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包括瓶身和瓶身分隔板,瓶身包括上瓶身和下瓶身,上瓶身與下瓶身通過設置在上瓶身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下瓶身頂部設置有連接部,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匹配,在上瓶身內設置有瓶身分隔板,瓶身分隔板設置在上瓶身中間位置上,在上瓶身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本調味品包裝可以同時盛裝多種不同類型或風味的調味品;雙瓶蓋的設計可以保證取用液體調味品時不易灑漏,方便又衛生;瓶身設計小巧,方便外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
技術介紹
調味品是指能增加菜肴的色、香、味,促進食欲,有益于人體健康的輔助食品。它的主要功能是增進菜品質量,滿足消費者的感官需要,從而刺激食欲,增進人體健康。從廣義上講,調味品包括咸味劑、酸味劑、甜味劑、鮮味劑和辛香劑等。調味品在調和菜品味道的同時,由于其本身的營養,往往也會賦予菜品更多的營養成分。調味食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國內甚至國外都是人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中,人們會選擇不同種類的調味品進行調味,有固體調味品也有液體調味品,然而不同種類的調味品就會對應有很多的包裝,使得調味品在攜帶上會顯得非常麻煩,大量的包裝袋同時也帶來了不環保。此時僅能盛裝單一品種調味品的包裝無法在攜帶上滿足人們的需求。而且對于大多瓶裝調味品來說,在開封以后,密封都不太嚴,容易灑漏,攜帶既不方便又不衛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包括瓶身和瓶身分隔板,所述瓶身包括上瓶身和下瓶身,所述上瓶身與所述下瓶身通過設置在所述上瓶身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所述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所述下瓶身頂部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在所述上瓶身內設置有所述瓶身分隔板,所述瓶身分隔板設置在所述上瓶身中間位置上,在所述上瓶身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在所述上瓶身封口外側設置有封口外螺紋,外瓶蓋通過所述封口外螺紋與所述上瓶身封口相連,在所述上瓶身封口上設置有液態調味品導流孔。在所述液態調味品導流孔頂端設置有導流孔外螺紋,所述導流孔瓶蓋通過所述導流孔外螺紋與所述液態調味品導流孔相連。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調味品包裝可以同時盛裝多種不同類型或風味的調味品;雙瓶蓋的設計可以保證取用液體調味品時不易灑漏,方便又衛生;瓶身設計小巧,方便外攜;在上瓶身內能夠同時盛裝兩種不同的液體調味品,而在下瓶身內能夠盛裝一種固態調味品,能夠有效地將不同狀態的調味品分區進行盛放。【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瓶身,2為上瓶身,3為下瓶身,4為瓶身分隔板,5為上瓶身封口,6為液態調味品導流孔,7為外瓶蓋,8為導流孔瓶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包括瓶身I和瓶身分隔板4,瓶身I包括上瓶身2和下瓶身3,上瓶身2與下瓶身3通過設置在上瓶身2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下瓶身3頂部設置有連接部,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匹配,在上瓶身2內設置有瓶身分隔板4,瓶身分隔板4設置在上瓶身2中間位置上,在上瓶身2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 5。實施例2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包括瓶身I和瓶身分隔板4,瓶身I包括上瓶身2和下瓶身3,上瓶身2與下瓶身3通過設置在上瓶身2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下瓶身3頂部設置有連接部,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匹配,在上瓶身2內設置有瓶身分隔板4,瓶身分隔板4設置在上瓶身2中間位置上,在上瓶身2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 5。在上瓶身封口5外側設置有封口外螺紋,外瓶蓋7通過封口外螺紋與上瓶身封口 5相連,在上瓶身封口 5上設置有液態調味品導流孔6。實施例3—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包括瓶身I和瓶身分隔板4,瓶身I包括上瓶身2和下瓶身3,上瓶身2與下瓶身3通過設置在上瓶身2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下瓶身3頂部設置有連接部,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匹配,在上瓶身2內設置有瓶身分隔板4,瓶身分隔板4設置在上瓶身2中間位置上,在上瓶身2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 5。在上瓶身封口5外側設置有封口外螺紋,外瓶蓋7通過封口外螺紋與上瓶身封口 5相連,在上瓶身封口 5上設置有液態調味品導流孔6。在液態調味品導流孔6頂端設置有導流孔外螺紋,導流孔瓶蓋8通過導流孔外螺紋與液態調味品導流孔6相連。本調味品包裝可以同時盛裝多種不同類型或風味的調味品;雙瓶蓋的設計可以保證取用液體調味品時不易灑漏,方便又衛生;瓶身設計小巧,方便外攜;在上瓶身內能夠同時盛裝兩種不同的液體調味品,而在下瓶身內能夠盛裝一種固態調味品,能夠有效地將不同狀態的調味品分區進行盛放。以上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和瓶身分隔板,所述瓶身包括上瓶身和下瓶身,所述上瓶身與所述下瓶身通過設置在所述上瓶身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所述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所述下瓶身頂部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在所述上瓶身內設置有所述瓶身分隔板,所述瓶身分隔板設置在所述上瓶身中間位置上,在所述上瓶身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瓶身封口外側設置有封口外螺紋,外瓶蓋通過所述封口外螺紋與所述上瓶身封口相連,在所述上瓶身封口上設置有液態調味品導流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態調味品導流孔頂端設置有導流孔外螺紋,所述導流孔瓶蓋通過所述導流孔外螺紋與所述液態調味品導流孔相連。【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包括瓶身和瓶身分隔板,瓶身包括上瓶身和下瓶身,上瓶身與下瓶身通過設置在上瓶身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下瓶身頂部設置有連接部,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外螺紋與內螺紋相匹配,在上瓶身內設置有瓶身分隔板,瓶身分隔板設置在上瓶身中間位置上,在上瓶身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本調味品包裝可以同時盛裝多種不同類型或風味的調味品;雙瓶蓋的設計可以保證取用液體調味品時不易灑漏,方便又衛生;瓶身設計小巧,方便外攜。【IPC分類】B65D1/04, B65D51/18【公開號】CN205366303【申請號】CN201620032158【專利技術人】鄭宇 , 王敏, 張祥龍, 曹珊, 申雁冰, 宋佳 【申請人】天津科技大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攜式調味品包裝,其特征在于:包括瓶身和瓶身分隔板,所述瓶身包括上瓶身和下瓶身,所述上瓶身與所述下瓶身通過設置在所述上瓶身底部的連接孔相連,在所述連接孔內設置有內螺紋,在所述下瓶身頂部設置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外側設置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與所述內螺紋相匹配,在所述上瓶身內設置有所述瓶身分隔板,所述瓶身分隔板設置在所述上瓶身中間位置上,在所述上瓶身頂部設置有上瓶身封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宇,王敏,張祥龍,曹珊,申雁冰,宋佳,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科技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