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像素電極頂部結構的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內嵌式觸摸LCD裝置被實現為像素電極頂部結構,由此防止了紅色像素、綠色像素和藍色像素之間的混色。制造內嵌式觸摸LCD裝置的方法減少了制造TFT陣列基板的所必需的掩模數目,由此減少了制造時間和制造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要求2014年12月31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4-0195973號的權益,其通過引用出于所有目的并入本文,如在本文中完全闡述那樣。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有像素電極頂部結構的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代替常規應用于平板顯示裝置的鼠標或鍵盤,能夠使用戶用手指或筆直接輸入信息的觸摸屏被應用于平板顯示裝置。特別地,因為所有用戶可以很容易地操作觸摸屏,所以觸摸屏的應用逐漸擴大。觸摸屏應用于監視器(例如導航、工業終端、筆記本電腦、金融自動化設備和游戲機)、便攜式終端(例如移動電話、MP3播放器、PDA、PMP、PSP、便攜式游戲機、DMB接收機和平板個人電腦(PC))和家用電器(例如冰箱、微波爐和洗衣機)。基于其中觸摸屏耦接至液晶面板的結構,觸摸屏可以進行如下分類。觸摸屏可以分為:觸摸屏構造在液晶盒面板內的內嵌式(in-cell)觸摸型、觸摸屏設置在液晶盒面板上的盒上式(On-Cell)觸摸型、以及觸摸屏耦接至顯示面板外部的外掛式(Add-on)。下文中,耦接至液晶面板的觸摸屏(觸摸面板)被稱為觸摸顯示裝置。圖1A、圖1B、和圖1C為示出應用觸摸屏的相關技術的觸摸顯示裝置的圖。圖1A示出外掛式觸摸顯示裝置。圖1B示出修改的外掛式觸摸顯示裝置。圖1C示出混合式觸摸顯示裝置。在圖1A的外掛式觸摸顯示裝置和圖1B的修改的外掛式觸摸顯示裝置中,觸摸屏設置在包括薄膜晶體管(TFT)陣列基板1和濾色器陣列基板2的液晶面板上。在觸摸屏中設置有觸摸驅動電極(TX電極)和觸摸接收電極(RX電極)。在這種情況下,觸摸驅動電極(TX電極)和觸摸接收電極(RX電極)可以設置在同一層或不同層上。在圖1C的混合式觸摸顯示裝置中,觸摸驅動電極(TX電極)設置在TFT陣列基板1上,并且觸摸接收電極(RX電極)設置在濾色器陣列基板2上。在相關技術的觸摸顯示裝置中,因為液晶面板和觸摸屏是分開制造的,所以制造工藝復雜,并且成本增加。最近,為了減小觸摸顯示裝置的厚度并且降低制造成本,已經開發了觸摸電極(觸摸傳感器)構造在液晶盒面板內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內嵌式觸摸LCD裝置使用設置在TFT陣列基板上的公共電極作為觸摸傳感器。圖2為示出互電容式的內嵌式LCD裝置。參照圖2,互電容式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將設置在TFT陣列基板上的公共電極驅動用作觸摸驅動電極(TX電極)和觸摸接收電極(RX電極)。在互電容式中,在液晶面板10的左邊框區域和右邊框區域中設置有與觸摸驅動電極(TX電極)連接的觸摸驅動線14和與觸摸接收電極(RX電極)連接的觸摸接收線12,這使得邊框寬度增加。圖3示意性示出了制造具有公共電極頂部像素結構的內嵌式觸摸顯示裝置的工藝,并且示出了制造工藝所應用的掩模的數目。參照圖3,在公共電極頂部像素結構中,公共電極設置在像素結構的最上層上,并且使用在公共電極下方設置有像素電極的公共電極頂部(Vcom頂部)像素結構。TFT的有源層的材料可以使用低溫多晶硅(LTPS)。在應用公共電極頂部像素結構的相關技術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中,制造工藝應用11個掩模,因而,進行了許多詳細的工藝。出于這個原因,制造工藝復雜,并且制造成本增加。另外,當應用公共電極頂部像素結構時,在像素之間的邊界區域中的光透射率高。出于這個原因,在紅色像素、綠色像素和藍色像素之間發生了混色。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本專利技術涉及提供一種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點產生的一個或更多個問題的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涉及提供一種具有像素電極頂部結構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涉及提供一種防止紅色像素、綠色像素和藍色像素之間混色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涉及提供一種減少用于制造內嵌式觸摸LCD裝置的掩模數目并且簡化了制造工藝的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涉及提供一種降低觸摸顯示裝置的制造成本的制造方法。除了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之外,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下面描述,而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下面的描述將清楚地理解其他特征和優點。本專利技術的另外的優點和特征將被部分地闡述于下面的說明中,并且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當對下述進行研究時本專利技術的另外的優點和特征在某種程度上是明顯的,或者可以從本專利技術的實踐中獲知本專利技術的另外的優點和特征。通過在書面描述及其權利要求以及附圖中所具體指出的結構可以實現和得到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其他優點。為了實現這些和其他優點并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如在本文中所實施和廣泛描述的,提供了一種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所述裝置包括設置在多個像素區的每一個中的薄膜晶體管(TFT)。源極接觸部可以連接至TFT的源電極。漏極接觸部可以連接至TFT的漏電極。在源極接觸部和漏極接觸部上可以設置有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化層。在第二鈍化層上可以設置有公共電極。在公共電極上可以設置有第三鈍化層。導線可以設置成穿過第三鈍化層與公共電極交疊。像素電極可以在第一接觸孔中連接至漏極接觸部并且設置在第三鈍化層上。在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制造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在多個像素區的每一個中形成薄膜晶體管(TFT)。該方法可以形成連接至TFT的源電極的源極接觸部,并且可以形成連接至TFT的漏電極的漏極接觸部。該方法可以在源極接觸部和漏極接觸部上形成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化層。該方法可以在第二鈍化層上形成公共電極。該方法可以在公共電極上形成第三鈍化層。該方法可以形成露出漏極接觸部的第一接觸孔并且可以形成露出部分公共電極的第二接觸孔。該方法可以形成連接至公共電極的導線。該方法可以在第一接觸孔中以及在第三鈍化層上形成像素電極。應該理解的是,本專利技術的前述一般性描述和以下詳細描述兩者都是示例性和說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如所要求保護的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的說明。附圖說明本申請包括附圖以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附圖被并入本申請并且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附圖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案并且與描述一起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附圖中:圖1A、圖1B和圖1C為示出應用觸摸屏的相關技術的觸摸顯示裝置的圖;圖2為示出互電容式的內嵌式LCD裝置的圖;圖3示意性地示出制造具有公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包括:設置在多個像素區的每一個中的薄膜晶體管(TFT);連接至所述TFT的源電極的源極接觸部;連接至所述TFT的漏電極的漏極接觸部;設置在所述源極接觸部和所述漏極接觸部上的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化層;設置在所述第二鈍化層上的公共電極;設置在所述公共電極上的第三鈍化層;設置在所述第三鈍化層上并且與所述公共電極交疊的導線;以及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在第一接觸孔中連接至所述漏極接觸部并且設置在所述第三鈍化層上。
【技術特征摘要】
2014.12.31 KR 10-2014-01959731.一種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包括:
設置在多個像素區的每一個中的薄膜晶體管(TFT);
連接至所述TFT的源電極的源極接觸部;
連接至所述TFT的漏電極的漏極接觸部;
設置在所述源極接觸部和所述漏極接觸部上的第一鈍化層和第二鈍
化層;
設置在所述第二鈍化層上的公共電極;
設置在所述公共電極上的第三鈍化層;
設置在所述第三鈍化層上并且與所述公共電極交疊的導線;以及
像素電極,所述像素電極在第一接觸孔中連接至所述漏極接觸部并且
設置在所述第三鈍化層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其中所述導線設置
在露出所述公共電極的第二接觸孔中并且連接至所述公共電極。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內嵌式觸摸LCD裝置,其中所述第二接觸
孔和所述導線設置在與數據線交疊的區域中。
4.一種制造內嵌式觸摸液晶顯示(LCD)裝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禹允煥,李東香,南志豪,
申請(專利權)人:樂金顯示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韓國;KR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