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植保機械
,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水田作業(yè)的全液壓驅動噴桿噴霧機。
技術介紹
現在存在的自走式打藥機多為機械傳動結構,整機重量重,橋身經常出現故障;大多為前驅動,它的缺點是,當噴藥機遇到下陷超過150mm路面時,前驅動輪不能行走無法通過,甚至需要機動車拉拽,另外,前驅動車拉運藥液少,來回裝藥浪費時間,工作效率低。全液壓驅動打藥機多為大型設備,主要進行旱田打藥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利用液壓驅動行走部件從而降低整機質量提高通過性適用于水田作業(yè)的全液壓驅動噴桿噴霧機。
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適用于水田作業(yè)的全液壓驅動噴桿噴霧機,包括機體,機體的后方設有伸縮裝置帶動平行四邊形結構的噴桿總成,機體的下方分別設有液壓式的前后驅動橋和前后驅動輪,后驅動橋的上方設有動力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的前方依次設有藥箱和控制臺,控制臺上方設有頂棚。
優(yōu)選的,所述行走馬達位于后驅動橋。
優(yōu)選的,所述動力系統(tǒng)和行走馬達之間設有分流閥。
本技術的有益之處在于操作臺和動力裝置前后設置,使整機部件重量均勻分布;通過發(fā)動機連接液壓主泵提供液壓能,控制液壓行走馬達的旋轉實現機器的行走,利用分流閥裝置避免打滑,提高機器在水田中的通過性;減少裝液次數,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噴桿總成,2.動力系統(tǒng),3.護罩,4.藥箱,5.頂棚,6.控制臺,7.前驅動橋,8.驅動輪,9.分流閥,10.后驅動橋,11.行走馬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用于水田作業(yè)的全液壓驅動噴桿噴霧機,包括機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的后方設有伸縮裝置帶動平行四邊形結構的噴桿總成(1),機體的下方分別設有液壓式的前后驅動橋和前后驅動輪(8),后驅動橋(10)的上方設有動力系統(tǒng)(2),動力系統(tǒng)(2)的前方依次設有藥箱(4)和控制臺(6),控制臺(6)上方設有頂棚(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用于水田作業(yè)的全液壓驅動噴桿噴霧機,包括機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機體的后方設有伸縮裝置帶動平行四邊形結構的噴桿總成(1),機體的下方分別設有液壓式的前后驅動橋和前后驅動輪(8),后驅動橋(10)的上方設有動力系統(tǒng)(2),動力系統(tǒng)(2)的前方依次設有藥箱(4)和控制臺(6),控制臺(6)上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國順,李明明,王金鵬,王志波,張曉偉,顏廷瑞,劉忠亮,劉明玉,莊會浩,劉成武,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衛(wèi)士植保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