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涉及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應用于懸掛式單軌交通混凝土結構體系中。將剛構體系一聯內預制好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運輸到架設現場,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的下面,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下面;澆筑濕接縫(2?2),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筋(7),再澆筑濕接縫(2?1);這樣,就完成了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制作。解決了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軌道梁跨度較小,平順性差,對抗震不利,軌道梁易產生較大的變形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應用于懸掛式單軌交通混凝土結構體系中,具體地說實現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軌道梁與橋墩蓋梁為剛構的結構體系,提高了軌道梁的跨度,改善了列車平順性和旅客舒適性。
技術介紹
1893年德國人EugenLangen專利技術了懸掛式單軌交通,并于1898-1901年在著名懸車之城-德國魯爾區烏帕塔市(Wupppertaler)修建了13.3km的懸掛式單軌鐵路,這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懸掛式單軌交通。自此以后,德國的多特蒙德、杜塞爾多夫及日本的千葉市、神奈川縣等也相繼修建了一定里程的懸掛式單軌鐵路。目前在我國還沒有一條正式運營的懸掛式單軌交通線路,重慶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單軌交通線路。既有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中的軌道梁和橋墩等土建結構多采用鋼結構的形式,即采用鋼制箱形梁作為軌道梁,通過鋼立柱將軌道梁高架懸空。鋼軌道梁通過設置在鋼制箱形梁外面的兩個金屬支腿簡支在鋼橋墩蓋梁上對應的兩個金屬承托上面,形成鋼制箱形梁簡支受力系統。這種受力系統因鋼制箱形梁鋼板厚度小,極易發生受力屈曲現象,導致其承載的車輛荷載小,軌道梁跨度較小,平順性差,對抗震不利,軌道梁易產生較大的變形,不利于軌道梁的線形控制;金屬結構也易于腐蝕,影響其耐久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以解決目前的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軌道梁跨度較小,平順性差,對抗震不利,軌道梁易產生較大的變形等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包括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濕接縫2-1、濕接縫2-2、混凝土蓋梁3-1、混凝土蓋梁3-2、走行面接縫板4-1、導向面接縫板4-2、豎向調整裝置5-1、豎向調整裝置5-2、伸縮縫6、二期預應力筋7、拉索8-1、拉索8-2、墩9-1、墩9-2、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其特征是:將剛構體系一聯內預制好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運輸到架設現場,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的下面,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下面;澆筑濕接縫2-2,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筋7,再澆筑濕接縫2-1;這樣,就完成了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制作;具體的施工工藝為:步驟1在工場預制剛構體系所使用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并運輸到架設現場;步驟2澆筑墩9-1、墩9-2,在混凝土蓋梁3-1底面的設計位置處設置豎向調整裝置5-1,并將預制的混凝土軌道梁1-1通過絲杠千斤頂10-1進行空間定位;然后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的下面,如圖1和圖6所示;步驟3在混凝土蓋梁3-2底面的設計位置處設置豎向調整裝置5-2,并將預制的混凝土軌道梁1-2通過絲杠千斤頂10-2進行空間定位;然后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下面,如圖7所示;步驟4在墩9-2上澆筑濕接縫2-2,如圖2和圖3所示;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筋7,再澆筑濕接縫2-1,如圖4所示;步驟5待濕接縫2-1達到設計齡期后,拆除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完成體系轉換,如圖5所示;這樣,形成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解決了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軌道梁跨度較小,平順性差,對抗震不利,軌道梁易產生較大的變形等問題。附圖說明圖1一聯剛構體系未澆筑濕接縫時的示意圖。圖2一聯剛構體系澆筑完濕接縫2-2時的示意圖。圖3濕接縫2-2大樣圖。圖4濕接縫2-1大樣圖。圖5一聯剛構體系體系轉換完成后的示意圖。圖6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示意圖。圖7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示意圖。圖中:1-1—混凝土軌道梁;1-2—混凝土軌道梁;2-1—濕接縫;2-2—濕接縫;3-1—混凝土蓋梁;3-2—混凝土蓋梁;4-1—走行面接縫板;4-2—導向面接縫板;5-1—豎向調整裝置;5-2—豎向調整裝置;6—伸縮縫;7—二期預應力筋;8-1—拉索;8-2—拉索;9-1—墩;9-2—墩;10-1—絲杠千斤頂;10-2—絲杠千斤頂。具體實施方式結合實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實例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某懸掛式單軌交通混凝土結構剛構體系的實現過程中,使用了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濕接縫2-1、濕接縫2-2、混凝土蓋梁3-1、混凝土蓋梁3-2、走行面接縫板4-1、導向面接縫板4-2、豎向調整裝置5-1、豎向調整裝置5-2、二期預應力筋7、拉索8-1、拉索8-2、墩9-1、墩9-2、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步驟1在工場預制剛構體系所使用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并運輸到架設現場。步驟2澆筑墩9-1、墩9-2,在混凝土蓋梁3-1底面的設計位置處設置豎向調整裝置5-1,并將預制的混凝土軌道梁1-1通過絲杠千斤頂10-1進行空間定位;然后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的下面,如圖1和圖6所示。步驟3在混凝土蓋梁3-2底面的設計位置處設置豎向調整裝置5-2,并將預制的混凝土軌道梁1-2通過絲杠千斤頂10-2進行空間定位;然后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下面,如圖7所示。步驟4在墩9-2上澆筑濕接縫2-2,如圖2和圖3所示;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筋7,再澆筑濕接縫2-1,如圖4所示。步驟5待濕接縫2-1達到設計齡期后,拆除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完成體系轉換,如圖5所示。這樣,形成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專利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作出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本專利技術具有新穎性、實用性,符合專利技術專利各要求,故依法提出專利技術專利申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包括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濕接縫(2?1)、濕接縫(2?2)、混凝土蓋梁(3?1)、混凝土蓋梁(3?2)、走行面接縫板(4?1)、導向面接縫板(4?2)、豎向調整裝置(5?1)、豎向調整裝置(5?2)、伸縮縫(6)、二期預應力筋(7)、拉索(8?1)、拉索(8?2)、墩(9?1)、墩(9?2)、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其特征是:將剛構體系一聯內預制好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運輸到架設現場,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的下面,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下面;澆筑濕接縫(2?2),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筋(7),再澆筑濕接縫(2?1);這樣,就完成了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制作;具體的施工工藝為:步驟1在工場預制剛構體系所使用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并運輸到架設現場;步驟2澆筑墩(9?1)、墩(9?2),在混凝土蓋梁(3?1)底面的設計位置處設置豎向調整裝置(5?1),并將預制的混凝土軌道梁(1?1)通過絲杠千斤頂(10?1)進行空間定位;然后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的下面,如圖1和圖6所示;步驟3在混凝土蓋梁(3?2)底面的設計位置處設置豎向調整裝置(5?2),并將預制的混凝土軌道梁(1?2)通過絲杠千斤頂(10?2)進行空間定位;然后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下面,如圖7所示;步驟4在墩(9?2)上澆筑濕接縫(2?2),如圖2和圖3所示;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筋(7),再澆筑濕接縫(2?1),如圖4所示;步驟5待濕接縫(2?1)達到設計齡期后,拆除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完成體系轉換,如圖5所示;這樣,形成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
【技術特征摘要】
2015.11.10 CN 20151076248521.一種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實現方法和施工工藝,包括混凝土軌道梁
(1-1)、混凝土軌道梁(1-2)、濕接縫(2-1)、濕接縫(2-2)、混凝土蓋梁(3-1)、
混凝土蓋梁(3-2)、走行面接縫板(4-1)、導向面接縫板(4-2)、豎向調整裝置
(5-1)、豎向調整裝置(5-2)、伸縮縫(6)、二期預應力筋(7)、拉索(8-1)、
拉索(8-2)、墩(9-1)、墩(9-2)、絲杠千斤頂(10-1)、絲杠千斤頂(10-2),
其特征是:將剛構體系一聯內預制好的混凝土軌道梁(1-1)、混凝土軌道梁(1-2)
運輸到架設現場,通過拉索(8-1)將混凝土軌道梁(1-1)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1)
的下面,通過拉索(8-2)將混凝土軌道梁(1-2)懸掛在混凝土蓋梁(3-2)的
下面;澆筑濕接縫(2-2),待濕接縫(2-2)達到設計齡期后,張拉二期預應力
筋(7),再澆筑濕接縫(2-1);這樣,就完成了一聯懸掛式單軌交通剛構體系的
制作;
具體的施工工藝為:
步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爾玉,張超,王宏亮,何春曉,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交通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