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多功能膠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本加速機構、手工放書臺、機架、設置于機架上右側的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封面進給機構和設置于機架上左側的書本加工輸送裝置;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和書本加工輸送裝置上設置有罩殼;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使用自動化方便,同時增加書本的定型時間和熱熔膠的固化時間,提高書本的定型質量,使書本的棱角分明、輪廓清晰、外形美觀,成本低,適合企業的廣泛生產與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書本裝訂
,特別是涉及一種多功能膠訂機。
技術介紹
膠訂機是裝訂設備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一種設備,可用于裝訂書本、相冊、便簽簿、精裝本等書籍,采用膠訂機進行膠裝的書籍書頁不容易脫落,可以完全攤平,成品書籍便于閱讀,在裝訂的過程中便于版面設計不用考慮留裁切線。
傳統的膠訂機由于結構復雜,工藝繁多,造價昂貴,不適合于企業推廣運用,同時,現有的膠訂機熱熔膠固化時間不夠,定型也不穩定,容易使書本裝訂產生質量問題,從而影響美觀設計。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故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增加書本的熱熔固化時間和提高書本膠訂后的定型質量的多功能膠訂機。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膠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本加速機構、手工放書臺、機架、設置于機架上右側的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封面進給機構和設置于機架上左側的書本加工輸送裝置;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和書本加工輸送裝置上設置有罩殼。
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斜坡進本裝置、書夾子、振動平臺機構、書本加工裝置、用于增加書本黏度的書本上膠裝置和用于清除書背膠絲的燙絲機構;斜坡進本裝置與手工放書臺連接,用于將裝配成冊的書貼送入至書夾子上,通過振動平臺機構將書背整齊。
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書本加工裝置包括用于將書背割成紙條狀的銑背機構、對書本進行第二次銑背的精銑機構和提高書背拉槽質量的拉槽機構。
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書本上膠裝置包括第一背膠機構、側膠機構和第二背膠機構;第一背膠機構與第二背膠機構位于側膠機構的兩端,增加書本的粘結強度。
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書本加工輸送裝置封面輸送機構、第一托實裝置、第二托實裝置和皮帶落書機構。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使用自動化方便,同時增加書本的定型時間和熱熔膠的固化時間,提高書本的定型質量,使書本的棱
角分明、輪廓清晰、外形美觀,成本低,適合企業的廣泛生產與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正面視圖第一部分。
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正面視圖第二部分。
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正面視圖第三部分。
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正面視圖第四部分。
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反面視圖第一部分。
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反面視圖第二部分。
圖7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反面視圖第三部分。
圖8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反面視圖第四部分。
圖9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俯視圖第一部分。
圖10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俯視圖第二部分。
圖1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俯視圖第三部分。
圖1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膠訂機俯視圖第四部分。
圖中附圖標記:進本加速機構1,手工放書臺2,機架3,斜坡進本裝置4,書夾子5,振動平臺機構6,銑背機構7,精銑機構8,拉槽機構9,第一背膠機構10,側膠機構11,第二背膠機構12,燙絲機構13,罩殼14,封面進給機構15,封面輸送機構16,第一托實裝置17,第二托實裝置18,皮帶落書機構1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實施例:如圖1-4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膠訂機的正面視圖部分;圖5-8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膠訂機的反面視圖部分;圖9-1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多功能膠訂機的俯視圖部分;一種多功能膠訂機,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本加速機構1、手工放書臺2、機架3、設置于機架3上右側的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封面進給機構15和設置于機架3上左側的書本加工輸送裝置;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和書本加工輸送裝置上設置有罩殼14。
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斜坡進本裝置4、書夾子5、振動平臺機構6、書本加工裝置、用于增加書本黏度的書本上膠裝置和用于清除書背膠絲的燙絲機構13;斜坡進本裝置4與手工放書臺2連接,用于將裝配成冊的書貼送入至書夾子5上,通過振動平臺機構6將書背整齊。
所述書本加工裝置包括用于將書背割成紙條狀的銑背機構7、對書本進行第二次銑背的精銑機構8和提高書背拉槽質量的;
銑背機構7把書背割成紙條狀,易于回收,可為用戶再創可觀的經濟效益;精銑機構8對書背進行第二次銑背、整形,提高書背的表面光潔度、平整度、垂直度,增強書本的膠訂質量;拉槽機構9采用大直徑拉槽刀盤增加了拉槽刀的拉槽力度加上盤式毛刷完全清除拉槽紙屑,提高書背的拉槽質量,使膠水容易充滿紙槽,另外,拉槽電機變頻調速隨時跟蹤主機的運轉速度,保證槽距基本一致,顯著提高書本的膠訂質量。
所述書本上膠裝置包括第一背膠機構10、側膠機構11和第二背膠機構12;第一背膠機構10與第二背膠機構12位于側膠機構11的兩端;是為了將膠水完全充滿紙槽后,通過一段距離的輸送使紙槽處的紙張完全黏合,并保證書背有一定厚度的膠層,從而增加書本的黏結強度。
所述書本加工輸送裝置封面輸送機構16、第一托實裝置17、第二托實裝置18和皮帶落書機構19;封面輸送機構16由大滾輪將封面粘貼在書背上,采用第一托實裝置17和第二托實裝置18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書本經一次托實夾緊后由于定型時間短,熱熔膠固化時間不夠,定型不穩定,封面(特別是厚封面)與書側脫膠而產生的質量問題,增加書本的定型時間和熱熔膠的固化時間,提高書本的定型質量,使書本的棱角分明、輪廓清晰、外形美觀;皮帶落書機構19避免了書本直接落到斜坡上易被撞壞的缺陷,有效地保護了書本膠訂后的定型質量。
本專利技術多功能膠訂機運動過程為:將已經配成冊的書帖,通過配頁機組的傳遞交給膠訂機中的進本加速機構1進入膠訂機,經過手工放書臺2上的傳動帶滑動至斜坡進本裝置4將書本送入書夾子5上,通過振動平臺機構6將書背振齊,同時通過銑背機構7把書背割成紙條狀,精銑機構8對書背進行第二次銑背、整形,和拉槽機構9清除拉槽紙屑,提高書背的拉槽質量,使膠水容易充滿紙槽,通過第一背膠機構10、側膠機構11和第二背膠機構12將膠水完全充滿紙槽后,通過一段距離的輸送使紙槽處的紙張完全黏合,并保證書背有一定厚度的膠層,從而增加書本的黏結強度,然后通過燙絲機構13將溢在書背上的膠絲清除。
封面進給機構15采用大直徑壓痕輪痕線清晰運轉平穩,封面輸送機構16由大滾輪將封面粘貼在書背上,采用第一托實裝置17和第二托實裝置18增加書本的定型時間和熱熔膠的固化時間,提高書本的定型質量,使書本的棱角分明、輪廓清晰、外形美觀,最后由帶水平落書平臺的皮帶落書機構19送出,避免了書本直接落到斜坡上易被撞壞的缺陷,有效地保護了書本膠訂后的定型質量,從而完成書本的裝訂;本多功能膠訂機國內最高機械速度13000本/小時。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專利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專利技術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圖中附圖標記:進本加速機構1,手工放書臺2,機架3,斜坡進本裝置4,書夾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膠訂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本加速機構(1)、手工放書臺(2)、機架(3)、設置于機架(3)上右側的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封面進給機構(15)和設置于機架(3)上左側的書本加工輸送裝置;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和書本加工輸送裝置上設置有罩殼(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膠訂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接的進本加速機構(1)、手工放書臺(2)、機架(3)、設置于機架(3)上右側的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封面進給機構(15)和設置于機架(3)上左側的書本加工輸送裝置;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和書本加工輸送裝置上設置有罩殼(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膠訂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書本加工整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斜坡進本裝置(4)、書夾子(5)、振動平臺機構(6)、書本加工裝置、用于增加書本黏度的書本上膠裝置和用于清除書背膠絲的燙絲機構(13);斜坡進本裝置(4)與手工放書臺(2)連接,用于將裝配成冊的書貼送入至書夾子(5)上,通過振動平臺機構(6)將書背整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尉強,牛仁紅,李昂,李鳳良,謝士根,張健,陶鳳林,陸洪林,趙良,張雷杰,沈靈,紀一平,吳月平,
申請(專利權)人:平湖英厚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