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動磨漿機,是將谷豆類食物原料磨成糊狀漿液的機械。包括:電機驅動裝置、下磨、上磨、墊板、連接軸、集水罐、加水裝置、電源開關、水泵開關、落料裝置、封蓋、支承架、撥漿裝置;其中,支承架呈封閉殼狀;墊板固裝在支承架上面;電機驅動裝置裝在支承架殼體內,電機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伸出支承架,通過連接軸和螺栓將下磨、上磨、墊板串接在一起;上磨壓在下磨上;開啟電源開關,電機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轉動,致使下磨、上磨之間相對摩擦轉動:食物原料通過落料裝置導入下磨、上磨之間的空隙,由水泵開關控制加水裝置將水并通過集水罐送入下磨上;在壓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食物原料在下磨、上磨之間被磨成漿液;由撥漿裝置自動將漿液撥到漿出口處,本磨漿機效率高、方便搬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食品機械領域,特別是將五谷五豆類食物原料磨成糊狀漿液的一種電動磨漿機。
技術介紹
在食品行業中,傳統的磨漿機是手推石磨,由花崗巖石打造成,如圖1a、圖1b所示,通常由下石磨盤65、上石磨盤66、手柄67、心軸68等件組成;其中,心軸68與下石磨盤65固接,下石磨盤65的上面和上石磨盤66的底面做成紋路粗糙的表面,手柄67與上石磨盤66固接;人手推動手柄67,能帶動上石磨盤66,以心軸68為中心,并相對下石磨盤65作摩擦阻力轉動。將五谷五豆類食物原料放在上石磨盤66的儲料槽69中,人手一邊推動手柄67,一邊加水入儲料槽69中,水和食物原料通過導孔70進入到下石磨盤65的上面和上石磨盤66的底面之間的空隙,在上石磨盤66自身重力壓力作用下,食物原料在粗糙面之間的摩擦阻力作用下被磨成漿液,并排出到導槽71中,漿液通過出漿槽72流出下石磨盤65。將漿液收集到容器里,然后煮熟,即成為飲食品。這種傳統的磨漿技術存在明顯的缺點:(I)依靠人工手動推動手柄產生轉動,轉速低而且不穩定,費力,費時;(2)依靠上石磨盤自身重力產生的壓力量固定,無壓力增減可調節,漿液粗細度無可調控;(3)需要人工加物料和水,費時低效,特別是水的流量無可調控,漿液粘稠度無可控制;(4)下石磨盤的上面和上石磨盤的底面做成的紋路條數少,表面與食物原料接觸面積小,出漿低效;(5)粘稠的漿液聚集到導槽后,流出出漿槽時的速度慢,漿液收集效率低;(6)磨漿過程裸露在環境中,食品容易被污染,食品安全存在風險。因此,這種傳統磨漿技術需要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動磨漿機,該機是電驅動自動磨漿、操作方便、省時、省力、效率高的特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磨漿機,包括:電機驅動裝置、下磨10、上磨U、墊板8、連接軸12、螺栓13、集水罐15、加水裝置18、電源開關5、水栗開關6、落料裝置20、封蓋14、支承架30、撥漿裝置21;所述的支承架30呈封閉式殼體狀;墊板8固裝在支承架30上面;電機驅動裝置固定安裝在支承架30殼體內部,電機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伸出支承架30通過連接軸12和螺栓13將下磨10、上磨11、墊板8串接在一起;上磨11壓在下磨10上;開啟電源開關5,電機驅動裝置的輸出軸轉動,致使下磨10、上磨11之間相對摩擦轉動;食物原料通過落料裝置20導入下磨10、上磨11之間的空隙,所述的集水罐15置于上磨11中央;由水栗開關6控制的加水裝置18將水并通過集水罐15送入下磨10上;在壓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食物原料被磨成漿液;再由撥漿裝置21自動將漿液撥到漿出口處;所述支承架30底部裝有滑輪,可任意方向移動電動磨漿機。進一步,所述的電機驅動裝置由電源、電機1、減速箱2、減速箱輸出軸4組裝而成;所述電機驅動裝置固裝在支承架30殼體的內部,其中,電機I連接著減速箱2的輸入端,減速箱輸出軸4向上伸出支承架30殼體;進一步,所述的電機驅動裝置采用變頻電機,該變頻電機固裝在支承架30殼體的內部,該變頻電機的輸出軸向上伸出支承架30殼體;進一步,所述下磨10,由下磨板35、下磨托盤36、出漿口9組成;下磨板35中心開有中心孔32,中心孔32內裝有密封套33和密封圈34;下磨板35上面設有相互交錯的下磨板內凸磨槽38、下磨板內凹磨槽39、下磨板外出漿凸磨槽40、下磨板外出漿凹磨槽41;下磨板35置于下磨托盤36中間內,它們之間形成有托盤槽37;出漿口 9固接在下磨托盤36邊沿;下磨板35底面連接著安裝有電機I的減速箱2箱體上;或若使用變頻電機,下磨板35底面就直接連接在變頻電機的機體上;護套3安裝在電機I上;所述下磨板35連同下磨托盤36連接在墊板8上,墊板8固定在支承架30上;下磨10上面與上磨11的下面接觸;所述上磨11,由上磨板42、儲料罐44組成;上磨板42中心開有六角孔49,靠近中心開有料孔43,上磨板42上面做成內低外高的上磨板斜面48,上磨板42下面設有相互交錯的上磨板內凸磨槽50、上磨板內凹磨槽51、上磨板外出漿凸磨槽52、上磨板外出漿凹磨槽53;儲料罐44與上磨板42外邊連接;上磨板42上面承接集水罐15;在儲料罐44外邊沿,固接有2個用于搬移上磨11的方形手環73;所述集水罐15,由罐體56、回力膠片55、墊片54組成;罐體56底中心開有光孔58和出水孔57,出水孔57與料孔43貫通;集水罐15中心放置螺栓13 ;所述連接軸12,由連接軸輸入端59、六角軸60、連接軸輸出端61組成;所述減速箱輸出軸4,穿過中心孔32、密封圈33與連接軸輸入端59連接,六角軸60通過六角孔49聯接上磨11,連接軸輸出端61與螺栓13連接;順時針旋轉螺栓13可鎖緊上磨板42和下磨板35;所述加水裝置18,由出水管19、水閥22、水管支架23、水栗27、進水管28、儲水箱29組成;水管支架23與下磨托盤36固接,水栗27安裝在支承架30上,加水裝置采用電動加水;所述落料裝置20,由落料橫桿62、橫桿滑套63、橫桿支架64組成;橫桿支架64與下磨托盤36連接,可自動將物料撥入料孔43內;所述撥漿裝置21,由撥漿片47、撥片支架46組成;撥片支架46通過螺絲45連接在上磨板42側,可自動將托盤槽37內的漿液撥出到出漿口 9;所述電源開關5、水栗開關6,安裝在支承架30上,分別用于開關電機1、水栗27,實現電動磨漿、電動加水;所述封蓋14,置于下磨托盤36的上邊,用于防塵及防止污染物進入物料中;封蓋14上部設有蓋孔16,出水管19的水通過此處流進集水罐15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特點和優點:特點:(I)實現電自動機械化磨漿,省工省時;(2)實現電自動加水和自動落料,省工省時;(3)實現自動撥出漿液,提高效率。優點:(I)不需增加上磨11自身重量,只通過旋轉螺栓13,即可增減壓力,達到調節所磨出漿液的粗細度,減少整機的重量和體積;(2)下磨板35上面的凸凹磨槽和上磨板42底面的凸凹磨槽數量多,交叉分布,與物料接觸面積大,研磨更精細,效率更高;(3)機腳安裝可固定滑輪31,方便搬運;(4)整機結構簡單輕便,工作自動化,電動轉速平穩,漿液粗細度和粘稠度容易控制,電控制操作簡單方便。【附圖說明】附圖是對本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圖1a是現有技術的手推石磨的俯視圖示意圖;圖1b是現有技術的手推石磨的主視圖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結構示意圖;圖3a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的下磨主視圖;圖3b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的下磨俯視圖;圖4a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的上磨主視圖;圖4b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的上磨仰視圖;圖5a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的集水罐主視圖;圖5b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的集水罐俯視圖;圖6a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連接軸結構示意圖;圖6b是本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連接軸A-A處剖面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一種電動磨漿機落料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電機1、減速箱2、護套3、減速箱輸出軸4、電源開關5、水栗開關6、螺絲7、墊板8、出漿口 9、下磨10、上磨11、連接軸12、螺栓13、封蓋14、集水罐15、蓋孔16、螺絲17、加水裝置18、出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磨漿機,包括:電機驅動裝置、下磨(10)、上磨(11)、墊板(8)、連接軸(12)、螺栓(13)、集水罐(15)、加水裝置(18)、電源開關(5)、水泵開關(6)、落料裝置(20)、封蓋(14)、支承架(30)、撥漿裝置(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架(30)呈封閉式殼體狀;墊板(8)固裝在支承架(30)上面;電機驅動裝置固定安裝在支承架(30)殼體內部,電機驅動裝置的輸出軸伸出支承架(30)并通過連接軸(12)和螺栓(13)將下磨(10)、上磨(11)、墊板(8)串接在一起;上磨(11)壓在下磨(10)上;所述支承架(30)底部裝有滑輪,可任意方向移動電動磨漿機;上磨板(42)上面承接集水罐(15);所述撥漿裝置(21),通過螺絲(45)連接在上磨板(42)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文樹雄,文樹明,
申請(專利權)人:文樹雄,文樹明,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