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山藥10-30份,五倍子10-20份,草豆蔻5-15份,玉米須10-20份,薏苡仁10-20份,桑葉10-20份,赤石脂5-15份,石榴皮10-20份,蓽茇10-20份,蓮子10-20份,藿香5-15份,雞屎藤10-20份,太子參10-20份,木香5-15份,雞內金10-20份,禹余糧5-15份,金櫻子10-20份,土茯苓10-20份,白扁豆10-20份,灶心土5-15份,茯苓10-20份,甘草5-15份。本發明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具有祛邪散寒、清熱利濕、健脾和胃、澀腸止瀉的功效,其治療腹瀉療效顯著,作用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傳統草藥的未確定結構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介紹
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粘液。腹瀉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癥狀。腹瀉分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腹瀉發病急劇,病程在2~3周之內;慢性腹瀉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相應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變化,腹瀉患者越來越多,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可引起腸炎或痢疾,嚴重時脫水將會威脅生命。目前,臨床上治療腹瀉的常用藥物有:止瀉藥、抗生素、黏膜保護劑、腸道菌群調節劑等,雖見效快,但長期服用會產生耐藥性,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另外對肝臟也有一定的損害。
中醫認為,腹瀉多因外感六邪,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情志失調,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或元氣不足,脾腎虛衰,皆可引起泄瀉。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腹瀉的發病機理,以祛邪散寒、溫運健脾為治則,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止瀉藥、抗生素、黏膜保護劑、腸道菌群調節劑等藥物治療腹瀉存在易產生耐藥性、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配制方便、藥源廣、成本低、療效顯著、作用可靠、無副作用的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
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山藥10-30份,五倍子10-20份,草豆蔻5-15份,玉米須10-20份,薏苡仁10-20份,桑葉10-20份,赤石脂5-15份,石榴皮10-20份,蓽茇10-20份,蓮子10-20份,藿香5-15份,雞屎藤10-20份,太子參10-20份,木香5-15份,雞內金10-20份,禹余糧5-15份,金櫻子10-20份,土茯苓10-20份,白扁豆10-20份,灶心土5-15份,茯苓10-20份,甘草5-15份。
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山藥20份,五倍子15份,草豆蔻10份,玉米須15份,薏苡仁15份,桑葉15份,赤石脂10份,石榴皮15份,蓽茇15份,蓮子15份,藿香10份,雞屎藤15份,太子參15份,木香10份,雞內金15份,禹余糧10份,金櫻子15份,土茯苓15份,白扁豆15份,灶心土10份,茯苓15份,甘草10份。
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是在傳統中醫理論和臨床經驗指導下,精選藥物組方。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中:山藥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的功效;五倍子具有斂肺、止汗、澀腸、固精、止血、解毒的功效;草豆蔻具有燥濕健脾、溫胃止嘔的功效;玉米須具有利尿、泄熱、平肝、利膽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的功效;桑葉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赤石脂具有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石榴皮具有澀腸止瀉、止血、驅蟲的功效;蓽茇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痛的功效;蓮子具有補脾止瀉、養心益腎功效;藿香具有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的功效;雞屎藤具有祛風除濕、消食化積、解毒消腫、活血止痛之功效;太子參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調中導滯的功效;雞內金具有消食健胃、化積排石、固攝縮尿、澀精止遺的功效;禹余糧具有澀腸止瀉、收斂止血的功效;金櫻子具有固精、縮尿、澀腸、止帶的功效;土茯苓具有清熱解毒、祛濕利水、健脾胃、利關節的功效;白扁豆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灶心土具有溫中和胃、止嘔、止血、止瀉的功效;茯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調和諸藥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組合物中的藥物組分經辯證配伍,在作用上相輔相成,具有協同作用,共奏祛邪散寒、清熱利濕、健脾和胃、澀腸止瀉之功效,對腹瀉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本專利技術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其遵循中醫的處方用藥原則,各種組分藥物采用水煎服用。經臨床應用驗證,其療效顯著,作用可靠,藥性平和,未出現毒副作用,總有效率90.6%,治愈率達69.3%。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山藥20g,五倍子15g,草豆蔻10g,玉米須15g,薏苡仁15g,桑葉15g,赤石脂10g,石榴皮15g,蓽茇15g,蓮子15g,藿香10g,雞屎藤15g,太子參15g,木香10g,雞內金15g,禹余糧10g,金櫻子15g,土茯苓15g,白扁豆15g,灶心土10g,茯苓15g,甘草10g。
實施例2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山藥30g,五倍子10g,草豆蔻15g,玉米須10g,薏苡仁20g,桑葉10g,赤石脂15g,石榴皮10g,蓽茇20g,蓮子10g,藿香15g,雞屎藤10g,太子參20g,木香5g,雞內金20g,禹余糧5g,金櫻子20g,土茯苓10g,白扁豆20g,灶心土5g,茯苓20g,甘草5g。
實施例3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山藥10g,五倍子20g,草豆蔻5g,玉米須20g,薏苡仁10g,桑葉20g,赤石脂5g,石榴皮20g,蓽茇10g,蓮子20g,藿香5g,雞屎藤20g,太子參10g,木香15g,雞內金10g,禹余糧15g,金櫻子10g,土茯苓20g,白扁豆10g,灶心土15g,茯苓10g,甘草15g。
實施例4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山藥23g,五倍子12g,草豆蔻13g,玉米須12g,薏苡仁17g,桑葉12g,赤石脂13g,石榴皮12g,蓽茇17g,蓮子12g,藿香13g,雞屎藤12g,太子參17g,木香8g,雞內金17g,禹余糧8g,金櫻子17g,土茯苓12g,白扁豆17g,灶心土8g,茯苓17g,甘草8g。
實施例5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中藥原料及重量配比為:山藥17g,五倍子17g,草豆蔻8g,玉米須17g,薏苡仁13g,桑葉17g,赤石脂8g,石榴皮17g,蓽茇12g,蓮子17g,藿香8g,雞屎藤17g,太子參12g,木香13g,雞內金12g,禹余糧13g,金櫻子12g,土茯苓17g,白扁豆12g,灶心土13g,茯苓13g,甘草10g。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中藥組合物按常規的水煎法制取藥劑。具體方法如下:將組方的中藥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過藥面,浸泡15~20分鐘,再加水沒過藥面約8厘米,進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次煎煮,加水沒過藥面約6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鐘。兩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
本專利技術以實施例1所給出的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做臨床療效總結如下:
一、一般性資料:本專利技術中藥組合物應用于臨床觀察病例75例,其中男36例,女39例,年齡20~55歲。
二、診斷標準:
1、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可伴有腹脹、腹痛等癥;
2、急性暴瀉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惡寒、發熱等癥;
3、慢性久瀉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反復發作,時重時輕;
4、飲食不當,受寒涼或情緒變化可誘發;
5、大便常規可見少許紅細胞,大便培養致病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山藥10?30份,五倍子10?20份,草豆蔻5?15份,玉米須10?20份,薏苡仁10?20份,桑葉10?20份,赤石脂5?15份,石榴皮10?20份,蓽茇10?20份,蓮子10?20份,藿香5?15份,雞屎藤10?20份,太子參10?20份,木香5?15份,雞內金10?20份,禹余糧5?15份,金櫻子10?20份,土茯苓10?20份,白扁豆10?20份,灶心土5?15份,茯苓10?20份,甘草5?15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腹瀉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藥原料及重量份配比為:山藥10-30份,五倍子10-20份,草豆蔻5-15份,玉米須10-20份,薏苡仁10-20份,桑葉10-20份,赤石脂5-15份,石榴皮10-20份,蓽茇10-20份,蓮子10-20份,藿香5-15份,雞屎藤10-20份,太子參10-20份,木香5-15份,雞內金10-20份,禹余糧5-15份,金櫻子10-20份,土茯苓10-20份,白扁豆10-20份,灶心土5-1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艷麗,
申請(專利權)人:董艷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