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包括葉輪曝氣器和反應器罐體,葉輪曝氣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設于反應器罐體的頂部,葉輪曝氣器的葉輪設于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中,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上部設有出水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上部設有兩個出水口,出水堰與出水口相連通,反應器罐體的底部對稱設有多個進水口,反應器罐體的中部設有導泥腔,導泥腔通過多個連接桿與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導泥腔的底部設有排泥管,排泥管與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排泥管的末端為排泥口,該排泥口與外界相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結構簡單;2、占地面積小;3、能耗小,運營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曝氣沉淀裝置。
技術介紹
曝氣生物濾池技術是20世紀80年代末在歐美發展起來的一種集過濾、吸附和生物氧化三合一的新型污水處理技術。它可同時起到普通曝氣池、二沉池和砂濾池的作用,具有去除SS、B0D、硝化脫氮等多種功能,該技術已被證明是一種高效能、低成本和占地小的污水處理技術,其應用前景廣闊。但是目前存在的曝氣沉淀裝置大多存在結構復雜、占地面積大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目的:本技術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做出改進,即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曝氣沉淀裝置。技術方案: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包括葉輪曝氣器和反應器罐體,所述葉輪曝氣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設于反應器罐體的頂部,所述葉輪曝氣器的葉輪設于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中,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上部設有出水堰,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上部設有兩個出水口,所述出水堰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所述反應器罐體側壁的底部對稱設有多個進水口,所述反應器罐體的中部設有導泥腔,所述導泥腔通過多個連接桿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所述導泥腔的底部設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所述排泥管的末端為排泥口,該排泥口與外界相通。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底部對稱設有兩個進水口。更進一步地,所述反應器罐體為圓柱體。更進一步地,所述進水口沿著切線方向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相通。進一步地,所述導泥腔的內徑大于所述排泥管的內徑。有益效果:本技術公開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結構簡單;2、占地面積小;3、能耗小,運營成本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公開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葉輪曝氣器 2-出水口3-出水堰4-導泥腔5-排泥管6-進水口7-排泥口8-連接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包括葉輪曝氣器I和反應器罐體,葉輪曝氣器I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設于反應器罐體的頂部,葉輪曝氣器I的葉輪設于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中,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上部設有出水堰3,反應器罐體的側壁上部設有兩個出水口2,出水堰3與出水口 2相連通,反應器罐體的底部對稱設有多個進水口6,反應器罐體的中部設有導泥腔4,導泥腔4通過多個連接桿8與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導泥腔4的底部設有排泥管5,排泥管5與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排泥管5的末端為排泥口 7,該排泥口 7與外界相通。進一步地,反應器罐體側壁的底部對稱設有兩個進水口6。更進一步地,反應器罐體為圓柱體。更進一步地,進水口6沿著切線方向與反應器罐體相通。進一步地,導泥腔4的內徑大于排泥管5的內徑。上面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做了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屬
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主權項】1.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葉輪曝氣器和反應器罐體, 所述葉輪曝氣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設于反應器罐體的頂部,所述葉輪曝氣器的葉輪設于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中, 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上部設有出水堰,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上部設有兩個出水口,所述出水堰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 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的底部對稱設有多個進水口, 所述反應器罐體的中部設有導泥腔,所述導泥腔通過多個連接桿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所述導泥腔的底部設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所述排泥管的末端為排泥口,該排泥口與外界相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底部對稱設有兩個進水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罐體為圓柱體。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口沿著切線方向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相通。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泥腔的內徑大于所述排泥管的內徑。【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包括葉輪曝氣器和反應器罐體,葉輪曝氣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設于反應器罐體的頂部,葉輪曝氣器的葉輪設于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中,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上部設有出水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上部設有兩個出水口,出水堰與出水口相連通,反應器罐體的底部對稱設有多個進水口,反應器罐體的中部設有導泥腔,導泥腔通過多個連接桿與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導泥腔的底部設有排泥管,排泥管與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排泥管的末端為排泥口,該排泥口與外界相通。本技術公開的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結構簡單;2、占地面積小;3、能耗小,運營成本低。【IPC分類】C02F3/02【公開號】CN205367858【申請號】CN201620151847【專利技術人】李健強 【申請人】李健強【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2月2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曝氣沉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葉輪曝氣器和反應器罐體,所述葉輪曝氣器通過螺栓連接的方式固設于反應器罐體的頂部,所述葉輪曝氣器的葉輪設于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中,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內腔上部設有出水堰,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上部設有兩個出水口,所述出水堰與所述出水口相連通,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的底部對稱設有多個進水口,所述反應器罐體的中部設有導泥腔,所述導泥腔通過多個連接桿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所述導泥腔的底部設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與所述反應器罐體的側壁焊接,所述排泥管的末端為排泥口,該排泥口與外界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健強,
申請(專利權)人:李健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香港;8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