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一次性消毒棒,屬于醫療用品。目前患者在醫院或診所打針注射、換藥、開刀手術時,醫護人員一般都是采用傳統的棉棒蘸上消毒液后,在患者的注射、換藥、開刀手術部位涂抹,以達到消毒的目的。該種棉棒制作時,需要靠人工逐個將脫脂棉搓捻在竹棒上,這樣既要耗費大量的人力、時間,又要浪費大量的優質棉花,而且還存在無菌效果較差的缺點,由此給醫護人員的工作帶來了諸多不便。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上述不足部分的一次性消毒棒。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用塑料制成一端帶有多棱錐頭的直棒,多棱錐頭部分插在海綿體的內部,使用時,將經消毒后的包裝在塑料密封袋內的一次性消毒棒取出后即可使用。本技術因為只需將塑料棒的多棱錐頭端插入海綿體的內部,所以結構特別簡單;同時在制作時便于工業化生產及無菌處理,而且還能夠節約大量的優質棉花和人工,使用時打開經消毒處理的密封袋后即可。該技術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便于制作、安全可靠、攜帶方便,它適合于各種醫療環境下使用,是一項能夠產生較高社會、經濟效益的技術。說明書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說明書附圖2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結構示意圖。下面參照說明書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本技術的一次性消毒棒是由多棱棒(1)、海綿體(2)組成,多棱棒(1)的一端與海綿體(2)相連接。多棱棒(1)為一端帶有多棱錐頭的直棒,其多棱錐頭部分插在海綿體(2)的內部。多棱棒(1)上的多棱錐頭為多棱錐形體。制作時,多棱棒(1)通過塑料注塑機一次注塑成型,海綿體(2)則采用現有的醫用海綿根據所需用途剪切為大小、形狀各異的海綿塊,用機械把多棱棒(1)的多棱 ...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一次性消毒棒由多棱棒(1)、海綿體(2)組成,其特征在于:多棱棒(1)的一端與海綿體(2)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愛華,崔連群,
申請(專利權)人:王愛華,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7[中國|山東]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