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包括蓄水沖洗裝置、提升清雜機構、篩選框、沙箱、抽沙管、抽沙泵,蓄水沖洗裝置包括水槽,水槽可翻轉架設在水面上;所述的提升清雜機構包括柵板條;所述的篩選框架設在沙箱上,柵板條設置在篩選框下方;沙箱埋設在河道下,其上表面與河道平齊;抽沙管一端穿過沙箱,一端與抽沙泵相聯。本裝置可廣泛應用于小河溝、引水渠等進行采沙作業,除了抽沙泵需要動力外,無需其它動力,而是通過巧妙合理的機構設置,實現邊采沙邊自動清理雜物,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真正實現了高效節能、全天候自動化采沙,且不會對河溝、渠道造成破壞,具有極大的推廣使用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采沙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全國各地的主河道基本都已禁止采沙或限制采沙,而河道升高又是一個現實問題,要解決這問題,只有從源頭治理開始。從各地河道小支流、鄉村河溝等采集沉沙或尾礦,減少水土流入主河道中并將沙石進行綜合利用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目前采集沉沙的普遍方法,大致可分兩種:一是人工水栗抽沙,就是靠人力抱著抽沙管抽沙,或用抽沙船吸沙,由于河道復雜,雜草、樹枝、碎石等雜物較多,水栗頭時常堵塞,所以無論酷暑還是嚴寒,都必須由人工下到水中清理雜物,勞動強度大,工價高;二是使用挖撬機將河道中沉沙連同雜物一起裝進汽車運送到分篩點進行分篩處理,這樣的成本也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它可以應用于大多數小河溝、引水渠等,無論沙量大小都能通過本裝置進行全天候自動米沙,無需人工清理雜物。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包括蓄水沖洗裝置、提升清雜機構、篩選框、沙箱、抽沙管、抽沙栗,所述的蓄水沖洗裝置包括水槽,水槽可翻轉架設在水面上;所述的提升清雜機構包括柵板條、連桿A、提升桿、連桿B、轉軸、擊打臂,柵板條通過連桿A與提升桿相聯,提升桿通過連桿B與轉軸相聯,擊打臂與轉軸固定聯接,轉軸可轉動架設在水面上;所述的篩選框架設在沙箱上,柵板條設置在篩選框下方;沙箱埋設在河道下,其上表面與河道平齊;抽沙管一端穿過沙箱,一端與抽沙栗相聯。所述的水槽呈上大下小結構,其靠近提升清雜機構端的側板與底板所形成的角度為鈍角,水槽通過圓軸可轉動架設在支架A上,支架A設置在河岸上。所述的篩選框包括方框及固定在其上的若干平行間隔排列的圓桿,圓桿的間隔與所需要的最大的沙石相適配,方框包括長條板、短條板,短條板外表面上設置有支撐塊,篩選框通過支撐塊架設在沙箱上。所述的柵板條包括支板及若干條板,各條板平行設置在支板上且其間隔與篩選框的圓桿的間隔相同,條板的寬度與圓桿的間隔相適配,條板與圓桿交錯設置,提升清雜機構上提時,條板可穿過圓桿間隔向上突出,柵板條的支板長度與篩選框的兩短條板間距相適配,篩選框的兩短條板下邊緣正對柵板條的支板下方設置有限位塊。本裝置還包括注水槽,抽沙栗抽出的沙漿經分離后的一部分水接入到注水槽中,注水槽的出口端設置在水槽的上方。所述的抽沙管在沙箱內的部分底部開設有若干個進沙孔,且其端部盲死或開一個或若干個進沙孔。所述的沙箱還包括蓋板,蓋板通過活頁與沙箱的側板相聯。所述的水槽遠離提升清雜機構的側板上設置有配重槽,水槽上部設置有若干加強板。所述的轉軸可轉動設置在支架B上,支架B設置在河岸上。所述的擊打臂上設置有緩沖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裝置可廣泛應用于小河溝、引水渠等進行采沙作業,除了抽沙栗需要動力外,無需其它動力,而是通過巧妙合理的機構設置,實現邊采沙邊自動清理雜物,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真正實現了高效節能、全天候自動化采沙,且不會對河溝、渠道造成破壞,具有極大的推廣使用價值。【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其中:圖1為本技術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俯視圖;圖3為圖2的A-A視圖。附圖中的標記編號說明如下:1、配重槽;2、水槽;3、支架A;4、圓軸;5、注水槽;6、緩沖墊;7、擊打臂;8、支架B;9、轉軸;10、連桿B; 11、提升桿;12、連桿A; 13、圓桿;14、支板;15、條板;16、蓋板;17、沙箱;18、抽沙管;18A、進沙孔;19、限位塊;20、短條板;21、長條板;22、活頁;23、抽沙栗;24、加強板;25、支撐塊。【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3所示,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包括蓄水沖洗裝置、提升清雜機構、篩選框、沙箱17、抽沙管18、抽沙栗23,所述的蓄水沖洗裝置包括水槽2,水槽2呈上大下小結構,其靠近提升清雜機構端的側板與底板所形成的角度為鈍角,其遠離提升清雜機構的側板上設置有配重槽I,配重槽I里可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配重物,水槽2上部設置有若干加強板24,水槽2通過圓軸4可轉動架設在支架A3上,支架A3設置在河岸上,水槽2這樣設置可使水槽2中無水或水不夠多時,水槽2開口向上,當水槽2中的水達到一定高度,水槽2便會向靠近清雜機構方向傾倒;所述的提升清雜機構包括柵板條、連桿A12、提升桿11、連桿B10、轉軸9、擊打臂7,柵板條通過連桿A12與提升桿11相聯,提升桿11通過連桿BlO與轉軸9相聯,擊打臂7與轉軸9固定聯接,擊打臂7上設置有緩沖墊6,轉軸9可轉動設置在支架B8上,支架B8設置在河岸上;所述的篩選框架設在沙箱17上,篩選框包括方框及固定在其上的若干平行間隔排列的圓桿13,圓桿13的間隔與所需要的最大的沙石相適配,方框包括長條板21、短條板20,短條板20外表面上設置有支撐塊25,篩選框通過支撐塊25架設在沙箱17上;柵板條設置在篩選框下方,柵板條包括支板14及若干條板15,各條板15平行設置在支板14上且其間隔與篩選框的圓桿13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下分篩的全自動高效采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沖洗裝置、提升清雜機構、篩選框、沙箱、抽沙管、抽沙泵,所述的蓄水沖洗裝置包括水槽,水槽可翻轉架設在水面上;所述的提升清雜機構包括柵板條、連桿A、提升桿、連桿B、轉軸、擊打臂,柵板條通過連桿A與提升桿相聯,提升桿通過連桿B與轉軸相聯,擊打臂與轉軸固定聯接,轉軸可轉動架設在水面上;所述的篩選框架設在沙箱上,柵板條設置在篩選框下方;沙箱埋設在河道下,其上表面與河道平齊;抽沙管一端穿過沙箱,一端與抽沙泵相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自明,
申請(專利權)人:三明市萬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