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顯示
,尤其涉及一種在OLB區綁定引腳的方法。
技術介紹
主動式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ThinFilmTransistor-LCD,TFT-LCD)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通常液晶顯示面板由彩膜基板(CF,ColorFilter)、薄膜晶體管基板(TFT,ThinFilmTransistor)、夾于彩膜基板與薄膜晶體管基板之間的液晶(LC,LiquidCrystal)及密封框膠(Sealant)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過在兩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驅動電壓來控制液晶層的液晶分子的旋轉,將背光模組的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就目前主流市場上的TFT-LCD顯示面板而言,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TN)或超扭曲向列(SuperTwistedNematic,STN)型,平面轉換(In-PlaneSwitching,IPS)型、及垂直配向(VerticalAlignment,VA)型。電視的液晶顯示屏幕受限于尺寸過大,一般使用的是VA模式的顯示技術,少部分使用IPS顯示模式。在液晶顯示面板的制作過程中,已經形成薄膜晶體管的基板上需要覆蓋一層有機膜(PFA)作為平坦化層(Planarization,PLN),以改變下層膜表面的平整性,防止電場互相干擾,平坦化層通常為感旋光材料。普通的VA顯示模式,無論是PVA,MVA,或者HVA都不會使用到有機膜來起到平坦化的作用,但是如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在OLB區綁定引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提供一TFT基板,所述TFT基板包括顯示區、及OLB區;所述OLB區包括襯底基板(11)、形成于襯底基板(11)上的數個并列排布的第一引腳(12)、形成于所述襯底基板(11)及數個第一引腳(12)上的柵極絕緣層(13)、形成于所述柵極絕緣層(13)上的與數個第一引腳(12)相對設置的數個第二引腳(14)、及形成于所述柵極絕緣層(13)及數個第二引腳(14)上的鈍化層(15);步驟2、在所述TFT基板上涂布形成一層有機膜,得到平坦化層(16);步驟3、在所述平坦化層(16)、鈍化層(15)、及柵極絕緣層(13)上對應每一第一引腳(12)的上方形成至少一個第一過孔(51),在所述平坦化層(16)及鈍化層(15)上對應每一第二引腳(14)的上方形成至少一個第二過孔(52);步驟4、在所述平坦化層(16)上形成導電層,對所述導電層進行圖案化處理,得到對應數個第一引腳(12)及數個第二引腳(14)的數個連接導線(17),每一連接導線(17)通過第一過孔(51)與對應的第一引腳(12)相連接,通過第二過孔(52)與對應的第二引腳(14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在OLB區綁定引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提供一TFT基板,所述TFT基板包括顯示區、及OLB區;
所述OLB區包括襯底基板(11)、形成于襯底基板(11)上的數個并列
排布的第一引腳(12)、形成于所述襯底基板(11)及數個第一引腳(12)
上的柵極絕緣層(13)、形成于所述柵極絕緣層(13)上的與數個第一引腳
(12)相對設置的數個第二引腳(14)、及形成于所述柵極絕緣層(13)及數
個第二引腳(14)上的鈍化層(15);
步驟2、在所述TFT基板上涂布形成一層有機膜,得到平坦化層
(16);
步驟3、在所述平坦化層(16)、鈍化層(15)、及柵極絕緣層(13)
上對應每一第一引腳(12)的上方形成至少一個第一過孔(51),在所述平
坦化層(16)及鈍化層(15)上對應每一第二引腳(14)的上方形成至少一
個第二過孔(52);
步驟4、在所述平坦化層(16)上形成導電層,對所述導電層進行圖案
化處理,得到對應數個第一引腳(12)及數個第二引腳(14)的數個連接導
線(17),每一連接導線(17)通過第一過孔(51)與對應的第一引腳
(12)相連接,通過第二過孔(52)與對應的第二引腳(14)相連接,從而將
相對應的第一引腳(12)與第二引腳(14)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在OLB區綁定引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驟2中形成的有機膜為光阻材料。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在OLB區綁定引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驟2中形成的有機膜的厚度為1.5-3.5μm。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巖溪,林永倫,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