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zhí)峁┮环N觸控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設置在基板上的多個第一觸控電極,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互相絕緣;多條觸控信號線,觸控信號線為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每條觸控信號線與唯一一個觸控電極電相連,每個觸控電極與至少四條觸控信號線電相連。本申請通過在每一個觸控電極上至少放置四根觸控信號線,所有觸控信號線全部斷線的幾率非常小,從而有效的減小了因觸控信號線的斷線而造成的產品不良,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顯示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觸摸屏作為一種輸入媒介,是目前最為簡單、方便、自然的一種人機交互方式。在顯示裝置上集成觸控功能,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平板顯示器廠商的研發(fā)熱點。
隨著電容式觸控顯示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將顯示面板的陣列基板的公共電極兼做電容式觸控的觸控電極,通過分時驅動,分時序的進行觸控控制與顯示控制,可以同時實現觸控與顯示功能。這樣,將觸控電極直接集成在顯示面板內,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并降低了面板厚度。
當復用公共電極作為觸控電極時,需要將公共電極層分割為多個子電極,同時,為了實現觸控與顯示的分時控制,需要為每個子電極配置觸控信號線,通過觸控信號線,在觸控階段為對應子電極提供觸控信號,在顯示階段為對應子電極提供公共信號。現有的互容式觸摸顯示面板一般需要單獨沉積一層金屬線,該金屬線一方面作為觸控信號線為子電極提供觸控信號,另一方面起到降低每個子電極電阻的作用。金屬線的位置一般與數據線對應,金屬線與數據線對位總會發(fā)生一定的偏移,而這種偏移會大大增加金屬線的斷線幾率,造成產品不良。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申請?zhí)峁┮环N觸控顯示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本申請實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
設置在基板上的多個第一觸控電極,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互相絕緣;
多條觸控信號線,觸控信號線為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
每條觸控信號線與唯一一個觸控電極電相連,每個觸控電極與至少四條觸控信號線電相連。
本申請實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觸控顯示裝置,包含上述觸控顯示面板。
本申請所提供的觸控顯示面板和觸控顯示裝置具有下列優(yōu)點:
本申請通過在每一個觸控電極上至少放置四根觸控信號線,所有觸控信號線全部斷線的幾率非常小,從而有效的減小了因觸控信號線的斷線而造成的產品不良,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示意圖;
圖2A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2B為圖2A沿著AA’的截面圖;
圖3A為本申請實施例的互容式觸控結構俯視圖;
圖3B為圖3A沿著AA’的截面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5A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5B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示意圖;
圖5C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一種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部分交疊情況的示意圖;
圖5D為本申請實施例中第二種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部分交疊情況的示意圖;
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7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而非對本申請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申請相關的部分。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
圖1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100,如圖1所示,觸控顯示面板100包括:第一基板101,設置在第一基板101上的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02,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02互相絕緣;
多條觸控信號線103,觸控信號線103為第一觸控電極102提供觸控信號;
每條觸控信號線103與唯一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02電相連,每個第一觸控電極102與至少四條觸控信號線103電相連。
多個第一觸控電極102用于實現觸控顯示面板100的觸控功能,第一觸控電極可以作為互容式觸控的觸控驅動電極或者觸控檢測電極,也可以作為自容式觸控電極。第一觸控電極102通過觸控信號線103連接入控制電路,由控制電路提供觸控驅動信號通過觸控信號線103輸入到每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02中,或者由第一觸控電極102生成觸控檢測信號通過觸控信號線103輸入到控制電路中進行處理,可以將觸控驅動信號和觸控檢測信號統稱為觸控信號,因而觸控信號線103為第一觸控電極102和控制電路之間傳輸觸控信號。觸控信號線103的寬度通常為幾微米,所以在實際的生產工藝中,觸控信號線存在一定的斷線風險,而一旦發(fā)生斷線就會造成局部觸控功能失靈,從而造成產品不良。按照現有的工藝能力,以觸控信號線103的最小極限寬度2微米為例,生產產線上2微米觸控信號線的斷線概率約為9%,因觸控信號線的斷線而導致的產品不良率就大約為9%,無法滿足產品的良率要求。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同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02與至少四條觸控信號線103電相連,四根觸控信號線103全部斷線的概率很小,大大提升了產品的生產良率,仍舊以觸控信號線的最小極限寬度2微米為例,每根觸控信號線103的斷線幾率9%,四根觸控信號線103全部斷線的幾率為9%^4=0.00656%,根據CPK(ComplexProcessCapabilityindex,復雜的工序能力指數)與制程良率的換算關系可知,此時CPK的值大約為1.33,可以滿足生產良率的需求。此處,CPK是現代企業(yè)用于表征制程能力的指標,制程能力指標是一種表示制程水平高低的方法,其實質作用是反映制程合格率的高低。當CPK的值大于1.33表示制程能力良好,狀態(tài)基本穩(wěn)定,是產品良率的最低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與同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02電相連的觸控信號線103的條數還可以為五條、六條、七條、八條,五條觸控信號線全部斷線的概率為9%^5=0.000505%,CPK趨近于2,表示制程能力特優(yōu)。
本實施例通過在每一個第一觸控電極102上設置與其電連接的最少四條觸控電極線,從而有效的減小了因觸控信號線的斷線而造成的產品不良,提升了生產良率,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可選的,圖2A為本實施例提供的又一種觸控顯示面板的示意圖200,如圖2A所示,觸控顯示面板200還包括:多個顯示像素PX,顯示像素PX呈陣列排布;
多條數據線D,數據線D用于給多個顯示像素PX傳輸顯示信號;
第一觸控電極202為條狀電極,第一觸控電極202的延伸方向與數據線D的延伸方向(即圖2A所示的Y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為與所述數據線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即圖2A所示的X方向)。
可選的,第一觸控電極102在觸摸感應階段用作觸控電極,在顯示階段用作公共電極。
如此一來可以將觸控功能集成于顯示面板當中,大大減小了顯示面板的厚度,有利于顯示面板的輕薄化。本實施例中觸控功能的實現可以通過互容式觸控,也可以通過自容式觸控。對于互容式觸控,包括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檢測電極,觸控驅動電極被依次輸入觸控驅動信號,觸控檢測電極輸出檢測信號,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檢測電極形成電容,當觸控顯示面板上發(fā)生觸控時,會影響觸摸點附近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檢測電極之間的耦合,從而改變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檢測電極之間的電容量。檢測觸摸點位置的方法為,對觸控驅動電極依次輸入觸控驅動信號,觸控檢測電極同時輸出觸控檢測信號,這樣可以得到所有觸控驅動電極和觸控檢測電極交匯點的電容值大小,即整個集成觸控顯示面板的二維平面的電容大小,根據觸控顯示面板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設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個第一觸控電極,所述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互相絕緣;多條觸控信號線,所述觸控信號線為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每條所述觸控信號線與唯一一個第一觸控電極電相連,所述每個第一觸控電極與至少四條觸控信號線電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
設置在第一基板上的多個第一觸控電極,所述多個第一觸控電極互相絕
緣;
多條觸控信號線,所述觸控信號線為第一觸控電極提供觸控信號;
每條所述觸控信號線與唯一一個第一觸控電極電相連,所述每個第一觸
控電極與至少四條觸控信號線電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多個顯示像素,所述顯示像素呈陣列排布;
多條數據線,所述數據線用于給所述多個顯示像素傳輸顯示信號;
所述第一觸控電極為條狀電極,所述第一觸控電極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數
據線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一觸控電極的排列方向為與所述數據線延伸方
向相交的方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觸控電極在觸摸感應階段用作觸控電極,在顯示階段用作公共
電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觸控信號線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數據線的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觸控
信號線與所述數據線不同層設置,任一所述觸控信號線與任一所述數據線相
互絕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條觸控信號線直接鋪設于所述第一觸控電極的一個表面。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觸控信號線為所述第一觸控電極傳輸觸控驅動信號。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觸控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與所述基板相對設置的第二基板;
設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觸控電極,所述第二觸控電極為條狀電
極,所述第二觸控電極并列排布,所述第二觸控電極的延伸方向與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金慧俊,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