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將建筑構件連接鎖定的構造,包括固定板、限位環、第一縱向螺紋桿、第二縱向螺紋桿、縱向螺紋套筒、第一橫向螺紋桿、第二橫向螺紋桿和橫向螺紋套筒,所述固定板為L形結構,且L形結構的兩個拐角各設有限位環,固定板包括四組,每兩組相互平行,其中兩組固定板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另外兩組固定板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縱向螺紋套筒,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通過螺紋連接橫向螺紋套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不需要改變需要被緊固件的結構和性能,以外表面固定形式,將其固定,且固定范圍廣,適合各種尺寸的被禁錮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電工程
,具體為。
技術介紹
我國專利號CN200920156846.9公布了,其包括兩個結構相同的母體和至少一個以上的插鎖體,母體上設有至少一個以上凹槽,所述兩母體的凹槽相對合攏時其凹槽形成一相對其合攏面對稱的空腔,所述插鎖體相對其中心對稱,所述插鎖體的形狀與所述凹槽合攏所形成的空腔形狀相同,所述插鎖體的表面上設有若干鍵槽,所述將建筑構件連接鎖定的構造還包括若干鎖鍵片,所述鎖鍵片的形狀與所述鍵槽的形狀相同,該鎖鍵片的厚度大于所述鍵槽的深度,通過插鎖體與兩母體之間的配合即能將建筑構件連接鎖定在建筑上,能快速有效的將建筑構件連接鎖定。上述裝置中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即需要連接的兩建筑構件必須在支座時就要有兩個結構相同的母體,導致制造難道增大,需要代價較高,且該裝置必須保證精度,制造時不能出現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包括固定板、限位環、第一縱向螺紋桿、第二縱向螺紋桿、六角限位頭、縱向螺紋套筒、第一橫向螺紋桿、第二橫向螺紋桿和橫向螺紋套筒,所述固定板為L形結構,且所述L形結構的兩個拐角各設有一組所述限位環,所述固定板包括四組,每兩組相互平行,其中兩組固定板之間分別設有兩組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另外兩組固定板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縱向螺紋套筒,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橫向螺紋套筒。優選的,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桿體上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優選的,所述縱向螺紋套筒和橫向螺紋套筒的外表面設有防滑墊。優選的,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桿體上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優選的,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的一端分別貫穿所述限位環,且在所述限位環的一端固定一所述六角限位頭。優選的,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的一端分別貫穿所述限位環,且在所述限位環的一端固定一所述六角限位頭。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不需要改變需要被緊固件的結構和性能,以外表面固定形式,將其固定,且固定范圍廣,適合各種尺寸的被禁錮件。【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固定板、2,限位環、3,第一縱向螺紋桿、4,第二縱向螺紋桿、5,六角限位頭、6,縱向螺紋套筒、7,第一橫向螺紋桿、8,第二橫向螺紋桿、9,橫向螺紋套筒。【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包括固定板1、限位環2、第一縱向螺紋桿3、第二縱向螺紋桿4、六角限位頭5、縱向螺紋套筒6、第一橫向螺紋桿7、第二橫向螺紋桿8和橫向螺紋套筒9,所述固定板I為L形結構,且所述L形結構的兩個拐角各設有一組所述限位環2,所述固定板I包括四組,每兩組相互平行,其中兩組固定板I之間分別設有兩組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另外兩組固定板I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縱向螺紋套筒6,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橫向螺紋套筒9;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桿體上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縱向螺紋套筒6和橫向螺紋套筒9的外表面設有防滑墊;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桿體上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的一端分別貫穿所述限位環2,且在所述限位環2的一端固定一所述六角限位頭5;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的一端分別貫穿所述限位環2,且在所述限位環2的一端固定一所述六角限位頭5。具體使用方式:本技術工作中,將兩組被禁錮件疊放在一起,并將固定板I放置到兩被禁錮件的四個拐角處,通過旋轉縱向螺紋套筒6和橫向螺紋套筒9即可完成禁錮。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主權項】1.,包括固定板(I)、限位環(2)、第一縱向螺紋桿(3)、第二縱向螺紋桿(4)、六角限位頭(5)、縱向螺紋套筒(6)、第一橫向螺紋桿(7)、第二橫向螺紋桿(8)和橫向螺紋套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I)為L形結構,且所述L形結構的兩個拐角各設有一組所述限位環(2),所述固定板(I)包括四組,每兩組相互平行,其中兩組固定板(I)之間分別設有兩組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另外兩組固定板(I)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縱向螺紋套筒(6),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橫向螺紋套筒(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桿體上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螺紋套筒(6 )和橫向螺紋套筒(9 )的外表面設有防滑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桿體上螺紋的螺紋方向相反。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的一端分別貫穿所述限位環(2),且在所述限位環(2)的一端固定一所述六角限位頭(5)。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的一端分別貫穿所述限位環(2),且在所述限位環(2)的一端固定一所述六角限位頭(5)。【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包括固定板、限位環、第一縱向螺紋桿、第二縱向螺紋桿、縱向螺紋套筒、第一橫向螺紋桿、第二橫向螺紋桿和橫向螺紋套筒,所述固定板為L形結構,且L形結構的兩個拐角各設有限位環,固定板包括四組,每兩組相互平行,其中兩組固定板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另外兩組固定板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第一縱向螺紋桿和第二縱向螺紋桿之間通過螺紋連接縱向螺紋套筒,第一橫向螺紋桿和第二橫向螺紋桿通過螺紋連接橫向螺紋套筒。本技術,不需要改變需要被緊固件的結構和性能,以外表面固定形式,將其固定,且固定范圍廣,適合各種尺寸的被禁錮件。【IPC分類】E04B1/38【公開號】CN205387750【申請號】CN201620219548【專利技術人】邊飛 【申請人】上海置辰智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將建筑構件連接鎖定的構造,包括固定板(1)、限位環(2)、第一縱向螺紋桿(3)、第二縱向螺紋桿(4)、六角限位頭(5)、縱向螺紋套筒(6)、第一橫向螺紋桿(7)、第二橫向螺紋桿(8)和橫向螺紋套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為L形結構,且所述L形結構的兩個拐角各設有一組所述限位環(2),所述固定板(1)包括四組,每兩組相互平行,其中兩組固定板(1)之間分別設有兩組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另外兩組固定板(1)之間分別設有兩組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所述第一縱向螺紋桿(3)和第二縱向螺紋桿(4)之間通過螺紋連接所述縱向螺紋套筒(6),所述第一橫向螺紋桿(7)和第二橫向螺紋桿(8)通過螺紋連接所述橫向螺紋套筒(9)。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邊飛,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置辰智慧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