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包括鋼筋綁扎鉤體和手柄,所述的鋼筋綁扎鉤體分為鋼筋鉤前節、鋼筋鉤中節和鋼筋鉤后節,手柄套設在鋼筋鉤后節端部上轉動,手柄尾端設置有卷尺,鋼筋鉤前節設置有鋼筋綁扎鉤,鋼筋綁扎鉤背部延伸設有拆除綁扎絲的鐮刀鉤。綁扎鉤集合了卷尺測量,減少了工人拿進拿出測量工具的時間,提高了操作速度;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在常規綁扎鉤的基礎上進行加長連接,以適應各種環境下的綁扎作業;又常規設計的單鉤基礎上集成了一把鋒利的鐮刀狀金屬鉤,提高拆除已綁好綁扎絲的工作效率,同時方便工人在現場的其他切割作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用的工具鋼筋綁扎鉤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
技術介紹
在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鋼筋的綁扎主要依靠人工采用鋼筋綁扎鉤來完成。對于多層布筋的梁、柱構件,如果在鋼筋綁扎完后進行內層鋼筋個別位置綁扎點的修正,操作時就需要將綁扎點進行拆除,對于已經綁好的綁扎絲比較拆除較為不便,尤其是在狹窄空間中進行拆除作業。
另外,經過現場檢驗,傳統鋼筋鉤綁扎工作中,鋼筋定位或間距測量時用鋼(皮)卷尺來完成,工具多,攜帶不便,綁扎操作中工具換來換去,施工進度難以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解決現有鋼筋綁扎鉤功能單一,操作使用不方便的問題。
本專利技術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包括鋼筋綁扎鉤體和手柄,所述的鋼筋綁扎鉤體分為鋼筋鉤前節、鋼筋鉤中節和鋼筋鉤后節,所述的手柄套設在鋼筋鉤后節端部上轉動,所述的手柄尾端設置有卷尺,所述的鋼筋鉤前節設置有鋼筋綁扎鉤,所述鋼筋綁扎鉤背部延伸設有拆除綁扎絲的鐮刀鉤。
進一步的,所述的鋼筋鉤前節和鋼筋鉤后節平行設置,所述的鋼筋鉤中節兩端分別與鋼筋鉤前節和鋼筋鉤后節垂直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的鋼筋鉤前節呈錐型。
進一步的,所述的卷尺外側設置有內螺紋接頭套筒,所述的內螺紋接頭套筒上可連接有延長套管。
進一步的,所述的延長套管一端設有用于與內螺紋接頭套筒連接的絲桿接頭,所述的延長套管另一端設有與絲桿接頭相配合的內螺紋接頭,兩個延長套管可通過絲桿接頭和內螺紋接頭相互對接延長。對于多層布筋的梁、柱構件,如果在鋼筋綁扎完后進行內層鋼筋個別位置綁扎點的作業,由于傳統綁扎鉤手柄較短,操作時就需要將胳膊伸進鋼筋籠,極為容易受傷,而且長時間操作傳統的短手柄綁扎鉤容易疲勞。經過現場檢驗,鋼筋綁扎過程中通過對接式延長綁扎鉤的長度,間接調整變換操作工人的姿勢,緩解人身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的鋼筋鉤前節、鋼筋鉤中節、鋼筋鉤后節、鋼筋綁扎鉤和鐮刀鉤為一體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的鐮刀鉤的刃口與鋼筋鉤前節夾角為60°-70°,在實際使用中,鐮刀鉤的刃口與鋼筋鉤前節夾角為60°-70°之間時,隔斷綁扎絲最方便快捷。
進一步的,所述鐮刀鉤的刃口為鋸齒狀,刃口為鋸齒狀便于隔斷綁扎。
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1、將鋼筋綁扎鉤體的鋼筋鉤前節和鋼筋鉤后節平行設置,鋼筋鉤中節兩端分別與鋼筋鉤前節和鋼筋鉤后節垂直設置,這種結構便于在狹窄空間中進行拆除作業或綁扎鋼筋;
2、綁扎鉤集合了卷尺測量,減少了工人拿進拿出測量工具的時間,提高了操作速度;
3、本專利技術可以在常規綁扎鉤的基礎上進行加長連接,以適應各種環境下的綁扎作業;
4、又常規設計的單鉤基礎上集成了一把鋒利的鐮刀狀金屬鉤,提高拆除已綁好綁扎絲的工作效率,同時方便工人在現場的其他切割作業,在作業使用中得到了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延長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的展開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記及相應的零部件名稱:
1-鋼筋綁扎鉤體,2-手柄,3-鋼筋鉤前節,4-鋼筋鉤中節,5-鋼筋鉤后節,6-鋼筋綁扎鉤,7-鐮刀鉤,8-內螺紋接頭套筒,9-延長套管,10-絲桿接頭,11-內螺紋接頭,12-卷尺。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作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包括鋼筋綁扎鉤體1和手柄2,鋼筋綁扎鉤體1分為鋼筋鉤前節3、鋼筋鉤中節4和鋼筋鉤后節5,手柄2套設在鋼筋鉤后節4端部上轉動,手柄2尾端設置有卷尺12,使用時拉出即可,使用完畢退回卷尺12中,不影響正常綁扎作業;同時卷尺12與手柄2集成在一起,鋼筋鉤前節3設置有鋼筋綁扎鉤6,所述鋼筋綁扎鉤6背部延伸設有拆除綁扎絲的鐮刀鉤7。鋼筋鉤前節3、鋼筋鉤中節4、鋼筋鉤后節5、鋼筋綁扎鉤6和鐮刀鉤7為一體結構。鋼筋鉤前節3和鋼筋鉤后節5平行設置,所述的鋼筋鉤中節4兩端分別與鋼筋鉤前節3和鋼筋鉤后節5垂直設置。鐮刀鉤7的刃口與鋼筋鉤前節3夾角為65°。
鋼筋綁扎鉤體1為可旋轉的鋼筋綁扎鉤體,是由鋼筋鉤前節3、鋼筋鉤中節4和鋼筋鉤后節5構成的旋轉式鋼筋綁扎鉤體。鋼筋鉤前節3和鋼筋鉤中節4末端直徑逐漸縮小,便于幫扎鋼筋;鋼筋鉤后節5在手柄2內部做成縮口結構,這樣可以保證鋼筋綁扎鉤體1在手柄2內中無法滑出。鋼筋鉤后節5尾部設置螺紋,保證鋼筋鉤后節5在手柄2內能夠順滑的旋轉。
本專利技術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綁扎鉤集合了卷尺測量,減少了工人拿進拿出測量工具的時間,提高了操作速度;本專利技術可以在常規綁扎鉤的基礎上進行加長連接,以適應各種環境下的綁扎作業;又常規設計的單鉤基礎上集成了一把鋒利的鐮刀狀金屬鉤,提高拆除已綁好綁扎絲的工作效率,同時方便工人在現場的其他切割作業。
實施例2
如圖2-3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鋼筋鉤前節3呈錐型。卷尺12外側設置有內螺紋接頭套筒8,內螺紋接頭套筒8上可連接有延長套管9。延長套管9一端設有用于與內螺紋接頭套筒8連接的絲桿接頭10,所述延長套管9另一端設有與絲桿接頭10相配合的內螺紋接頭11,兩個延長套管9可通過絲桿接頭10和內螺紋接頭11相互對接延長,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多個延長套管9連接加長。對于多層布筋的梁、柱構件,如果在鋼筋綁扎完后進行內層鋼筋個別位置綁扎點的作業,由于傳統綁扎鉤手柄較短,操作時就需要將胳膊伸進鋼筋籠,極為容易受傷,而且長時間操作傳統的短手柄綁扎鉤容易疲勞。經過現場檢驗,鋼筋綁扎過程中通過對接式延長綁扎鉤的長度,間接調整變換操作工人的姿勢,緩解人身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實施例3
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在實施例1或2的基礎上,鐮刀鉤7的刃口為鋸齒狀,刃口為鋸齒狀便于隔斷綁扎。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包括鋼筋綁扎鉤體(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綁扎鉤體(1)分為鋼筋鉤前節(3)、鋼筋鉤中節(4)和鋼筋鉤后節(5),所述的手柄(2)套設在鋼筋鉤后節(4)端部上轉動,所述的手柄(2)尾端設置有卷尺(12),所述的鋼筋鉤前節(3)設置有鋼筋綁扎鉤(6),所述鋼筋綁扎鉤(6)背部延伸設有拆除綁扎絲的鐮刀鉤(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包括鋼筋綁扎鉤體(1)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綁扎鉤體(1)分為鋼筋鉤前節(3)、鋼筋鉤中節(4)和鋼筋鉤后節(5),所述的手柄(2)套設在鋼筋鉤后節(4)端部上轉動,所述的手柄(2)尾端設置有卷尺(12),所述的鋼筋鉤前節(3)設置有鋼筋綁扎鉤(6),所述鋼筋綁扎鉤(6)背部延伸設有拆除綁扎絲的鐮刀鉤(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鉤前節(3)和鋼筋鉤后節(5)平行設置,所述的鋼筋鉤中節(4)兩端分別與鋼筋鉤前節(3)和鋼筋鉤后節(5)垂直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鋼筋鉤前節(3)呈錐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鋼筋綁扎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尺(12)外側設置有內螺紋接頭套筒(8),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勇,申永強,黃闖,楊士長,楊斌,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