合;當將所述穴盤主體1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并將所述分離手柄A4和所述分離手柄B5相結合時,所述穴盤主體1和所述穴盤底板2相結合;當打開所述分離手柄A4和所述分離手柄B5時,所述穴盤主體1和所述穴盤底板2相分離。在所述組合式穴盤中進行育苗后,由于穴孔內土壤的粘結作用,穴盤主體1和穴盤底板2不易分離;所述分離手柄A4和分離手柄B5的設置可使組合式穴盤在育苗后進行移栽時便于將穴盤主體1和穴盤底板2分離;在上述方法中的所述組合式穴盤中,所述穴盤底板2的盤體內底上設有若干與所述穴盤主體1的所述穴孔3相配合的凹槽6,使所述穴盤主體1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時,所有的所述穴孔3的孔壁下端與所述穴盤底板2內對應的所述凹槽6的槽壁上端完全接合;該設計可阻斷穴孔中種植的秧苗根系間相互連結,使后續移栽更方便。在上述方法中的所述組合式穴盤中,所述穴孔3為正四棱臺形;該設計使穴孔中種植的秧苗更易被吹落;和/或,所述穴孔3呈矩陣式排列;和/或,所述框體的橫截面為矩形;和/或,所述凹槽6的槽壁縱切面呈V型;和/或,所述穴盤底板2呈矩形;和/或,所述穴盤主體1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時,所述穴盤底板2的內壁與所述穴盤主體1的外壁相接。在上述方法中的所述組合式穴盤中,所述分離手柄A的橫切面呈或型,通過其分支臂41末端連接于所述穴盤主體1的側壁上;所述分離手柄B(5)包括若干個設于所述穴盤底板(2)側壁上的開口向上的U型槽51和連接相鄰兩個所述U型槽51相近槽壁頂端的連接臂52;該U型槽51的數量與所述分離手柄A4的所述分支臂41的數量相等;所述分離手柄A4與所述分離手柄B5相結合時,所述分離手柄A4的所述分支臂41嵌入相應的所述分離手柄B5的所述U型槽51內;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全自動移栽機包括機架7,設于所述機架7底端的地輪13、開溝器9和覆土器12,導苗管8,還包括氣吹式取苗裝置和輸送帶11;所述氣吹式取苗裝置設于所述機架7內,包括氣泵15、導管16、時序控制閥17和噴嘴18;所述時序控制閥17由呈柱形且軸向中空的閥體20和設于所述閥體20中空部且與所述閥體同軸的轉子21組成;所述閥體20側壁上設有若干壓縮氣體出口23;所述壓縮氣體出口23與所述閥體20的中空部相通;所述轉子21內部設有空腔24,所述轉子21的一軸端設有壓縮氣體入口22,所述轉子21的另一軸端設鏈輪10;所述壓縮氣體入口22通過所述空腔24與所述閥體20上的所述壓縮氣體出口23相通,所述壓縮氣體入口22通過旋轉接頭與所述導管16的一端相通;所述導管16遠離所述轉子21的一端與所述氣泵15產生的壓縮氣體的輸出口相通;所述閥體20上的每個所述壓縮氣體出口23與一個所述噴嘴18的入口相通;每個所述噴嘴18的出口設于所述輸送帶11的兩段傳送帶的間隙上方;所述輸送帶11設于所述機架7內,包括通過鏈傳動連接的兩段傳送帶,所述兩段傳送帶之間的間隙即為取苗位置,該間隙大小設置應保證穴盤苗直接落下進入導苗管而不會被卡住或擋住;一個所述地輪13的一軸端設鏈輪10并通過鏈傳動與輸送帶11中的一段傳送帶連接,所述輸送帶11中的一段傳送帶通過鏈傳動與所述時序控制閥17上的所述轉子21連接;所述輸送帶11中的兩段傳送帶內分別設鏈輪10;所述鏈傳動為通過所述鏈輪10和設于該鏈輪10上的鏈條實現...

    【技術保護點】
    一種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1)育苗;所述育苗是將作物播種于一種有底無蓋的育苗容器中進行的,最后獲得生長于所述育苗容器中的待移栽秧苗;所述育苗容器包括底和穴孔,所述底和所述穴孔是可分離可組合式的;2)移栽:所述移栽是將步驟1)所述育苗容器的所述底和所述穴孔分離,將所述待移栽秧苗連同其所在穴孔置于移栽機的輸送帶上,當所述待移栽秧苗連同其所在穴孔移動至所述移栽機的取苗位置時,由壓縮氣體從所述待移栽秧苗的上方將所述待移栽秧苗吹落并脫離該待移栽秧苗所在穴孔,所述待移栽秧苗最后豎直落入大田已開好的苗溝中。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育苗;所述育苗是將作物播種于一種有底無蓋的育苗容器中
    進行的,最后獲得生長于所述育苗容器中的待移栽秧苗;所述育苗容
    器包括底和穴孔,所述底和所述穴孔是可分離可組合式的;
    2)移栽:所述移栽是將步驟1)所述育苗容器的所述底和所述
    穴孔分離,將所述待移栽秧苗連同其所在穴孔置于移栽機的輸送帶
    上,當所述待移栽秧苗連同其所在穴孔移動至所述移栽機的取苗位置
    時,由壓縮氣體從所述待移栽秧苗的上方將所述待移栽秧苗吹落并脫
    離該待移栽秧苗所在穴孔,所述待移栽秧苗最后豎直落入大田已開好
    的苗溝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
    述育苗容器為權利要求3至6中任一所述育苗移栽用的組合式穴盤;
    和/或,步驟2)所述移栽使用權利要求7至9中任一所述全自
    動移栽機進行。
    3.一種育苗移栽用的組合式穴盤,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式穴盤
    包括穴盤主體(1)和穴盤底板(2);
    所述穴盤主體(1)為框體,所述框體內設有被隔板隔開的若干
    穴孔(3),所述框體相對的兩側外壁上分別設有分離手柄A(4);
    所述穴盤底板(2)為盤體,所述盤體相對的兩側外壁上分別設
    有分離手柄B(5);
    所述穴盤主體(1)可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且所述分離手
    柄A(4)和所述分離手柄B(5)相配合;
    當將所述穴盤主體(1)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并將所述分
    離手柄A(4)和所述分離手柄B(5)相結合時,所述穴盤主體(1)
    和所述穴盤底板(2)相結合;
    當打開所述分離手柄A(4)和所述分離手柄B(5)時,所述穴
    盤主體(1)和所述穴盤底板(2)相分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育苗移栽用的組合式穴盤,其特征在于:
    所述穴盤底板(2)的盤體內底上設有若干與所述穴盤主體(1)
    的所述穴孔(3)相配合的凹槽(6),使所述穴盤主體(1)置于所述
    穴盤底板(2)內時,所有的所述穴孔(3)的孔壁下端與所述穴盤底
    板(2)內對應的所述凹槽(6)的槽壁上端完全接合。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育苗移栽用的組合式穴盤,其特征在
    于:所述穴孔(3)為正四棱臺形;
    和/或,所述穴孔(3)呈矩陣式排列;
    和/或,所述框體的橫截面為矩形;
    和/或,所述凹槽(6)的槽壁縱切面呈V型;
    和/或,所述穴盤底板(2)呈矩形;
    和/或,所述穴盤主體(1)置于所述穴盤底板(2)內時,所述
    穴盤底板(2)的內壁與所述穴盤主體(1)的外壁相接。
    6.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育苗移栽用的組合式穴盤,其特征在
    于:所述分離手柄A(4)的橫切面呈或型,通過其分支
    臂(41)末端連接于所述穴盤主體(1)的側壁上;
    所述分離手柄B(5)包括若干個設于所述穴盤底板(2)側壁上
    的開口向上的U型槽(51)和連接相鄰兩個所述U型槽相近槽壁頂端
    的連接臂(52);所述U型槽(51)的數量與所述分離手柄A(4)的
    所述分支臂(41)的數量相等;
    所述分離手柄A(4)與所述分離手柄B(5)相結合時,所述分
    離手柄A(4)的所述分支臂(41)嵌入相應的所述分離手柄B(5)
    的所述U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建農王蒙蒙劉彩玲王繼承董向前孫亞朋張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看av的网站|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黑人无码精品又粗又大又长|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日韩丰满少妇无码内射|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国99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喷水| 欲色aV无码一区二区人妻| 久久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白嫩少妇激情无码| 无码h黄动漫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无码中文字幕色专区|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永久免费网站|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免费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日本无码色情三级播放|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日日摸日日踫夜夜爽无码|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app|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去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