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聚羧酸減水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型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和一種水泥摻混物。
技術介紹
聚羧酸減水劑是以羧酸類接枝聚合物為主體的外加劑,一般由含有端烯基的聚醚大單體和不飽和羧酸(鹽)小單體水溶液共聚合而成,具有摻量低、減水率高和坍落度保持性能良好等優點,且可有效提高混凝土中粉煤灰、礦粉等混合物的用量,有利于大幅度節約水泥,還可配置高強、超高強混凝土。因此,聚羧酸減水劑被廣泛用于高速鐵路、橋梁、水利等要求高強度、高耐久性和高水泥適應性混凝土的工程中。隨著建筑產業的發展,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混凝土硬化后表觀狀態及強度發展要求越來越高,而建筑產業的對天然優質地材的消耗巨大,提高混凝土性能對混凝土減水劑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解決混凝土和易性問題而提供一種減水率高、對地材適應廣,性能穩定的新型聚羧酸減水劑及其制備方法,以及一種應用了該新型聚羧酸減水劑的水泥摻混物。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其特征在于:包括由A和B兩種單體聚合形成的共聚物,所述單體A和單體B按重量百分比計分別為75%-90%和10%-25%,其中,所述單體A的結構式為:式中,R1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烴基;R2表示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烴基;R3表示具有1~10個碳原子的烴基或羰基;X’、Y’、Z’表示或H,且X’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其特征在于:包括由A和B兩種單體聚合形成的共聚物,所述單體A和單體B按重量百分比計分別為75%?90%和10%?25%,其中,所述單體A的結構式為:式中,R1相同或不同,表示氫原子或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烴基;R2表示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烴基;R3表示具有1~10個碳原子的烴基或羰基;X’、Y’、Z’表示或H,且X’、Y’、Z’不同時為H;R4O表示具有2~18個碳原子的氧化烯基;p表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爾數,為1~300之間的整數或分數;R5為烷基、烯基、苯基、取代苯基、α?取代芐基;所述單體B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富馬酸、檸康酸和/或其鹽、和/或其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聚羧酸減水劑,其特征在于:包括由A和B兩種單體聚合形
成的共聚物,所述單體A和單體B按重量百分比計分別為75%-90%和
10%-25%,其中,所述單體A的結構式為:式中,R1相同或
不同,表示氫原子或具有1~20個碳原子的烴基;R2表示具有1~20個碳原子的
烴基;R3表示具有1~10個碳原子的烴基或羰基;X’、Y’、Z’表示
或H,且X’、Y’、Z’不同時為H;R4O
表示具有2~18個碳原子的氧化烯基;p表示氧化烯基的平均加成摩爾數,為
1~300之間的整數或分數;R5為烷基、烯基、苯基、取代苯基、α-取代芐基;
所述單體B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馬來酸、馬來酸酐、富馬酸、檸康酸
和/或其鹽、和/或其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減水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
還包括單體C聚合形成,所述單體A、單體B和單體C按重量百分比計
分別為5%-55%、10%-35%和35%-75%,所述單體C的結構式為
其中R6為-H或-CH3,R7為-H或-CH3,R8為-H或-CH3,
\t并R6、R7和R8不能同時為-CH3,R9為-CH2-、-(CH2)2-、-C(CH3)2-、-(CH2)4-、
-O-(CH2)4-或-CO-,R10O可以相同或不同,R10O為含2-18個碳原子的氧亞烷基,
R11為-H或含1-30個碳原子的烴基,q為1-300的整數或分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聚羧酸減水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還
包括單體D聚合形成,所述單體A、單體B、單體C和單體D按重量百分比計
分別為5%-90%、4%-25%、1%-90%和1-10%,所述單體D為乙烯基磺酸鈉、烯
丙基磺酸鈉、甲基丙烯磺酸鈉和對苯乙烯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減水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還包括
單體D聚合形成,所述單體A、單體B和單體D按重量百分比計分別為70%-95%、
4%-25%和1%-10%,所述單體D為乙烯基磺酸鈉、烯丙基磺酸鈉、甲基丙烯磺
酸鈉和對苯乙烯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聚羧酸減水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
單體A、單體B和引發劑為原料在水溶液中進行聚合反應后用堿性物質中和調
節pH的步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還包括單體C,
所述單體A、單體B和單體C按重量百分比計分別為5%-55%、10%-35%和
35%-75%,所述單體C的結構式為:其中,R6為-H或-CH3,
R7為-H或-CH3,R8為-H或-CH3,并R6、R7和R8不能同時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牛峰,朱軍成,李方,
申請(專利權)人:聯泓江蘇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