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及設于支架本體上的攝像頭安裝孔,側視攝像頭安裝于攝像頭安裝孔內,當側視攝像頭安裝于后視鏡支架的安裝孔內時,側視攝像頭的視角中心軸的軸線與攝像頭安裝孔的軸線重合,當外后視鏡支架安裝于車輛上時,攝像頭安裝孔面向地面并朝車輛的尾部方向傾斜,且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車輛長度方向鉛垂面上的投影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25°,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85°,側視攝像頭的正方向與攝像頭中心點所在的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向車輛前部傾斜5?15°。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使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具有特定的角度,可以使車載環視系統合成的圖像真實可靠,無視覺盲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車載攝像顯示
,尤其是一種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
技術介紹
隨著技術發展,車載環視系統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各種車輛上,車載環視系統在車輛周圍架設能覆蓋車輛周邊所有視場范圍的4到8個廣角攝像頭,將同一時刻采集到的多路視頻影像處理成一幅車輛周邊720度的車身碗狀合成圖,并將該合成圖顯示在中控臺的屏幕上,讓駕駛員清楚查看車輛周邊是否存在障礙物并了解障礙物的相對方位與距離,有利于駕駛員對車輛進行停泊及躲避障礙等操作。車載環視系統一般包括前置攝像頭、后置攝像頭、左側攝像頭、右側攝像頭、控制器及顯示器,控制器將前置攝像頭、后置攝像頭、左側攝像頭及右側攝像頭拍攝的圖像合成為環視圖,并在顯示器中顯示出來,在所有的攝像頭中,左右兩側攝像頭一般安裝于車輛左右兩側外后視鏡上,攝像頭的安裝角度,尤其是左右兩側攝像頭的安裝角度,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影響環視圖的合成效果?,F有技術中,當安裝車載環視系統時,需要在外后視鏡支架上開一個孔,然后將攝像頭裝配于該孔中,這樣的操作不僅麻煩,而且無法保證攝像頭的安裝角度能夠適應車載環視系統的要求,若左右兩側攝像頭沒有一個合理的安裝角度,環視圖上就會出現視覺盲區或者產生圖像畸變,使車載環視系統不能夠清楚地反應車輛周圍的情況,不能保證車輛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當側視攝像頭安裝于外后視鏡支架上時,該外后視鏡支架能夠使側視攝像頭具有合理的安裝角度,使側視攝像頭攝入的車身兩側的圖像為水平、對稱且不發生畸變的圖像,使車載環視系統的合成圖像真實可靠,無視覺盲區。本技術提供一種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包括支架本體及設于支架本體上的攝像頭安裝孔,側視攝像頭安裝于所述攝像頭安裝孔內,當側視攝像頭安裝于所述攝像頭安裝孔內時,所述側視攝像頭的視角中心軸的軸線與所述攝像頭安裝孔的軸線重合,當所述外后視鏡支架安裝于車輛上時,所述攝像頭安裝孔面向地面并朝車輛的尾部方向傾斜,且所述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所述車輛長度方向鉛垂面上的投影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25°,所述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85°,所述側視攝像頭的正方向與所述攝像頭中心點所在的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向車輛前部傾斜5°-15°。進一步地,所述外后視鏡支架包括左外后視鏡支架及右外后視鏡支架,側視攝像頭包括左側攝像頭及右側攝像頭,所述左側攝像頭通過左攝像頭安裝孔固定于所述左外后視鏡支架上,所述右側攝像頭通過右攝像頭安裝孔固定于所述右外后視鏡支架上。進一步地,所述左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左后視鏡鏡面的夾角隨著所述左后視鏡的鏡面與車輛長度方向的鉛垂面的夾角的變化而變化,所述右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右后視鏡鏡面的夾角隨著所述右后視鏡的鏡面與車輛長度方向的鉛垂面的夾角的變化而變化。進一步地,當所述左后視鏡鏡面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X°時,所述左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左后視鏡鏡面的夾角為(90-5-X)°;當所述右后視鏡鏡面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Y°時,所述右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右后視鏡鏡面 的夾角為(90-5-Y)°。進一步地,所述側視攝像頭的邊緣為直線段,所述攝像頭安裝孔的孔壁的邊緣也為直線段,當所述外后視鏡支架安裝于車體上時,所述孔壁的上邊緣與水平面的夾角為向車輛前部傾斜5°-15°。在本技術中,通過在外后視鏡支架上設置攝像頭安裝孔,并使攝像頭安裝孔的中心軸具有特定的角度,可以使側視攝像頭攝入的車身兩側的圖像攝入的車身兩側的圖像為水平、對稱且不發生畸變的圖像,并使車載環視系統合成的圖像真實可靠,無視覺盲區。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右側攝像頭安裝于右外后視鏡支架內的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右后視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更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如下。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當側視攝像頭安裝于外后視鏡支架上時,外后視鏡支架能夠使側視攝像頭具有合理的安裝角度,使側視攝像頭攝入的車身兩側的圖像為水平、對稱且不發生畸變的圖像, 使車載環視系統的合成圖像真實可靠,無視覺盲區。圖1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另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右側攝像頭安裝于右外后視鏡支架內的結構示意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右后視鏡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包括支架本體11,21及設于支架本體11,21上的攝像頭安裝孔12,22,側視攝像頭30安裝于攝像頭安裝孔12,22內,當側視攝像頭30安裝于攝像頭安裝孔12,22內時,側視攝像頭30的視角中心軸的軸線與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軸線重合,當外后視鏡支架安裝于車輛上時,攝像頭安裝孔12,22面向地面并朝車輛的尾部方向傾斜,且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車輛長度方向鉛垂面上的投影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25°,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85°,側視攝像頭30的正方向(即側視攝像頭30的中心點朝向側視攝像頭30正上方的方向)不再處于豎直狀態,而是與攝像頭中心點所在的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向車輛前部傾斜5°-15°。在本技術中,通過設置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的位置,可以使側視攝像頭在車身兩側具有合適的視野,具體地,根據車型高度的差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車輛長度方向鉛垂面上的投影與水平面的夾角能夠在15-25°浮動,但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均應保持85°。具體地,外后視鏡支架包括左外后視鏡支架10及右外后視鏡支架20,側視攝像頭30包括左側攝像頭及右側攝像頭,左側攝像頭通過左攝像頭安裝孔12固定于左外后視鏡支架10上,右側攝像頭通過右攝像頭安裝孔22固定于右外后視鏡支架20上。左外后視鏡支架10及右外后視鏡支架20上都設有安裝后視鏡的安裝槽13,23,后視鏡通過安裝槽13,23安裝于左外后視鏡支架10及右外后視鏡支架20上,為了駕駛員能夠更清楚的觀察車輛后方的 情況,左側后視鏡及右側后視鏡與車輛長度方向上的鉛垂面的夾角并不相同,為了保證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之間的夾角始終保持85°,左攝像頭安裝孔1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左后視鏡鏡面之間的夾角隨著左后視鏡的鏡面與車輛長度方向的鉛垂面之間夾角的變化而變化,右攝像頭安裝孔2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右后視鏡鏡面之間的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體(11,21)及設于支架本體(11,21)上的攝像頭安裝孔(12,22),側視攝像頭(30)安裝于所述后視鏡支架上的攝像頭安裝孔(12,22)內,當側視攝像頭(30)安裝于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內時,所述側視攝像頭(30)的視角中心軸的軸線與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軸線重合,當所述外后視鏡支架安裝于車輛上時,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面向地面并朝車輛的尾部方向傾斜,且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所述車輛長度方向鉛垂面上的投影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25°,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85°,所述側視攝像頭(30)的正方向與所述攝像頭中心點所在的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向車輛前部傾斜5?1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體(11,21)及設于支架本體(11,21)上的攝像頭安裝孔(12,22),側視攝像頭(30)安裝于所述后視鏡支架上的攝像頭安裝孔(12,22)內,當側視攝像頭(30)安裝于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內時,所述側視攝像頭(30)的視角中心軸的軸線與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軸線重合,當所述外后視鏡支架安裝于車輛上時,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面向地面并朝車輛的尾部方向傾斜,且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所述車輛長度方向鉛垂面上的投影與水平面的夾角為15-25°,所述攝像頭安裝孔(12,22)的中心軸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與車輛長度方向所在的鉛垂面的夾角為85°,所述側視攝像頭(30)的正方向與所述攝像頭中心點所在的豎直方向的夾角為向車輛前部傾斜5-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環視系統用外后視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后視鏡支架包括左外后視鏡支架(10)及右外后視鏡支架(20),側視攝像頭(30)包括左側攝像頭及右側攝像頭,所述左側攝像頭通過左攝像頭安裝孔(12)固定于所述左外后視鏡支架(10)上,所述右側攝像頭通過右攝像頭安裝孔(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竣崗,
申請(專利權)人:寅家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