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利用無紡土工布抗負壓堵塞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包括設有水通道的內芯管,所述內芯管包括連接部和滲灌部,所述連接部和滲灌部均插入土壤中置于土表下方,所述連接部的上端為水通道的進水口、用于通過水管與供水源相連接,所述滲灌部的下端為水通道的出水口、用于將水滲灌至農作物的根區灌溉區域,所述滲灌部的下端面上設有一覆蓋所述出水口的無紡土工布。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在內芯管插入土壤中的滲灌部的下端設置一個覆蓋出水口的無紡土工布,因此,在通水滲灌時,無紡土工布可有效地截流水中的土顆粒、細沙等微粒,在灌水器停水的瞬間,也不會導致在內芯管管內局部負壓的作用下將土壤中微小顆粒吸入內芯管出水口和水通道中,起到雙重截流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農業灌溉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利用無紡土工布抗負壓堵塞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
技術介紹
傳統農作物灌溉均是直接在土表上澆水,讓水慢慢地滲透到農作物根系供農作物吸收,但是,這種灌溉方式由于土表蒸發量大,從而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灌溉的水沒有完全作用于農作物中,灌溉水并不能夠完全滲透至農作物根系,故不利于農作物根系的生長。另外,我國許多地區農業生產中的季節性缺水嚴重,故急需一種適應當地生產實際的高效節水灌溉設備。目前,農作物根區滲灌是灌溉效率最高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其將灌溉器插入土壤中、置于土表下方,從而杜絕灌溉水在土表形成蒸發,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但是,這種灌水器負壓堵塞的問題嚴重阻礙了農作物根區灌溉系統推廣使用;灌水器負壓堵塞是指灌水器在灌水停止的瞬間,在管內會產生局部負壓,此負壓將土壤中微小顆粒吸入灌水器出水孔而造成堵塞。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陷和各種不足之處,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避免負壓堵塞現象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利用無紡土工布抗負壓堵塞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包括設有水通道的內芯管,所述內芯管包括連接部和滲灌部,所述連接部和滲灌部均插入土壤中置于土表下方,所述連接部的上端為水通道的進水口、用于通過水管與供水源相連接,所述滲灌部的下端為水通道的出水口、用于將水滲灌至農作物的根區灌溉區域,所述滲灌部的下端面上設有一覆蓋所述出水口的無紡土工布。進一步地,還包括壓緊螺母,所述壓緊螺母包括設有內腔的螺母側壁部、以及設有滲灌孔的螺母底部,所述內芯管的下端位于內腔中、并與螺母側壁部螺紋連接,所述無紡土工布被擠壓固定在螺母底部的上端面與內芯管的下端面之間,所述滲灌孔與水通道的出水口相連通。優選地,所述滲灌孔的直徑大于或等于出水口的直徑。優選地,所述無紡土工布覆蓋所述滲灌孔。進一步地,所述內芯管的外周設有一圈徑向凸出、且位于連接部和滲灌部交界處的凸緣,所述連接部插入水管中,且水管的下端面與凸緣的上端面相抵靠。本技術涉及的利用無紡土工布抗負壓堵塞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術中,通過在內芯管插入土壤中的滲灌部的下端設置一個覆蓋出水口的無紡土工布,因此,在通水滲灌時,無紡土工布可有效地截流水中的土顆粒、細沙等微粒,在灌水器停水的瞬間,也不會導致在內芯管管內局部負壓的作用下將土壤中微小顆粒吸入內芯管出水口和水通道中,起到雙重截流作用,保證農作物根區灌溉器的正常使用,從而提高對農作物根區的滲灌質量。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對本專利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中農作物根區灌溉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農作物根區灌溉器的使用狀態圖。圖3為圖2中農作物根區灌溉器與水管的連接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1內芯管11水通道12連接部13滲灌部14進水口15出水口16凸緣2水管3無紡土工布4壓緊螺母41螺母側壁部42螺母底部43滲灌孔5農作物51根區灌溉區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介紹。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包括設有水通道11的內芯管1,所述內芯管1包括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所述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均插入土壤中置于土表下方,所述連接部12的上端為水通道11的進水口14、用于通過水管2與供水源相連接,所述滲灌部13的下端為水通道11的出水口15、用于將水滲灌至農作物5的根區灌溉區域51,所述滲灌部13的下端面上設有一覆蓋所述出水口15的無紡土工布3。上述農作物根區灌溉器使用時,如圖2所示,將內芯管1的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插入土壤中并向下深入至農作物的根區,即將灌溉器整體連同一小段的水管2一起插入土壤中。灌溉時,供水源輸出的水通過水管2從內芯管1上端的進水口14進入水通道11中,并由水通道11下端的出水口15流出,從而完全滲灌至農作物的根區;在水滲灌農作物根區的過程中,由內芯管1下端的出水口15流出的水必須要經過無紡土工布3才可流出,故無紡土工布3可有效地截流水中的土顆粒、細沙等微粒,保證滲灌至農作物根區的水源水質。同時,在灌水器停水的瞬間,內芯管1管內會產生局部負壓,由于內芯管1下端的出水口15被無紡土工布3所覆蓋,故在局部負壓的作用下,土壤中的微小顆粒(如砂石、泥土等)被無紡土工布3截流、其不會吸入內芯管1的出水口15和水通道11中,有效地解決了灌溉器負壓堵塞的問題。本申請涉及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中,所述無紡土工布3起到雙重截流作用,進而保證農作物根區灌溉器的正常使用,從而提高對農作物根區的滲灌質量。本實施例中,所述無紡土工布3是土工布的一種,它是由合成纖維通過針刺或編織而成的透水性土工合成材料。無紡土工布的主要優點在于:1、強力高,由于使用塑料纖維,故無紡土工布在干濕狀態下都能保持充分的強力和伸長,進而延長灌溉器的使用壽命;2、耐腐蝕:在不同的酸堿度的土壤及水中能長久地耐腐蝕,進而延長灌溉器的使用壽命;3、透水性好:在纖維間有空隙,故有良好的滲水性能,從而保證水流通過灌溉器的流速,即保證灌溉器的正常灌溉作用;4、抗微生物性好:對微生物、蟲蛀均不受損害;5能阻止細砂石在負壓作用下的反向通過。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將無紡土工布3固定在內芯管1下端的具體結構為:還包括壓緊螺母4,所述壓緊螺母4包括設有內腔的螺母側壁部41、以及設有滲灌孔43的螺母底部42,所述螺母側壁部41的內周面上設有螺紋,內芯管1下端的外周面上也設有螺紋。使用時,將無紡土工布3墊入壓緊螺母4中螺母底部42的上表面上,之后旋入內芯管1,直至內芯管1與壓緊螺母4的螺母側壁部41通過螺紋連接裝配在一起,此時,所述無紡土工布3被擠壓固定在螺母底部42的上端面與內芯管1的下端面之間,所述滲灌孔43與水通道11的出水口15相連通,用于將水滲灌至農作物根區。優選地,所述滲灌孔43的直徑大于或等于出水口15的直徑;所述無紡土工布3覆蓋所述滲灌孔43。進一步地,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內芯管1的外周設有一圈徑向凸出、且位于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交界處的凸緣16,所述連接部12旋轉地插入水管2中,且水管2的下端面與凸緣16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無紡土工布抗負壓堵塞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包括設有水通道(11)的內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管(1)包括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所述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均插入土壤中置于土表下方,所述連接部(12)的上端為水通道(11)的進水口(14)、用于通過水管(2)與供水源相連接,所述滲灌部(13)的下端為水通道(11)的出水口(15)、用于將水滲灌至農作物(5)的根區灌溉區域(51),所述滲灌部(13)的下端面上設有一覆蓋所述出水口(15)的無紡土工布(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利用無紡土工布抗負壓堵塞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包括設有水通道(11)的內芯管(1),
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芯管(1)包括連接部(12)和滲灌部(13),所述連接部(12)和滲
灌部(13)均插入土壤中置于土表下方,所述連接部(12)的上端為水通道(11)的進水
口(14)、用于通過水管(2)與供水源相連接,所述滲灌部(13)的下端為水通道(11)
的出水口(15)、用于將水滲灌至農作物(5)的根區灌溉區域(51),所述滲灌部(13)
的下端面上設有一覆蓋所述出水口(15)的無紡土工布(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根區灌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緊螺母(4),所述壓緊
螺母(4)包括設有內腔的螺母側壁部(41)、以及設有滲灌孔(43)的螺母底部(42),
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余建新,余楊,張鋼,
申請(專利權)人:余建新,余楊,張鋼,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