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野外動物觀察記錄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蟹類動物行為觀察儀,屬于野外動物視頻監(jiān)控
技術介紹
弧邊招潮蟹廣泛分布在海岸灘涂的潮間帶,在泥濘的領域生存,營穴居生活,為群集性的蟹類,它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大小懸殊的一對螯,招潮蟹典型動作為舞動大螯,這個“招潮”的動作,目的是用大螯示警、求偶或是信息交流等,其獨特而豐富的行為已經(jīng)成為蟹類行為學研究的熱點,但目前這方面的觀察記錄方法還比較簡單,比較原始,主要有照相法記錄法、人工攝像法和固定立桿監(jiān)控法,前兩種方法費時費力,后一種方法效果不佳,不便于改變立桿位置,離招潮蟹距離較遠,圖像細節(jié)較為模糊,角度不能全部為俯視。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便于移動、自動記錄、可以遙控、離弧邊招潮蟹距離較近,角度全部為俯視的灘涂弧邊招潮蟹行為研究觀察儀,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對特定區(qū)域的弧邊招潮蟹的行為進行連續(xù)記錄。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灘涂弧邊招潮蟹行為研究觀察儀包括天線支架1、固定立桿2、滑動小車3、攝像機支架4、小車軸承5、前斜拉索6、搖臂7、拉環(huán)8、定滑輪9、牽引索10、滑軌11、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變焦鏡頭13、電機支架14、轉動立桿15、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防滑齒19、立桿套筒20、儀器箱21、牽引輪22、減速電機23、配重24、拉環(huán)25、配重支架26、后斜拉索27、環(huán)箍28、太陽能 >電池板29、收發(fā)天線30、軸承蓋31、軸承32、齒輪33、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電路板35、軸承36、減速電機37、蓄電池38、齒輪39、電機轉軸40、軸承與轉軸41、底板42和螺旋調(diào)整鈕43;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防滑齒19和儀器箱21構成儀器基座,固定立桿2、轉動立桿15和立桿套筒20構成儀器垂直支架,搖臂7、滑軌11和配重支架26構成儀器水平支架,減速電機37、電機轉軸40、齒輪39、齒輪33和轉動立桿15構成水平轉體機構,減速電機23、牽引輪22、牽引索10、滑動小車3、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和變焦鏡頭13構成橫向運動機構,太陽能電池板29和蓄電池38構成能源供給機構,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變焦鏡頭13和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構成視頻錄像機構,電路板35和收發(fā)天線30構成遠程控制和遠程觀察機構,軸承與轉軸41、底板42和螺旋調(diào)整鈕43構成水平調(diào)整機構,前斜拉索6、后斜拉索27、環(huán)箍28和配重24構成附屬機構;底盆17外側設有三只側耳18,三只側耳18按1200均勻分布,每只側耳18上面設有一根可以伸縮的三腳架腳16,底盆17底部設有三只防滑齒19,三只防滑齒19按1200均勻分布,底盆17內(nèi)設有儀器箱21,儀器箱21內(nèi)設有齒輪33、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電路板35、軸承36、減速電機37、蓄電池38、齒輪39和電機轉軸40,儀器箱21上方設有立桿套筒20,立桿套筒20上方設有軸承蓋31和軸承32,立桿套筒20設在轉動立桿15和固定立桿2的底部,固定立桿2設在轉動立桿15內(nèi)部,固定立桿2的頂端穿出轉動立桿15,固定立桿2的頂端設有天線支架1、太陽能電池板29和收發(fā)天線30,轉動立桿15頂端設有環(huán)箍28,轉動立桿15中部設有電機支架14、牽引輪22和減速電機23,電機支架14右側設有搖臂7,搖臂7右側頂端設有拉環(huán)8,前斜拉索6右側與拉環(huán)8連接,前斜拉索6左側與環(huán)箍28連接,搖臂7下方設有滑軌11,滑軌11上面設有滑動小車3,滑動小車3上面設有小車軸承5,滑動小車3右側的牽引索10通過定滑輪9后與牽引輪22連接,滑動小車3左側的牽引索10直接與牽引輪22連接,滑動小車3底部設有攝像機支架4,攝像機支架4下方設有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上設有變焦鏡頭13,電機支架14左側設有配重支架26,配重支架26左側頂端設有配重24和拉環(huán)25,后斜拉索27左側與拉環(huán)25連接,后斜拉索27右側與環(huán)箍28連接,轉動立桿15可以帶動滑動小車3、攝像機支架4、前斜拉索6、搖臂7、拉環(huán)8、定滑輪9、牽引索10、滑軌11、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變焦鏡頭13、電機支架14、牽引輪22、減速電機23、配重24、拉環(huán)25、配重支架26、后斜拉索27和環(huán)箍28整體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或按逆時針方向旋轉,牽引索10可以帶動滑動小車3、攝像機支架4、小車軸承5、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和變焦鏡頭13整體向左移動或向右移動。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具有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灘涂弧邊招潮蟹行為研究觀察儀結構簡單、造價低廉、便于移動、自動記錄、可以遙控、地貌適應性強、離弧邊招潮蟹距離近、角度全部為俯視、圖像細節(jié)清晰度高,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對特定區(qū)域的弧邊招潮蟹行為進行連續(xù)記錄,或進行遠程監(jiān)控。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有如下4幅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是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是本專利技術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和防滑齒19的俯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固定立桿2、轉動立桿15、立桿套筒20和儀器箱21的剖視圖。在附圖中所標各數(shù)字分別表示如下:1.天線支架,2.固定立桿,3.滑動小車,4.攝像機支架,5.小車軸承,6.前斜拉索,7.搖臂,8.拉環(huán),9.定滑輪,10.牽引索,11.滑軌,12.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3.變焦鏡頭,14.電機支架,15.轉動立桿,16.三腳架腳,17.底盆,18.側耳,19.防滑齒,20.立桿套筒,21.儀器箱,22.牽引輪,23.減速電機,24.配重,25.拉環(huán),26.配重支架,27.后斜拉索,28.環(huán)箍,29.太陽能電池板,30.收發(fā)天線,31.軸承蓋,32.軸承,33.齒輪,34.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5.電路板,36.軸承,37.減速電機,38.蓄電池,39.齒輪,40.電機轉軸。具體實施方式1.根據(jù)圖1至圖4,灘涂弧邊招潮蟹行為研究觀察儀包括天線支架1、固定立桿2、滑動小車3、攝像機支架4、小車軸承5、前斜拉索6、搖臂7、拉環(huán)8、定滑輪9、牽引索10、滑軌11、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變焦鏡頭13、電機支架14、轉動立桿15、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防滑齒19、立桿套筒20、儀器箱21、牽引輪22、減速電機23、配重24、拉環(huán)25、配重支架26、后斜拉索27、環(huán)箍28、太陽能電池板29、收發(fā)天線30、軸承蓋31、軸承32、齒輪33、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電路板35、軸承36、減速電機37、蓄電池38、齒輪39、電機轉軸40、軸承與轉軸41、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灘涂弧邊招潮蟹行為研究觀察儀,包括天線支架1、固定立桿2、滑動小車3、攝像機支架4、小車軸承5、前斜拉索6、搖臂7、拉環(huán)8、定滑輪9、牽引索10、滑軌11、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變焦鏡頭13、電機支架14、轉動立桿15、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防滑齒19、立桿套筒20、儀器箱21、牽引輪22、減速電機23、配重24、拉環(huán)25、配重支架26、后斜拉索27、環(huán)箍28、太陽能電池板29、收發(fā)天線30、軸承蓋31、軸承32、齒輪33、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電路板35、軸承36、減速電機37、蓄電池38、齒輪39、電機轉軸40、軸承與轉軸41、底板42、螺旋調(diào)整鈕43;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防滑齒19和儀器箱21構成儀器基座,固定立桿2、轉動立桿15和立桿套筒20構成儀器垂直支架,搖臂7、滑軌11和配重支架26構成儀器水平支架,減速電機37、電機轉軸40、齒輪39、齒輪33和轉動立桿15構成水平轉體機構,減速電機23、牽引輪22、牽引索10、滑動小車3、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和變焦鏡頭13構成橫向運動機構,太陽能電池板29和蓄電池38構成能源供給機構,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灘涂弧邊招潮蟹行為研究觀察儀,包括天線支架1、固定立桿2、滑動小車3、攝
像機支架4、小車軸承5、前斜拉索6、搖臂7、拉環(huán)8、定滑輪9、牽引索10、滑軌11、紅
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變焦鏡頭13、電機支架14、轉動立桿15、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
耳18、防滑齒19、立桿套筒20、儀器箱21、牽引輪22、減速電機23、配重24、拉環(huán)25、
配重支架26、后斜拉索27、環(huán)箍28、太陽能電池板29、收發(fā)天線30、軸承蓋31、軸承32、
齒輪33、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電路板35、軸承36、減速電機37、蓄電池38、齒輪39、電
機轉軸40、軸承與轉軸41、底板42、螺旋調(diào)整鈕43;
三腳架腳16、底盆17、側耳18、防滑齒19和儀器箱21構成儀器基座,固定立桿2、轉
動立桿15和立桿套筒20構成儀器垂直支架,搖臂7、滑軌11和配重支架26構成儀器水平
支架,減速電機37、電機轉軸40、齒輪39、齒輪33和轉動立桿15構成水平轉體機構,減
速電機23、牽引輪22、牽引索10、滑動小車3、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和變焦鏡頭13構成
橫向運動機構,太陽能電池板29和蓄電池38構成能源供給機構,紅外高清數(shù)字攝像機12、
變焦鏡頭13和數(shù)字硬盤錄像機34構成視頻錄像機構,電路板35和收發(fā)天線30構成遠程控
制和遠程觀察機構,軸承與轉軸41、底板42和螺旋調(diào)整鈕43構成水平調(diào)整機構,前斜拉索
6、后斜拉索27、環(huán)箍28和配重24構成附屬機構;
其特征在于:底盆17外側設有三只側耳18,三只側耳18按1200均勻分布,每只側耳
18上面設有一根可以伸縮的三腳架腳16,底盆17底部設有三只防滑齒19,三只防滑齒19
按1200均勻分布,底盆17內(nèi)設有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唐伯平,宣富君,張代臻,劉秋寧,馮越,葛寶明,崔軍,張華彬,姜森顥,周春霖,楊麗,李超峰,費正皓,李振興,
申請(專利權)人:鹽城師范學院,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