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下水器,包括閥芯(1)和堵頭;所述堵頭包括堵頭內套(2)和堵頭外套(3);所述堵頭內套(2)固定連接于閥芯(1)一端;堵頭外套(3)可拆式連接在堵頭內套(2)上。采用這種結構后,不需整體取下堵頭和閥芯便可清理堵塞物,從而保證堵頭或閥芯不易損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衛浴
,尤其涉及一種下水器。
技術介紹
目前,廚衛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廚衛產品中的下水器是連接排水管道系統與盛水盆產品的重要接口,運用非常廣泛,比如運用在浴缸、面盆或洗手盆上。堵頭和閥芯是下水器中的重要組成部件,堵頭和閥芯一般緊固連接。下水器在工作過程中,由于人們使用后的水常常伴有碎肩或者纖維雜物,易在閥芯處造成堵塞或積存,這時需將堵頭與閥芯整體從下水器中取下以清理堵塞物。這種結構在使用時會產生以下不足:I)整體取出堵頭和閥芯一般需要特殊的工具,造成堵頭的取下或安裝麻煩;2)使用特殊的工具將堵頭和閥芯整體取下或安裝的過程中,由于不好控制力度,易造成堵頭或閥芯的損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需整體取下堵頭和閥芯便可清理堵塞物,從而保證堵頭或閥芯不易損壞的下水器。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下水器,包括閥芯和堵頭;所述堵頭包括堵頭內套和堵頭外套;所述堵頭內套固定連接于閥芯一端;堵頭外套可拆式連接在堵頭內套上。作為優選,所述堵頭外套具有包容堵頭內套的空腔;所述堵頭內套的外圓周面上具有至少一條環繞外圓周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內套設有與所述空腔的腔壁抵緊的彈性件。作為優選,所述空腔的腔壁上并且與所述凹槽對應位置處設有與所述彈性件形狀相適應的卡槽;所述彈性件與卡槽抵緊。作為優選,所述彈性件為O型圈。作為優選,所述堵頭內套的外圓周面上具有兩條環繞外圓周面的凹槽,相應的彈性件的數量為兩個,空腔的腔壁上的卡槽的數量為兩個。這樣,可進一步保證堵頭外套與堵頭內套配合的牢固性。采用以上結構后,本技術的下水器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將堵頭設計成由堵頭外套和堵頭內套可拆式連接的分體結構;這樣在清理下水器中的堵塞物時,只需將堵頭外套從堵頭內套上拆下就可清理。這樣就克服了現有技術中清理堵塞物時須將堵頭和閥芯整體從下水器中取下的形式,避免了堵頭和閥芯整體反復從下水器中取下和裝上,有效防止了閥芯與堵頭的損壞;2、堵頭內套與堵頭外套采用彈性件與外堵頭的空腔抵緊配合,這樣在需要清理堵塞物時,只需用手就可以將堵頭外套從堵頭內套拔出或裝上,不需使用特殊工具,拆裝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下水器的結構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下水器裝配后的結構意圖。其中:1、閥芯;2、堵頭內套;2.1、凹槽;3、堵頭外套;3.1、空腔;3.2、卡槽;4、0型圈。【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技術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參見附圖1至附圖2所示,本技術的下水器,包括閥芯I和堵頭;所述堵頭包括堵頭內套2和堵頭外套3;所述堵頭內套2固定連接于閥芯I 一端;堵頭外套3可拆式連接在堵頭內套2上,本實施例中堵頭內套2螺接在接于閥芯I 一端。所述堵頭外套3具有包容堵頭內套2的空腔3.1;所述堵頭內套2的外圓周面上具有至少一條環繞外圓周面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內套設有與所述空腔3.1的腔壁抵緊的彈性件。彈性件具有彈性,堵頭外套3套設在堵頭內套2上時,堵頭外套3在彈性件的彈力作用下就可固定在堵頭內套2上。為了使堵頭外套3更好地固定在堵頭內套2上而不脫落,本事實例中,所述空腔3.1的腔壁上并且與所述凹槽2.1對應位置處設有與所述彈性件形狀相適應的卡槽3.2;所述彈性件與卡槽3.2抵緊。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為O型圈4。本實施例中,所述堵頭內套2的外圓周面上具有兩條環繞外圓周面的凹槽,相應的彈性件的數量為兩個,空腔3.1的腔壁上的卡槽3.2的數量為兩個。裝配時,堵頭內套2螺接在接于閥芯I的一端,兩條O型圈4分別套在兩條凹槽2.1內,堵頭外套3的空腔3.1套接在堵頭內套2上,兩條O型圈4分別與卡槽3.2抵緊便可完成裝配過程。取下堵頭外套3時,用手拿住堵頭外套3的外圓周面,然后施予閥芯I軸線方向且遠離閥芯I的力,由于O型圈4具有彈性,卡槽3.2可從O型圈4脫離,完成取下堵頭外套3的過程。以上所述,僅是本技術較佳可行的實施示例,不能因此即局限本技術的權利范圍,對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運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構思做出的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都應屬于在本技術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下水器,包括閥芯(I)和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包括堵頭內套(2)和堵頭外套(3);所述堵頭內套(2)固定連接于閥芯(I) 一端;堵頭外套(3)可拆式連接在堵頭內套(2)上。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外套(3)具有包容堵頭內套(2)的空腔(3.1);所述堵頭內套(2)的外圓周面上具有至少一條環繞外圓周面的凹槽(2.1);所述凹槽(2.1)內套設有與所述空腔(3.1)的腔壁抵緊的彈性件。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3.1)的腔壁上并且與所述凹槽(2.1)對應位置處設有與所述彈性件形狀相適應的卡槽(3.2);所述彈性件與卡槽(3.2)抵緊。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件為O型圈(4)。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下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內套(2)的外圓周面上具有兩條環繞外圓周面的凹槽(2.1),相應的彈性件的數量為兩個,空腔(3.1)的腔壁上的卡槽(3.2)的數量為兩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下水器,包括閥芯(1)和堵頭;所述堵頭包括堵頭內套(2)和堵頭外套(3);所述堵頭內套(2)固定連接于閥芯(1)一端;堵頭外套(3)可拆式連接在堵頭內套(2)上。采用這種結構后,不需整體取下堵頭和閥芯便可清理堵塞物,從而保證堵頭或閥芯不易損壞。【IPC分類】E03C1/23【公開號】CN205369419【申請號】CN201620190765【專利技術人】周平安 【申請人】寧波德利福潔具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3月1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下水器,包括閥芯(1)和堵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包括堵頭內套(2)和堵頭外套(3);所述堵頭內套(2)固定連接于閥芯(1)一端;堵頭外套(3)可拆式連接在堵頭內套(2)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平安,
申請(專利權)人:寧波德利福潔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