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包括精坯、洗水,素燒、施內釉,施外釉和自然干燥、送入窯爐燒制而成,本方法是采用施釉方式與入及針頭畫線方式相結合形成凹凸浮雕圖紋,即采用窯變釉做底釉及有光色釉和強熔劑組成手繪料用洗耳球與針頭畫線和畫圈形成,燒成后凹凸浮雕圖形就顯現出來了,又有擴散感,所得釉面自然、表面的圖案和釉層更加協調和更加豐富;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窯變釉做底、再用洗耳球加上針頭畫出的線條圖案所形成的紋理,操作簡單,產品成本低,再在操作時做到精工細作,產質量方面達到90%左右。這項工藝的優點是操作難易度很低,產品在燒成后也看不到任何缺陷,反而大大增加了產品整體的亮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它是一種日用陶瓷制品釉面裝飾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釉中的移印工藝是一種在日用陶瓷坯體上加色釉底,大多數是采用在陶瓷坯體上加色釉底,然后直接填色;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其效果是無層次感,圖案區有阻水痕跡,移印線條較粗,立體感差,凹坑明顯且寬,釉色較呆板;而且不具有自然的肌理效果,光亮層次感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所得釉面自然,即采用窯變釉做底釉和強溶劑用洗耳球與針頭畫線和畫圈,經過高溫燒成之后凹凸浮雕圖紋釉面自然的顯現出來了,整體非常亮,同時也能使陶瓷制品表面的圖案和釉層更協調和更豐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平面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包括精坯、洗水,素燒、施內釉,施外釉和自然干燥、送入窯爐燒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該方法是采用施釉方式與針頭畫線方式相結合形成凹凸浮雕圖紋,即采用窯變釉做底釉和強溶劑用洗耳球與針頭畫線和畫圈形成,具體步驟如下:A、首先對坯體精坯、洗水后,進行素燒,素燒溫度為500~600℃,素燒時間為4~5小時;B、備好已設計的圖稿,并根據圖稿備好相應的色彩,同時準備對坯體進行釉坯操作,對需要上釉的測好相應的濃度,并過200目篩;C、施內釉,內釉為深色窯變釉,濃度為61~63波美度,即將素燒后的坯體放置于施釉機上施兩次內釉,然后對坯體抹口,即抹干凈坯體口邊沾的釉;D、施外釉,外釉為有光釉,外釉的濃度為49~51波美度,然后拖底、檢驗;E、備好洗耳球與16號針頭畫線工具、備好手繪料:手繪料由有光色釉、強溶劑和CMC溶液組成,即有光色釉:強溶劑按50:3的質量比進行配制溶液,然后測溶液濃度為51~52波美度,再加質量比為5%CMC溶液即成手繪料;F、手繪針頭畫線,用盤裝好手繪料,將手繪料裝入洗耳球內,右手拿洗耳球套上16號針頭在盤類陶瓷制品內釉上畫線,洗耳球邊擠釉邊畫線,線與線之間的間距為10mm,線的釉層厚度為0.6~0.8mm;G、備好打邊色釉,打邊色釉為有光色釉,將手繪針頭畫線后的釉坯采用刀片取口,取口要圓,然后打色釉邊;H、釉坯打色釉邊后,將釉坯置于空氣中自然干燥后,裝入窯內,經1185~1195℃氧化氣氛燒制即成,燒成周期為4~5小時。所得釉面自然、圖案很自然的顯現出來了,因針頭畫出的線條的紋理圖形決定了所圖案呈現的整體圖形的形狀,再加上手繪色彩里面加了強溶劑,在燒成后凹凸浮雕圖形就顯現出來了,又有擴散感,非常自然,并且整體非常亮,同時也能使陶瓷制品表面的圖案和釉層更加協調和更加豐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要點體現在底色是窯變釉,窯變釉本身就形成一種反應,加上手繪料里面加了強溶劑,再用針頭畫出一根根的線,經過窯爐燒成后,就形成一種凹凸不平的浮雕紋理圖形,而且凹下去的部位有種很自然的一絲絲的擴散效果本專利技術在有光色釉與強溶劑方面:①色釉可自定,可選任意深色色釉,深色色釉:強溶劑(有光深色色釉與強溶劑)的比例可根據自設計的方案定,熔劑比例越大,凹凸感越強。②色釉可采用其它色系的窯變釉做底,手繪色釉也可自由變換。③圖案可根據自身的設計方向定④陶瓷制品(盤類產品)效果:經過一系列操作后,陶瓷制品效果是看上去工藝雖不是很獨特,但經過1185—1190的溫度燒成之后,圖案很自然的顯現出來了,因針頭畫出的線條的紋理圖形決定了所圖案呈現的整體圖形的形狀,再加上手繪色彩里面加了強溶劑,在燒成后凹凸浮雕圖形就顯現出來了,又有擴散感,也很自然,并且整體亮度非常高,即大大增加了產品整體的亮度;同時也能使陶瓷制品表面的圖案和釉層更協調,更豐富。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結合不同的窯變化釉釉色做底、有光色釉與強溶劑比例的大小,再用洗耳球加上針頭畫出的線條圖案所形成的紋理,操作步驟簡單,產品成本低,再在操作時做到精工細作,產質量方面達到90%左右。這項工藝的優點是操作難易度很低,產品在燒成后也看不到任何缺陷,反而大大增加了產品整體的亮度。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生產陶瓷制品(盤類產品)畫圈結構的效果照片。圖2為本專利技術生產陶瓷制品(盤類產品)畫線結構的效果照片。具體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以日用陶瓷盤類產品為例,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包括精坯、洗水,素燒、施內釉,施外釉和自然干燥、送入窯爐燒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該方法是采用施釉方式與針頭畫線方式相結合形成凹凸浮雕圖紋,即采用窯變釉做底釉和強溶劑用洗耳球與針頭畫線和畫圈形成,具體步驟如下:A、首先對坯體精坯、洗水后,進行素燒,素燒溫度為500~600℃,素燒時間為4~5小時;B、備好已設計的圖稿,并根據圖稿備好相應的色彩,同時準備對坯體進行釉坯操作,對需要上釉的測好相應的濃度,并過200目篩;C、施內釉,內釉為深色窯變釉,濃度為61~63波美度,即將素燒后的坯體放置于施釉機上施二次內釉,然后對坯體抹口,即抹干凈坯體口邊沾的釉;D、施外釉,外釉為有光釉,外釉的濃度為49~51波美度,然后拖底、檢驗;E、備好洗耳球與16號針頭畫線工具、備好手繪料:手繪料由有光色釉、強溶劑和CMC溶液組成,即有光色釉:強溶劑按50:3的質量比進行配制溶液,然后測溶液濃度為51~52波美度,再加質量比為5%CMC溶液即成手繪料;F、手繪針頭畫線,用盤裝好手繪料,將手繪料裝入洗耳球內,右手拿洗耳球套上16號針頭在盤類陶瓷制品內釉上畫線,洗耳球邊擠釉邊畫線,線與線之間的間距為10mm,線的釉層厚度為0.6~0.8mm;G、備好打邊色釉,打邊色釉為有光色釉,將手繪針頭畫線后的釉坯采用刀片取口,取口要圓,然后打色釉邊;H、釉坯打色釉邊后,將釉坯置于空氣中自然干燥后,裝入窯內,經1185~1195℃氧化氣氛燒制即成,燒成周期為4~5小時。在燒成后凹凸浮雕圖形就顯現出來了,又有擴散感,所得釉面自然、非常自然,表面的圖案和釉層更加協調和更加豐富;本專利技術結合不同的窯變釉釉色做底、有光色釉與強溶劑比例的大小,再用洗耳球加上針頭畫出的線條圖案所形成的紋理,操作步驟簡單,產品成本低,再在操作時做到精工細作,產質量方面達到90%左右。這項工藝的優點是操作難易度很低,產品在燒成后也看不到任何缺陷,反而大大增加了產品整體的亮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包括精坯洗水,素燒、施內釉,施外釉和自然干燥、送入窯爐燒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該方法是采用施釉方式與入及針頭畫線方式相結合形成凹凸浮雕圖紋,即采用窯變釉做底釉和強熔劑用洗耳球與針頭畫線和畫圈形成,具體步驟如下:A、首先對坯體進行精坯、洗水后,進行素燒,素燒溫度為500~600℃,素燒時間為4~5小時;B、備好已設計的圖稿,并根據圖稿備好相應的色彩,同時準備對坯體進行釉坯操作,對需要上釉的測好相應的濃度,并過200目篩;C、施內釉,內釉為深色窯變釉,濃度為61~63波美度,即將素燒后的坯體放置于施釉機上施兩次內釉,然后進行抹口,即抹干凈坯體口邊沾的釉;D、施外釉,外釉為有光釉,外釉的濃度為49~51波美度,然后拖底、檢驗;E、備好洗耳球與16#針頭畫線工具、備好手繪料:手繪料由有光色釉、強熔劑和CMC溶液組成,即有光色釉:強熔劑按50:3進行配制溶液,然后測溶液濃度為51~52波美度,再加5%CMC溶液即成手繪料;F、手繪針頭畫線,用盤裝好手繪料,將手繪料裝入洗耳球內,右手拿洗耳球套上16#針頭在盤類陶瓷制品內釉上畫線,洗耳球邊擠釉邊畫線,線與線之間的間距為10mm,線的釉層厚度為0.6~0.8mm;G、備好打邊色釉,打邊色釉為有光色釉,將手繪針頭畫線后的釉坯采用刀片取口,取口要圓,然后打色釉邊;H、釉坯打色釉邊后,將釉坯置于空氣中自然干燥后,裝入窯內,經1185~1195℃氧化氣氛燒制即成,燒成周期為4~5小時。...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盤類陶瓷制品上畫色線形成凹凸浮雕圖紋的方法,包括精坯洗水,素燒、施內釉,施外釉和自然干燥、送入窯爐燒制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該方法是采用施釉方式與針頭畫線方式相結合形成凹凸浮雕圖紋,即采用窯變釉做底釉和強溶劑用洗耳球與針頭畫線和畫圈形成,具體步驟如下:A、首先對坯體進行精坯、洗水后,進行素燒,素燒溫度為500~600℃,素燒時間為4~5小時;B、備好已設計的圖稿,并根據圖稿備好相應的色彩,同時準備對坯體進行釉坯操作,對需要上釉的測好相應的濃度,并過200目篩;C、施內釉,內釉為深色窯變釉,濃度為61~63波美度,即將素燒后的坯體放置于施釉機上施兩次內釉,然后進行抹口,即抹干凈坯體口邊沾的釉;D、施外釉,外釉為有光釉,外釉的濃度為4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鷗,陳敏,胡家立,
申請(專利權)人:醴陵市三塘瓷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