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包括網絡終端、基站收發臺和基站控制器,網絡終端的輸出端與通過UM口與基站收發臺連接,基站收發臺與基站控制器連接,還包括數據中轉設備,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包括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和以太網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限幅器連接,限幅器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濾波器和放大器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的輸出端通過以太網芯片連接到以太網接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利用限幅器對MR基礎數據進行限幅,將信號幅度限定在固定的范圍內,對限幅后的信號進行濾波、放大和AD轉換,使得數據傳輸過程中抗干擾能力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
技術介紹
MR全稱為MeasurementReport,又叫測量報告,是評估無線環境質量的主要依據之一,MR是指信息在業務信道上每480ms(信令信道上470ms)發送一次數據;
對于GSM系統來說:MR是網絡側獲得終端無線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上行信號信息以及下行信號信息。
下行信號信息由網絡終端(也可稱之為移動臺)測量采集,通過Um口的MeasurementReport信令上報給網絡;
上行信號信息由網絡側的BTS(基站收發臺)測量采集,BTS匯總上下行測量信息后通過MR上報給BSC(基站控制器);
基站控制器BSC收到上下行測量信息后,再將上下行測量信息通過GSM系統傳輸給測量報告生成中心,由測量報告生成中心生成測量報告以供后續分析。
也就是說,現有技術中MR基礎數據的采集系統主要是網絡終端、基站收發臺和基站控制器,是現有領域很成熟的技術,在本申請中會使用到這些現有的硬件結構,但不會對這些硬件結構的內部軟件做任何改進。
現有的MR基礎數據采集系統依然具有一些不足,那就是MR基礎數據并沒有經過專門的設備對其進行限幅、放大、濾波和AD轉換等預處理,抗干擾能力弱,傳輸到測量報告生成中心時可能會造成數據的不準確,同時MR基礎數據的傳輸依托于自身的通訊系統,在自身的通訊系統無線環境質量不好、或者信號連接中斷時,很可能無法及時地將MR基礎數據傳輸到測量報告生成中心。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利用限幅器對MR基礎數據進行限幅,將信號幅度限定在固定的范圍內,對限幅后的信號進行濾波、放大和AD轉換,使得數據傳輸過程中抗干擾能力強。
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包括網絡終端、基站收發臺和基站控制器,網絡終端的輸出端與通過UM口與基站收發臺連接,基站收發臺與基站控制器連接,還包括數據中轉設備,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包括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和以太網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限幅器連接,限幅器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濾波器和放大器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的輸出端通過以太網芯片連接到以太網接口。
進一步地,以太網接口和遠程的測量報告生成中心同時連接到以太網,就能夠實現MR基礎數據通過以太網傳輸。
進一步地,在使用以太網進行數據傳輸的同時,主控MCU能夠將AD轉換器處理后的數據傳輸回基站控制器(在數據中轉設備上設置一個用于主控MCU向基站控制器傳輸數據的接口),基站控制器以現有的方式通訊系統自身進行MR基礎數據傳輸。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備份存儲器,所述的備份存儲器與主控MCU連接,備份存儲器用于對AD轉換器處理后的MR基礎數據進行備份存儲,方便以后的調用,保障數據安全。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MR數據輸入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通過MR數據輸入接口與限幅器連接。
所述的主控MCU包括MSP430單片機。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加密模塊,AD轉換器的輸出端通過加密模塊連接到主控MCU。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一個防水外殼;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設置于防水外殼內部,MR數據輸入接口和以太網接口設置于防水外殼上。
所述的防水外殼內壁設置有溫度傳感器,防水外殼上設置有散熱窗,散熱窗內設置有散熱風扇和散熱開關,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通過散熱開關與散熱風扇連接。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限幅器對MR基礎數據進行限幅,將信號幅度限定在固定的范圍內,對限幅后的信號進行濾波、放大和AD轉換,使得數據傳輸過程中抗干擾能力強。
(2)通訊系統MR基礎數據的傳輸不僅僅依托于自身網絡,通過以太網進行數據傳輸,避免了在通訊系統自身無線環境質量不好、或者信號連接中斷時,無法及時地將MR基礎數據傳輸到測量報告生成中心的問題。
(3)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備份存儲器,能夠對MR基礎數據進行備份存儲,方便后續的調取和使用。
(4)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加密模塊,保證了數據傳輸的安全。
(5)數據中轉設備設置有防水外殼,能夠有效保胡數據中轉設備,提高使用壽命。
(6)防水外殼內壁設置有溫度傳感器,防水外殼上設置有散熱窗,散熱窗內設置有散熱風扇和散熱開關,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通過散熱開關與散熱風扇連接,能夠有效實現數據中轉設備中的溫度控制,避免溫度過高,進一步提高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包括網絡終端、基站收發臺和基站控制器,網絡終端的輸出端與通過UM口與基站收發臺連接,基站收發臺與基站控制器連接,還包括數據中轉設備,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包括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和以太網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限幅器連接,限幅器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濾波器和放大器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的輸出端通過以太網芯片連接到以太網接口。
進一步地,以太網接口和遠程的測量報告生成中心同時連接到以太網,就能夠實現MR基礎數據通過以太網傳輸。
進一步地,在使用以太網進行數據傳輸的同時,主控MCU能夠將AD轉換器處理后的數據傳輸回基站控制器(在數據中轉設備上設置一個用于主控MCU向基站控制器傳輸數據的接口),基站控制器以現有的方式通訊系統自身進行MR基礎數據傳輸。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備份存儲器,所述的備份存儲器與主控MCU連接,備份存儲器用于對AD轉換器處理后的MR基礎數據進行備份存儲,方便以后的調用,保障數據安全。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MR數據輸入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通過MR數據輸入接口與限幅器連接。
所述的主控MCU包括MSP430單片機。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加密模塊,AD轉換器的輸出端通過加密模塊連接到主控MCU。
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一個防水外殼;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設置于防水外殼內部,MR數據輸入接口和以太網接口設置于防水外殼上。
所述的防水外殼內壁設置有溫度傳感器,防水外殼上設置有散熱窗,散熱窗內設置有散熱風扇和散熱開關,溫度傳感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通過散熱開關與散熱風扇連接。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包括網絡終端、基站收發臺和基站控制器,網絡終端的輸出端與通過UM口與基站收發臺連接,基站收發臺與基站控制器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數據中轉設備,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包括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和以太網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限幅器連接,限幅器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濾波器和放大器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的輸出端通過以太網芯片連接到以太網接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包括網絡終端、基站收發臺和基站控制器,網絡終端的輸出端與通過UM口與基站收發臺連接,基站收發臺與基站控制器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數據中轉設備,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包括限幅器、濾波器、放大器和AD轉換器、主控MCU、以太網芯片和以太網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與限幅器連接,限幅器的輸出端依次通過濾波器和放大器與AD轉換器連接,AD轉換器的輸出端與主控MCU連接,主控MCU的輸出端通過以太網芯片連接到以太網接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備份存儲器,所述的備份存儲器與主控MCU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測量報告MR的基礎數據采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數據中轉設備還包括MR數據輸入接口,基站控制器的輸出端通過MR數據輸入接口與限幅器連接。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義興,司正中,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亨通網智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